【摘 要】本文分析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診改工作的意義,闡明教學診改工作的主要內容,闡述教學診改工作的研究目標、內容以及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關鍵詞】中職 教學診斷 基本原則 研究目標 研究內容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5B-0069-02
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診改,是依據預設的診斷標準,運用科學的診斷方法,對專業建設的要素條件、運行狀態、質量效果進行診斷,以發現問題、分析原因、尋找方法,然后及時進行改進的過程。現就專業診改問題進行探討,以期獲得新的認識。
一、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診改工作的意義
中等職業教育是現代職業教育的基礎,要想把職業教育提高到新的臺階,辦學質量是重中之重。學校的辦學質量是衡量教學工作的標準之一,它對教學工作起到促進作用,因此各學校都不斷地需要強化和提高。
診斷,源于醫院的醫學上專門用語。后來企業內部管理也借用“診斷”這個詞,并制定標準,把診斷得到的數據作為對企業評價的重要依據。近年來,“診斷”的理念又被引進教育教學領域,并將之作為教育的新型評判技術手段,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保證學校自我發展;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確保教學工作順利開展,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診斷對學校的辦學條件的改進,學校管理制度的規范化,以及學校的教學改革、教學制度體系及其運行機制的完善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目前學校將診斷與改進合而為一,稱為“診改”。學校診改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學校健康快速有效地發展,它具有顯著的作用。
二、教學診改工作的主要內容
中職學校專業診改是指在一定的公共管理思想指導下,以學校為主體,以專業(群)為對象,依據預設診斷標準,運用科學的診斷方法,對專業建設的要素條件、運行狀態、質量效果進行診斷,發現問題、分析原因、尋找方法、及時改進的過程。中職學校專業診改的目標定位和專業診改的功能密不可分,要能通過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目前的運行狀態,改進和調整相關內容,逐步建立和完善專業動態調控機制。
中職學校的教學診斷與改進的內容,由十個方面組成。一是辦學的方向性,這是人才培養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二是辦學的定位,這是人才培養的指南針;三是人才培養目標,這是人才培養工作的導向;四是專業課程的制定,這是人才培養的基礎;五是學校的教師團隊的建設和管理,這是人才培養工作的必備條件;六是課程標準與改進,這是人才培養工作的重點;七是現場課堂的教學和學生到企業單位實踐活動,這是人才培養的重點內容;八是制定能適應教學任務管理的有關制度,這是人才培養工作的基礎建設的保證前提;九是學校與企業深化合作、就業與升學共進的合作和創新,這是人才培養工作的關鍵環節;十是教學課堂的質量控制與教學成果管理,這是人才培養工作的基本生存保障。
教學工作診斷要不斷改進和提高,要從實行工作中出發,有針對性地指導教學和實踐工作,并產生好的效果。因此,要著力抓好三個基本條件:明確基本的辦學方向、具備基本的辦學條件、具有基本的管理規范。
三、教學診改工作的研究目標
(一)中職學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質量診斷的目標定位
構建教學工作診斷,特別是對于中職學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來說,教學工作體系強度的提高和完善管理機制是不可缺失的。爭取通過三年不懈努力和奮斗,重點圍繞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確立完善、建全、常態化的教學改革制度和管理機制。
(二)構建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質量診斷的數據平臺
搭建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狀態的數據管理系統,對接形成以學校—主管部門—教育廳—教育部四級結構的人才培養工作狀態的數據平臺,為學校的教學診斷提供有說服力的數據服務,同時也能為第三方診斷提供數據參考。
(三)提出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質量診斷的核心地位
核心是對于事物之間的關系來說。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的核心內容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把該專業的結構優化處理,以提升教師隊伍品質、加快體系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加快校企合作、提高就業質量等,確保教學質量的核心地位。
四、教學診改工作的研究內容
(一)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診斷的基本原則
專業診改原則是開展專業診改工作的基礎。有主體性、目標性、發展性、客觀性等四大原則,是中職學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診斷必須具備的標準。
(二)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診改的構建
依據專業診改的原則,形成專業診改診斷指標體系的設計理念。這關聯到區域的經濟發展和中職學校的辦學特點,建立以“五力”(教師魅力、課堂活力、發展潛力、就業競爭力、社會影響力)為主要診改項目的差異化、可調節、可操作的專業診改指標體系。合理設置診改項目,確定診改關鍵點和能體現關鍵要素的指標權值。
(三)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診改的數據采集
本項目擬從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平臺、智慧校園兩個方面探索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診改的數據信息來源渠道、采集方式、統計結果分析等內容, 并充分發揮網絡技術手段、大數據技術在信息資源共享、交換信息、數據處理等方面的作用。
(四)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診改的實施路徑
從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診改的組織架構、診改程序、流程設計、操作方法等方面探索實施專業診改的路線圖和工作機制,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與完善,最終形成具有較強推廣性和示范性的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診改的方式方法。
五、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完善的組織保障,實施機電技術應用的教學診斷和改進。其主要任務是研討指導方案、提供政策咨詢、業務指導,負責本地區的教學診斷與工作的改進。
為了確保中職學校教學工作診斷,取得實效性進展,在促進提高教學質量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要加強管理力度。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革信息披露制度要求提高工作透明度,在適當的范圍內公布有關政策、文件、計劃、標準、程序和結論,并接受教師、學生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診斷是教學工作的基礎,是教學工作能夠取得成效的保證,因此我們必須建立一個數據收集和管理平臺。中職學校教學診斷要合理做好信息技術的開發,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資源,分析學校人才培養現狀。提供的數據要客觀、公正,并公開、同步和準確無誤地將相關數據發到管理平臺。
教學診斷與改進是集成為一體的綜合性工作,相關人員要掌握好診斷方法,如問卷調查法、考察法、訪談法、文獻法、分析法等,合理利用這些方法,取長補短。要高效、高質量地開展教學診斷工作,需要培養熟練掌握平臺技術的專業隊伍。
【參考文獻】
[1]周 俊.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的實踐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15(Z6)
[2]張延新,劉紅敏,黃小蕾,等.醫學高職高專院校以就業為導向的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J].衛生職業教育,2013(5)
【基金項目】2018 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中職學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質量診斷與改進機制的研究與實踐》(GXZZJG2018A002)。
【作者簡介】陳繩浩(1982— ),男,廣西南寧,講師,工程師,學士學位,主要從事電子電器專業及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教學研究工作。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