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張春濤
摘 要:藝術教育是高職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職院校當中實施藝術教育,是在踐行國家教育政策的基礎上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但是在當前我國的高職院校當中,傳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體系仍舊占據重要的地位,藝術教育的作用被淡化,專業教育成為高職院校教育的主要內容,這不利于高職院校學生培養目標的實現。本文針對高職院校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的藝術教育模式展開了研究,主要探究了提高藝術教育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素質教育;高職院校;藝術教育;策略
素質教育是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實施藝術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藝術教育理應成為高職院校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的審美、綜合素質培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在當前我國的大部分高職院校當中,藝術教育還沒有被高職教育體系完全接納。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長期影響,專業課程的教育仍舊是高職院校教育體系的主要內容,藝術教育體系沒有被落實,院校不能夠充分了解藝術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在高職院校當中的價值,并且還沒有完全掌握藝術教育的方法,這對于滿足素質教育的需求,培養綜合能力強的人才的目標來說是十分不利的。因此針對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在落實素質教育的基礎上開展藝術教育的模式展開研究十分必要。
一、加強藝術教育的組織領導建設
為了落實藝術教育模式,首先就需要重視藝術教育,加強對于藝術教育的組織和領導。高職院校要充分了解藝術教育在素質教育要求下的重要作用,同時將藝術教育放到高職教育體系當中的重要部分。對于高職院校的教育來說,要在學生入學的第一年就開設相關的藝術課程,同時要求學生每年都必修一定數量的藝術類課程,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此外,在專業建設上,學校要保障每個專業都能夠學習到與專業內容相關聯的藝術類課程,并在每年的學期計劃與學年計劃當中納入藝術類課程,并積極貫徹落實藝術類課程。在藝術類課程的教學當中,為了保障教學質量,高職院校和相關專業要對于藝術類課程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查,并將這些檢查結果作為教師與專業建設考核的重要指標。作為高職院校,要注意結合院校建設的實際情況,為藝術類教師提供優厚的待遇,比如說對于藝術類教師,將其薪資待遇和職稱評定方式與其他課程教師設置相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藝術類課程教師的教學積極性。除此之外,為了提高藝術教育的教學效果,高職院校要加強對于藝術類課程建設的資金投入,保障藝術類課程具有充足的經費進行器材購置、活動開展、專業建設等,同時在高職院校的經費安排當中,應該將學生在進行藝術類實踐活動的經費安排作為優先考慮的內容。在藝術類學科和教學體系的建設當中,應該秉持著“逐年提高,重點扶持”的原則,保障高職院校在開展藝術教育活動時能夠保障質量。比如說在進行學校的音樂教育過程中,應該保障音樂活動的話筒、音響、其它必須物品以及相關比賽的獎品支持等。在高職院校開展實際的教學活動時,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將藝術教育視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高職院校要基于教育目標和人才培養的要求對于藝術教育活動提出明確的要求,確保藝術教育活動能夠高效、有序開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始重視藝術教育,并且主動打造愛崗敬業、素質優良的高職院校藝術教師團隊,為藝術教育的高校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設置多樣化的藝術類課程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的藝術類課程正在獲得穩定的發展,并逐漸成為了專業類課程的延伸與補充。藝術類課程的加人不僅健全了高職院校的教育體系,豐富了學生的大學生活,同時還拓展了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逐漸成為了高職院校課程體系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體系當中,高職院校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為高等院校教育體系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相比于其他高等教育類型,高職院校更加傾向于就業導向。在這種背景下,學生會很容易出現過分追求專業課程的學習,而淡化選修課程的學習的現象,這樣很容易導致學生的綜合素養沒辦法發展,影響了學生未來的就業和發展。因此在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體系建設過程中,應該加大高職院校的藝術類課程的設置力度,同時應該充分認知到藝術類課程的學習與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之間的關系,并體會到將藝術類課程深入到高職院校的教育體系當中的重要性與緊迫性。通常來說,高職院校的藝術類課程在課堂氛圍的建設上主要呈現出限定性和任意性兩種主要模式。通常來說,任意性的藝術類課程主要包括攝影、演講與口才、動畫制作、插花、剪紙、盆栽創作、合唱等形式。而限定性形式的藝術類課程則主要涵蓋了戲曲鑒賞、影視鑒賞、音樂鑒賞、舞蹈鑒賞、美術鑒賞以及藝術導論等相關知識。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院校開放的藝術類課程進行學習,同時還可以結合自己的學習需求,選擇合適的課程和導師。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模式當中的單一教學模式被細化成了不同的方面,將藝術教學從統一的、集體化的形式轉變為一種更加自主、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為了提高藝術類課程的落實效果,高職院校必須要求學生在每學年都至少選擇一定數量的藝術類學科進行學習,同時還必須要獲得一定數量的學分,通過這種模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保障藝術教學質量。
三、營造良好的藝術類課程實踐環境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課外的教育實踐活動也是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藝術教育體系的重要延伸,對于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來說十分重要。因此作為高職院校,在重視藝術課堂教學的同時,還需要結合藝術教育的培養目標恰當的組織實踐活動。在豐富學生大學生活的同時,結合實際與不同專業、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安排恰當的活動和恰當的主題。在確定人員、地點、時間等因素之后,科學合理的開展藝術實踐活動,確保高校藝術活動的開展能夠做到目標明確、措施得當。此外,高職院校還要為學生提供藝術實踐活動的平臺,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鼓勵更多的學生投入到藝術實踐活動當中去,培養學生的藝術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比如高職院校可以借助國慶節、青年節等節日,舉辦符合節日特色的活動,同時還可以在傳統節日時,組織學生共同遵照傳統習俗,去過傳統節日,在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的同時,還促進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對于學生來說,校園是開展大部分活動的重要場所,為了提高藝術教育的效果,高職院校就必須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藝術教育環境,充分利用校園環境的感染和熏陶作用,讓學生熱愛生活、感悟藝術,提高綜合素養。
四、結束語
對于當前我國的高職院校來說,藝術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關鍵教育模式,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來說十分重要,因此作為高職院校,應該重視藝術教育的作用,開設多元化的藝術教育課程,營造良好的藝術教育環境,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思思.素質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藝術教育研究[J].北方音樂,2018,38(18):177.
[2]管曉光.藝術教育在高職學生素質教育中起到的關鍵作用[J].文學教育(中),2018(10):154-155.
[3]何穎.高職院校藝術教育中具備創新素質設計人才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8(18):177-178.
[4]李冉.高職院校學生素質培養中舞蹈藝術教育的作用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8(22):105-106.
[5]李文雯.高職院校公共藝術教育改革的困境及途徑探析[J].參花,2019(3):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