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梅 安興洪 趙靜

【摘要】目的:防范學校肺結核病聚集性疫情的發生。方法:黔南州某學院組織大一新生健康體檢,發現疑似肺結核病20例,都勻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報告后,進行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黔南州某學院大一新生共13個班級,有學生2994人,受檢率100%。體檢發現疑似肺結核病20例,經過復查胸片、痰涂片檢查,最后確診肺結核病16例。結論:學校是人群集中密集場所,易引發結核病傳播及流行,做好結核病預防和疫情監測工作十分重要,預防學校結核病應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R181.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8-036-01
1 疫情基本概況
2016年9月28日10:28分接黔南州某學院醫務室電話“該校大一新生入校體檢,多名學生胸片提示肺結核?肺部感染?”接到電話后,我中心結核科工作人員立即前往學校進行疫情調查處理,要求胸片異常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隨后我中心多次到校了解學生患病情況,核實結核疫情,基本情況調查如下:
新生入校體檢共計2994人,發現疑似20例,胸片異常通過復查CT、痰涂片檢查最后確診肺結核16例。確診16例結核病中,入校前確診4例,均已服用過抗結核藥,病情穩定,自述無結核癥狀,本次體檢新確診12例肺結核病例中,除1例有咳嗽、咳痰外,其余病例均無癥狀。所有確診病例已要求返回當地抗結核治療2個月后復查,視情況后再復學上課。所查結核病例中痰檢陽性1例,陰性11例,4例痰檢不詳(返回當地治療)。
2 疫情分布特征
2.1 時間分布
2015年8月1例,2016年1月1例,2016年4月1例,2016年6月1例,2016年10月12例。
2.2 班級分布
物電學院3例,外語學院4例,歷史與民族學院1例,經濟管理學院4例,計科學院2例,美術學院1例,視傳班1例.
2.3 人群分布
男生9例,女生7例,性別比1.3:1,年齡在18歲-22歲之間。
2.4 黔南某學院近5年結核發病情況
統計近5年黔南某學院學生肺結核患病情況,每年均有報告,為散發病例,其中2011年報告8例,2012年報告11例,2013年報告9例,2014年報告12例,2015年報告11例。
3 處理措施
3.1 控制傳染源 對確診學生進行規范、系統抗結核治療。要求胸片或CT提示空洞、痰檢陽性的學生休學,返回當地隔離治療;輕癥學生暫停上課,治療2個月連續3次復查痰檢陰性后方可復學上課。
3.2 切斷傳播途徑 對患病學生所在班級、寢室進行消毒工作,加強開窗通風、晾曬被褥等。
3.3 加強疫情監測 學校張貼疫情告知書,要求近期有咳嗽、咳痰等結核可疑癥狀持續2周以上要及時就診,做到疫情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落實因病缺課登記和追蹤制度,班主任應當及時了解學生的缺課原因,如懷疑肺結核,應及時報告學校醫務室,告知學生到醫療機構進行檢查診治。
3.4 加強疫情報告 對學校通過健康體檢、主動就診等途徑發現的結核病疑似病例,應及時報告到疾控中心。班主任密切關注患者所在班級同學的身體健康狀況,發現疑似癥狀立即檢查,做好消毒,通風工作,排查未發現的病例。
3.5 加強學校結核病知識宣傳力度,通過結核病知識講座,黑板報等形式,提高學生和教職工結核病防治知識的知曉率。
4 結論
結核病作為一種慢性傳染病,早期癥狀不明顯,本次學校新生健康體檢,采取癥狀篩查和胸片檢查,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結核病篩查力度,加之高考體檢發現結核病例尚未徹底治療,入校后再次發現;另外學生學習壓力大,營養查,戶外運動少,生活、學習、居住的環境擁擠,通風不良,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相對較差,容易感染結核病。根據臨床癥狀,胸部X線或CT、痰涂片檢查,調查16例肺結核病例無流行病學關聯,判定此次疫情為學校結核病聚集性疫情.
近年來,我市初中、高中、大中專院校都有結核散在病例的報告,結核疫情在部分院校時有發生,學校一旦發生結核病疫情,波及面廣,社會影響大,在疫情處置過程中,疾控、學校要慎重考慮好患病學生的診治與健康學生的防護、患病學生的診治與學業考試之間的矛盾,做好疏導工作,保證社會的穩定。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肺結核診斷標準(WS288-2008)》
[2] 貴州省衛計委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黔衛計辦函 [2016]175號.
[3] 金玫華,邱志紅,楊中榮 一起學校聚集性結核疫情調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