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摘 要:國有企業中的工會在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然而在傳統的發展模式中,工會的作用效果較為一般,在互聯網時期,要提高工會的作用質量。基于對當前工會制度一個員工中存在問題的分析,本文歸納了“互聯網+”時期,工會在職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形式和作用路徑,從而讓整個系統能夠更好運行。
關鍵詞:“互聯網+”;工會;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
在國有企業職工的思政工作中,由于工會模式提高了職工的凝聚力,并且通過展開的各項活動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工作素養,從而大幅降低了這一系統的運行效率。而在傳統的工作中,工會的運行效率較低,導致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落實效果較為一般,大幅降低了整個系統的運行質量。
一、工會在國有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應用現狀
(一)教育質量方面
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對所有職工的思政素質都提出了較高要求,原因為國企作為國之重器,對創新能力、市場帶動能力方面都提出了很高要求。
在當前的工會中,其主要有兩個功能,其一為幫助工作人員維護自身的權益, 其二為舉辦相應的福利活動,從整體上來看,這兩項工作制度雖然取得很好的應用效果,但是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工作人員雖然具備了較高的專業能力,但是由于思想上的不完善性,導致其難以發揮所有的工作潛能和能力[1]。
另外在當前的教育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存在問題,從整體上來看,當前的教育體系中對相關教育內容的傳輸效率過低,并且未能建成針對教育成果的長效追責體系,導致教育質量大幅下降。
(二)教育效率方面
在傳統的思政教育中,該項工作由工會和黨政部門聯合完成,但是這兩個部門的對接效果較差,導致實際的教育效率大幅下降。另外在舊有的教育體系中,采取的教育方法為滲透性的教育方法,即通過舉辦相關活動的方式,在活動中通過表現相關主體,達到對工作人員的教育效果。
這種方法的問題在于,一方面在企業矩形矩形相關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資金,另一方面取得的實際工作質量較為一般,在具體的研究和分析中,要能夠完成對整個項目的研究和分析工作,找到當前工作人員的興趣點,在此基礎上建成新的工作體系與培養方法,但是從最終成果上來看,這種方法的運行效率較低。
(三)教育理念方面
在國企的運行中,發現當前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為,對相關工作內容的重視程度不足,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因素為,企業中的工會方面工作形式過于單一, 并且不重視收集工作人員的各類反饋信息,從整體上來看,這種方法的應用效果較差,導致整個系統無法安全穩定運行。
另外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中,一些國企并未將工會視作工作人員思政教育的載體,進一步降低了工會對工作人員的教育成果,并且企業中工會的硬軟件設施落后,導致企業方面難以發揮應有的教育工作。
二、“互聯網+工會”模式在國有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應用方法
(一)信息收集系統建設
在新的工會系統中,本文提出的一個基礎發展項目為讓所有的工作人員都能夠參與到具體的工會活動中,在互聯網技術的使用中,可以讓所有工作人員借助信息化系統表達自身觀點和意見,以讓其能夠更好完成對相關數據的收集與研究工作。
在具體的系統建設中,可以通過制作移動APP的形式,讓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可以通過輸入工號等信息登錄,該移動APP支持各類工作人員發表針對工會活動的意見與建議,由該系統自動將獲取的意見信息傳遞到整個系統中,借助系統中的云計算技術,完成對所有信息的整合與分析,從而讓該系統能夠正確發揮應有作用,從而讓這一系統能夠更好運行和發展[2]。
(二)交流平臺系統融入
在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然要求工作人員能夠落實與其余人員交流,交流對象包括同級別的其余工作人員和思政教育工作人員。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在信息化系統中融入交流系統,讓這一系統能夠更好運行。
在具體的工作中,首先由工作人員完成對各類工作內容的研究和分析,通過發放學習文件的方式,讓不同思想政治水平的工作人員,接受到不同的學習文件,從而讓其能夠更好完成相關工作。其次要完成對各類工作項目的研究和分析工作,通過在線交流的方式,分析各個工作人員的學習質量,只有發現相關工作人員無法落實相關工作項目時,才需要向其發布進一步的研究項目和相關資料,對于已經完成了相關學習項目的工作人員來說,可以邀請其參與到工會組織的現象工作項目中。最后為提高工作人員在工會中的內部交流頻率,可以通過鼓勵、實物獎勵以及鼓勵工作人員人際交往的方式,讓所有的工作人員能夠參與到實際的工程項目中,從而讓所有的工作人員都能夠參與相關的討論工作中。
(三)信息調查系統構建
在工會運行中,一項重要工作為建成針對整個工作系統的完善和優化體系,以分析取得的教育工作實際效果。
在本文的研究和分析中,最終提出的方法有兩個方面,首先為針對學習成果的長效跟蹤制度和研究形式,在工會網站中,包含大量的思政教育相關內容,在整個網絡系統的運行中,可以通過分析和記錄各類工作人員對相關視頻和文章的點擊情況,分析這類工作人員是否完成了相應的學習任務。
其次為建成面向所有人員的意見提交信息系統,在這種方法的運行中,可以更好完成對整個系統的完善與優化工作,從而讓整個工作項目和工作內容完整落實,通過對所有工作人員發言內容的研究,分析和明確當前工作中的問題,在后續的工作中,建成針對這一工作項目的研究體系,在此基礎上建成形影的優化工作方法。
最后為完成對教育效果的檢查工作體系,在具體的研究中,采用的方法為應用調查問卷的形式,找到目前的教育問題。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國有企業的職工思政教育中,當前工會教育中的問題表現為教育質量、效率較低,同時教育思想較為落后。在“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中,可以通過建成信息收集系統、融合交流平臺以及構建信息調查系統,讓所有工作人員借助互聯網完成學習工作。
參考文獻:
[1]潘怡蒙.探析“互聯網+”時代工會服務方式的創新[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07):75-76.
[2]王云興.“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工會工作方法創新探索[J].才智,2019(06):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