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斯琴
【摘 要】本文闡明校企共建實驗室的發展現狀及其管理機制的存在問題,論述改進校企共建實驗室管理機制的做法,提出完善相應的管理機制、健全監督考核機制、設立準入和退出機制等措施,為中職學校實驗室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實驗室 校企共建 管理機制 現狀 問題 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5B-0090-02
校企共建實驗室作為現代化中職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教學形式之一,其作用與價值逐漸被學校、企業所發掘。一方面,對于學校而言,可以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通過現代化設備器材的引進,讓學生針對理論知識進行實際性操作,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進一步提升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另一方面,對于企業而言,共建實驗室可以有效幫助企業儲備技術性人才,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需要明確當下共建實驗室應用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有效的方式對管理機制進行改進,確保共建實驗室的可持續發展。
一、校企共建實驗室發展現狀
大部分中職學校針對不同專業類別,已逐漸與相關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校企共建實驗室的建設,需要以企業核心技術人員與學校資深教師為帶頭人,帶領專業學生進行某些項目、理論知識以及科研成果的研究,以此來發展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同時提升學生所掌握的專業技術,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就業率。學校經濟學部針對市場營銷專業、電子商務專業與京東、中通、申通等多個物流公司開展校企合作,校內建立了菜鳥驛站實訓室,在學校附近的村莊建立了“狀元薯”電商基地;學校針對電子專業與盛和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學校與企業共同在校內投入生產線建立實訓基地。通過校企共建實驗室,對專業人才的培養開辟出全新的渠道,為學校教學發展提供巨大動力。
二、校企共建實驗室管理機制的存在問題
校企共建實驗室雖然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貢獻出巨大的力量,但是現階段共建實驗室在管理機制方面仍然存在些許問題,影響對實驗室的使用。
(一)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校企共建實驗室相較于傳統實驗室,無論是在設備還是科技化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優勢,共建實驗室中的設備都較為先進,實驗器材以及使用技術都較為高端,因此共建實驗室需要具備更為健全完善的管理機制,才能滿足實驗室的日常使用與管理。但是在現階段共建實驗室的應用過程中,學校的共建實驗室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沒有明確共建實驗室是校企雙方共同的建設成果,以致學校和企業沒有依據自身的義務與職責進行明確的分工管理,使得共建實驗室在管理方面呈現出混亂的現象。學校菜鳥驛站建立初期,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學生在收發快件的問題上出現丟件或寄件不及時的問題,多次被投訴;另外,取件手續過于繁瑣,也多次被學生投訴。因此,現階段共建實驗室管理機制需進一步完善和健全。
(二)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
實驗室的監督考核機制存在不完整的情況,致使校企雙方的合作只停留于表面形式。在共建實驗室發展中,存在此類現象:在合作初期,無論是技術創新方面還是項目研究方面,校企雙方都能進行頻繁的溝通交流,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學校和企業的溝通、交流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很難保持最初的合作形式,即使校企雙方進行一定的項目交流,也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而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校自身的監督考核機制不夠健全完善,在進行項目研究以及技術創新方面沒有實施有效的量化監督,并且針對項目科研成果以及實驗過程中人員的發揮和表現缺少針對性的考核制度,致使校企合作雙方無法實現共建實驗室最初創設的目的,無法將共建實驗室的實際使用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對中職學校人才的培養產生嚴重的影響。
三、校企共建實驗室管理機制的改進措施
針對共建實驗室管理機制中出現的問題,學校需要認識到解決問題的重要性,結合有效的策略來完善與健全管理機制,以提升實驗室的管理質量與應用效率,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促進校企雙方的有效合作。
(一)完善相應的管理機制
