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飛 費伯平
摘 要:學校加強勞動教育,才能更好地立德樹人。職業教育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勞動人才,需要其有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學校要利用多種載體,開展勞動教育;要結合專業學習,加強勞動教育;企業參與,強化勞動教育。
關鍵詞:職業學校;勞動教育;多種路徑;實踐
在2018年9月10日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五育并舉,勞動教育被重新擺上重要位置。
學校只有加強勞動教育,才能更好地立德樹人。強化勞動教育,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對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應當通過勞動教育,讓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尊重每一位勞動者,使他們真正認識勞動是財富的源泉,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社會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創造性勞動才能破解。讓他們自覺將日常生活與理想追求緊密結合,在勞動創造中實現遠大理想和個人目標,樹立依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以勞動獲取財富、實現人生價值的正確思想觀念。勞動教育是提高職業學校學生勞動素質和職業能力的重要途徑,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新時代中職學校育人工作有著重要意義。新時代中職學校急需補上勞動教育這一課。本文結合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二職業高級中學(以下簡稱我校)烹飪專業實施的學徒制試點實踐工作,談談我校是如何開展勞動教育的。
一、多種載體開展勞動教育
1.新生入學普培教育
職業學校學生必須從入學第一天開始就樹立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理念,扣上學好專業的第一粒扣子。所以,每年新生進校,學校都會根據專業本身特點,和同學們上“開學第一課”,從專業發展、學校各專業取得的優異成績、學生成才典型、如何學好專業等方面開展教育活動,讓學生樹立學好專業的信心以及確立不怕臟、不怕苦、學好專業的決心。
2.勞動習慣養成教育
現在職業學校的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被當作小皇帝小公主看待,好多從小養成了嬌氣的壞毛病,不愛勞動,不會勞動,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所以,讓學生養成勞動習慣十分重要。為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勞動觀念,我們必須加強勞動習慣的養成教育。讓勞動即生活,生活即勞動,形成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學校將綠化區分配到各班,再由各班分配到各人,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局面。學校逐步形成了虛事實做、實事細作、小事勤做、三事同做的德育常規管理特色,無論什么時候,走到哪個班級,都能呈現出高標準常規管理水準。學生處處是勞動、時時是勞動的觀念逐步形成。
3.勞動實踐體驗教育
每年十月份,學校組織高二年級學生奔赴蘇州市德育實踐基地,進行為期兩天的德育實踐活動。宿舍整理、衣物清洗、衛生執勤等都是學生自己動手、自主管理完成。尤其是飯菜完全靠學生自主烹飪完成,學生更是熱情高漲,人人搶先。無論是勞動實踐活動內容選擇和安排,還是活動結束后的反饋,學生都熱情參與、積極反饋,紛紛希望學校以后能經常性組織這些活動。
4.志愿勞動服務教育
學校依托學生社團,進一步強化勞動教育。烹飪專業依托蘇州市費伯平名師工作室、蘇州市標兵社團“巧手面點社”、江蘇省優秀學生社團“美味西點社”、蘇州市優秀學生社團“小紅帽”志愿社團,積極開展為特殊人群、社區居民、城市文明獻愛心志愿服務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以技能服務他人,以自身的勞動成果奉獻他人,進一步提升了學生技能和人文等綜合素養。
二、學科為主,加強勞動教育
烹飪專業在實施勞動教育過程中,緊扣專業特點,以學科為主,以班會課、專業課為平臺,滲透勞動教育。并有效結合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積極推行烹飪專業“6S”勞動實踐課管理模式,即:整訓、準備、實施、評價、清掃、清潔。整訓:教師在實訓工場大門候訓處將學生集中,檢查學生著裝、工具,對本次實訓任務目標進行提前說明;準備:這是原材料分配、初加工的準備階段,明確及時清掃、及時整理要求;實施:教學任務實施,強化及時清掃、及時整理衛生要求;清掃:實踐課任務完成后,對工具、用具進行清理、清洗、分類整理;清潔:實踐課任務完成后,對操作臺、實訓室進行完全清掃、清潔;評價:對本堂課在目標任務、完成質量、實訓室整理等方面進行點評。
三、企業參與,強化勞動教育
烹飪專業結合緊密型合作餐飲企業,積極實施現代學徒制“三個一”的試點工作,加強勞動教育,強化烹飪專業學生勞動觀念。高一第二學期,烹飪專業學生在教師帶領下,奔赴學校烹飪專業合作企業,在企業人事干部帶領下,跟班學習,進行為期一周的勞動教育。依次熟悉餐飲企業管理勞動架構、了解企業文化、知悉企業管理要求與崗位設置,掌握具體崗位勞動要求,為學好烹飪專業、練好技能、強化職業勞動教育打下基礎。
高二第二學期,烹飪專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奔赴相關合作企業,在各崗位領班、主管帶領下,見習勞動一個月,切實感受崗位工作要求、工作特點,掌握崗位操作流程,強化勞動教育。
高三第二學期,烹飪專業學生根據個人意愿,分成若干實習小組,奔赴自主選擇的合作企業,在各崗位師傅帶領下,頂崗實習勞動一個學期,每一名師傅帶一名學生。強化考核,考核結果將作為企業留用的重要依據之一。
學校烹飪專業,通過現代學徒制試點,以學校德育、學科勞動教育為經,以企業、崗位、師傅培訓勞動教育為緯,校企結合,不斷鞏固、強化烹飪專業學生勞動管理,使烹飪專業學生學校的勞動教育與企業崗位勞動要求融為一體。
參考文獻:
[1]何幼愚,稅正中,楊燕翔,等.多種途徑加強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1997(2):31-33.
[2]蔡少甫,沈亦鳴.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加強生產勞動實踐的改革與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1991(2):46-50.
作者簡介:季飛,高級講師,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二職業高級中學德育處主任;
費伯平,高級教師,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二職業高級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