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主要以如何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探究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現狀為依據,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重要性,進一步提高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質量與效率,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教學目標;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重要性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與溝通的橋梁,是有效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媒介。小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尚未成熟,且小學為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對學生今后成長與發展有很大的影響[1]。開展閱讀教學活動,一方面能夠增強學生對事物的認知,使學生更好地感受閱讀的歡樂,另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語言溝通動力,發展學生語感,進而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基于此,小學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十分重要。
二、提高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式
1.更新教學思想,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以往的閱讀課堂比較枯燥,不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比較沉悶,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更新教學思想,改變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采用有效方式促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狀態轉變為主動學習狀態,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全身心投入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同時,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選取學生熟知的事物吸引學生注意力,更好地開展閱讀教學活動。
2.激發學生閱讀熱情,提高學生閱讀動力
小學語文教師應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科學地設計閱讀教學環節,激發學生閱讀熱情,強化學生閱讀技能。同時教師在設計閱讀教學活動期間,要明確教學目標,使學生有針對性地參與教學環節,及時幫助學生找到學習問題,給予學生足夠的指導與引導,豐富學生的閱讀儲備量,鼓勵學生以積極的態度走進閱讀的世界,感受閱讀的魅力。此外,教師應讓語文閱讀課堂生活化,將課堂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依據教學目標,設計生活化閱讀教學環節,使學生更好地領會生活中的語言,豐富學生生活積累,凸顯閱讀教學效果。
3.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活躍課堂氣氛
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也就是采用情境教學方法,促使學生積極學習,使學生身臨其境,升華學生自身情感,陶冶學生閱讀情操。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先進教育技術拓寬學生學習視野,以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呈現教學內容,依據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對閱讀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活躍課堂氣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設計游戲教學活動或者小組合作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精神。
例如,在教授小學四年級語文人教版《桂林山水》時,教師首先可以提前利用網絡查找與桂林山水相關的圖片、視頻,利用實時投影教育技術將其播放在課堂中,使學生直觀地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麗壯觀景象,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其次,組織學生閱讀文本,且給予學生充足時間,讓學生在文本中找到關鍵詞語和句子,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再次,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文本討論,思考文本中每個段落的中心內容,深入感受文本內容[2]。最后,鼓勵學生自主發言,針對表現優異的學生,給予學生肯定與認可,針對表現良好的學生,給予學生支持與鼓勵,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閱讀學習效率。
三、結語
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高度重視閱讀教學,結合閱讀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學習水平,采用科學高效的教學手段,構建閱讀教學體系。通過更新教學思想,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閱讀熱情,提高學生閱讀動力,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活躍課堂氣氛,不斷提高小學語文四年級閱讀教學質量與閱讀效率,促使學生全方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顧曉麗.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輔助作用——以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的課文為例[J]. 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版),2017(5).
[2]胡卓智.提升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成效的有效方法[J].西部素質教育,2017(3).
作者簡介:覃其滿(1974—),男,壯族,廣西橫縣人,小學高級教師,本科,校長,研究方向:語文閱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