首先,共建實驗室能否進行可持續性的發展,管理機制的完善與健全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職學校需要對實驗室結構組織進行科學化、清晰化的構建,一是學校與企業要根據自身職責、義務與自身所管轄的范圍,實施對共建實驗室的差別性領導,以此來實現企業與中職學校的差別性管理,例如在實際實驗過程中學校可以負責實驗項目前半部分的器材管理,企業則負責實驗項目后半部分的器材管理;二是校企雙方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設立專門的實驗室管理組織,有效協調在實驗室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驗室自身的實際情況,制訂明確的實驗室使用規定與發展計劃。
其次,校企雙方需要定期組織相關管理人員舉辦交流研討會,共同探究共建實驗室在運行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相關實驗室也要定期向學校、企業匯報共建實驗室的實際應用情況。通過上述方式來提升共建實驗室的應用效率,發揮共建實驗室的實際價值。例如針對菜鳥驛站進校園初期出現的問題,學校領導多次與企業領導溝通協商,重新擬定管理制度,對學生進行崗前培訓,嚴格按照企業的要求來考核學生,取件流程也簡化了不少,經過整頓,菜鳥驛站已經順利在校園服務師生。
最后,學校在決定建設共建實驗室之前,需要對合作企業進行深層次的了解,確保企業能在接下來的合作過程中發揮有效的價值且符合學校的實際建設需求,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針對實驗室項目研究而言,中職學校需要對相關的研究人員進行資格認證,為實驗項目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健全監督考核機制
首先,在共建實驗室的使用過程中,監督考核機制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不僅是校企雙方進行有效合作交流的重要依據,還是確保校企雙方真正落實共建實驗室項目的關鍵所在。學校在進行校企合作時,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事先擬定相應的協議,并且以協議為基礎制訂出符合實際需求的計劃,然后在接下來的實驗項目研究過程中將計劃嚴格落實。在實際實驗過程中,學校與企業需要讓實驗項目的負責人定期匯報項目進度,同時實驗團隊需要結合項目的實際開展情況進行大體規劃,制訂出相應的實驗工作報告,定期上交到相關領導人手中。工作報告的內容要包括年度計劃、進度報告、月末總結等。通過以上方式對實驗項目進行實時監督,提升項目實驗的質量與效率。
其次,學校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設立相應的獎懲機制,針對項目研究質量的好壞給予合理的獎勵與懲罰。在實際研究過程中,對表現優異的導師給予一定的精神、物質獎勵,比如給予導師招生指標,或者視情況對相關導師進行職位考評。當然,除了對導師進行相應獎勵之外,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立學生獎勵機制。例如在項目研究過程中有突出表現的學生,學校可以給予一定的現金獎勵,或者是協同相關企業為學生推薦就業崗位,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鼓勵更多學生參與到項目實驗之中,進而促進監督考核機制的完善與健全。
(三)設立準入和退出機制
一是學校在設立校企共建實驗室項目時,需要擬定準入和退出的機制,例如對實驗室建設過程中的經費、配置、人員等方面設立量化式的門檻條件,確保從源頭對實驗室的建設進行把關。二是學校要對在合作過程中沒有貢獻、作為的企業及時解除合作關系,以減少相應教學資源的消耗與浪費,確保共建實驗室的有效發展。準入和退出機制的設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進行約束,端正校企雙方的合作態度,為學校與企業營造出良好的合作氛圍。
綜上所述,校企共建實驗室的建設與應用,對促進中職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實現高質量、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有重要的作用。學校需要認識到共建實驗室管理機制的重要性,明確當下管理機制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及時制訂相應的改進策略,以此來提升共建實驗室的有效性,并有效結合校企雙方的教育力量,從而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實現校企雙方的共贏發展。
【參考文獻】
[1]崔 鈺.校企共建實驗室管理機制研究與改進思路[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19)
[2]毛宇輝,王俊杰.校企“共建共享”實驗室運行管理研究——以環境專業為例[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6(1)
[3]許家友,肖媛芳.校企合作高分子材料實驗室建設和管理模式探討[J].廣東化工,2016(10)
[4]黃葉超.論校企合作共建實驗室的運行機制研究[J].知識經濟,2018(2)
[5]王 曉,張國生,劉美娜.民辦高校校企合作共建實驗室的探索——以煙臺南山學院為例[J].農產品加工,2016(17)
[6]李佳洋,范立南.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校企聯合共建創新實驗室建設與發展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6)
[7]黎 英,林標聲,洪燕萍.地方高校校企合作共建實驗室特征與功能探析——基于產教融合的背景[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6(6)
[8]戴慶偉,楊青山,巫 艷.校企共建實驗室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中國冶金教育,2017(3)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