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高職院校成教學生日益增多,其心理健康問題也日益凸顯。文章對高職成教學生現階段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對策,為高職成教管理者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高職院校;成教;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一、高職院校成教學生現狀分析
1.生源多元化
高職成教學生生源比較復雜,來自中職、職高或社會人員,年齡跨度大,大約在18~40歲左右。多數正是成長起來的“80后”“90后”,甚至“00后”,并且大多為獨生子女。他們選擇成教學習目的、學習動機各不相同,有的學生是為了拿文憑,有的學生是為了改變現狀,繼續深造,也有一部分是為了職場上的升遷而不得不繼續讀書。成教學生生源的多元化,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及相關知識,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輔導。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幫助解決問題,促進學生進一步成長。
2.心理復雜化
高職成教學生不同于一般高校的成教生,他們學習基礎較弱,大多已踏入社會參加工作,有一定社會經驗,個性鮮明突出,思想和行為方面相對比較成熟,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他們雖然獨立性較強,但情商偏低,情緒障礙較普遍。自信與自卑同時存在,自卑心理較為嚴重。學習動機兩極化,部分學生學習動機明確,期待破繭成蝶,部分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存在得過且過混文憑心理。
二、高職院校成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1.重視程度不夠,心理健康教育邊緣化
高職成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較晚,和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很多人認為,成人教育的學生都已成年,有的甚至已走上工作崗位,獨立性較強,心理問題普遍不大。殊不知,這一特殊的群體,尤其是高職成教學生,往往是社會最基層工作人員,上有老下有小,兼顧著學業、家庭及工作三方面,壓力問題更為突出,如果處理不當,必然會出現多種問題,嚴重的會成為心理障礙。良好的心理是進行一切活動的基礎,目前高職院校成教學院注重學生技能的學習,疏于立德樹人,只重結果不重過程,導致心理健康教育長期得不到重視,心理健康教育邊緣化。
2.師資力量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
心理學是一門科學,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社會的發展,普通高等院校優秀的心理工作者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可喜的是,一些高職院校成教管理者也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紛紛開設心理健康講座,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教學體系,成立心理咨詢室等。但由于心理教師自身能力素質的限制以及師資力量的缺乏,導致講座枯燥沒人聽、課程選修沒人選、心理咨詢室出現“守株待兔”的尷尬局面,心理健康教育僅流于形式,難以達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解決學生心理問題、提高成教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3.育人理念落后,心理健康教育狹隘化
長期以來,高職成教堅持職業教育為主導,注重學生技能的提升,育人理念落后固化,學生了解的心理健康知識大都是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的理論知識,往往對心理問題、心理疾病及心理咨詢的了解存在誤區,導致心理健康教育狹隘化。新時代提出“全員、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重在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共同體。心理健康教育應與時俱進,賦予其新的內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僅僅是學校的任務,更需要社會、家庭、學生共同參與,共同努力,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高職成教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尤其要注重引入心理咨詢,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未病先治”,“防患未然”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只有我們關注及時,措施得當,心理疾病發生率才會明顯下降。
三、提高高職成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對策
1.優化整合,齊抓共管,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針對目前成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現狀,當務之急是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體系。①規范心理健康課程建設,把心理健康課程納入常規教學體系。學院應制定相關政策,高度重視,統籌規劃,制定教學計劃,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課。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電子檔案,從入學開始就對學生進行心理普查,這有助于客觀系統地了解學生,做到對心理問題早發現、早干預,還可以為心理教育科研提供大量素材。③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學科進行整合,這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同時善于發掘其他學科心理健康隱性知識點,相互融合,共同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④創設心理平臺,如學校心網的建立、微信公眾平臺的信息推送、微課視頻等,使學生充分利用碎片時間,補充學習心理健康相關知識,實現課內課外無縫對接。
2.專兼結合,學督并進,加大培養師資力量
目前高職成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專業教師是不爭的事實。以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近幾年由于高校成教招生政策的變化,高職成教學生大規模增加,呈持續增長態勢。學生人數的增多要求我們配置的心理健康教師也應成比例的增加,由于沒有大的資金投入,現階段大部分心理健康教師是兼職教師,專業性、實踐性遠遠不夠,很難滿足新時代成教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我們要立足教育本身,加大師資力量培訓,一方面高待遇引進心理專業人才,引領課程建設;另一方面將兼職心理教師送出去,參加心理健康相關培訓,提升能力素質。同時應配套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對成教學院管理者進行有效的監督,政策上提供保障機制,落實好職務評聘工作,激勵相關教師開展科研,增進執教能力。高職院校成教學院爭取建立一支專兼結合、專業互補、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高職成教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
3.以人為本,多方聯動,構筑心理健康防護網
以人為本,就是指把學生看作一個整體,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高職成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想要發展和創新,必須牢牢把握以人為本的原則,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促進個體心理素質全面發展。在育人過程中應結合學生具體實際特點,多方聯動,將其放在整個社會系統中去考量,打造以學校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家庭、單位共同參與的四位一體新局面,構筑堅實穩定的心理健康防護網。積極重視實踐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外實踐活動中找準切入點,因材施教,結合學生實際,創設心理挫折情境,建立心理調適機制,提高高職成教學生適應能力。
隨著時代發展,終身學習已是趨勢。高職院校成人教育作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受到重視。
參考文獻:
[1]孫麗萍,李慶國.高校成教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調試與對策[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192-194.
[2]俞國良,侯瑞鶴,姜兆平,等.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和特點的調查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32).
[3]譚偉貞.淺析建立成教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經濟研究導刊,2012(1):302-303.
作者簡介:孫文艷(1984—),女,安徽宿州人,助講,本科,研究方向:高職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