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春

【摘要】目的:分析對重型顱腦損傷腦出血急性期患者給予養血清腦顆粒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間我院接收的70例重型顱腦損傷腦出血患者進行觀察,均處于急性期,隨機將患者分為參照組、研究組,分別給予常規西醫治療、基礎治療+養血清腦顆粒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中發生急性腦梗死率(5.71%)低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GCS評分、GOS評分均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在重型顱腦損傷腦出血急性期應用養血清腦顆粒治療的效果明顯,對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改善患者預后存在積極意義,有效性、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腦出血;顱腦損傷;重型;急性期;養血清腦顆粒
【中圖分類號】R181.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8-082-02
顱腦損傷是一組因交通事故、打擊、墜落等直接、間接暴力引起的顱骨、頭部、腦組織損傷,患者傷后昏迷時間大于6h或再次昏迷即為重型腦損傷,常合并腦出血癥狀,病情復雜且進展迅速,預后差,是導致患者殘疾率、死亡率高的主要外傷性疾病。有研究表明,該類患者病情危重,在其急性期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對疾病的轉歸、患者預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1]。本文就對重型顱腦損傷腦出血急性期患者給予養血清腦顆粒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探究,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觀察對象為我院神經外科在2015年1月-2018年9月間接收的70例重型顱腦損傷腦出血患者,均結合患者臨床表現及經頭顱CT、MRI檢查結果確診。所有患者均在受傷后24h內入院接收檢查與治療,其中21例為硬膜外血腫,24例為顱內血腫伴腦挫裂傷、16例為硬膜下血腫、9例為彌漫性軸索損傷,均接受保守治療。研究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齡19-61歲,平均(34.3±5.3)歲。參照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齡21-63歲,平均(35.2±6.1)歲。兩組患者各項基線資料對比差異均衡(P>0.05)。
1.2 方法
參照組給予吸氧、止血、營養支持、降顱內壓、抗感染以及降血壓、降血糖等對癥治療。
研究組同時給予養血清腦顆粒。于患者傷后24h后給予4g養血清腦顆粒(國藥準字號為Z10960082,生產廠家為天津天士力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規格為4g*15袋)服用,根據患者意識狀態及病情選取溫水口服或鼻飼,3次/d。連續用藥4周。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治療2周后的再出血、急性腦梗死發生率以及治療前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評分,隨訪3個月,觀察患者預后情況。GCS評分通過患者動作、睜眼、言語三項評估患者意識障礙程度,分為輕度(3-7分)、中度(8-12分)、重度(13-15分)。采用格拉斯哥預后(GOS)評分評估患者預后情況,1-5分分別表示死亡、植物狀態、重殘、中殘、良好。
1.4 統計學方法
試驗中得出數據均采用spss20.00進行分析、處理,文中計數、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對比行統計值t、x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再出血、急性腦梗死發生率
研究組中發生急性腦梗死率(5.71%)低于參照組(P<0.05);兩組再出血率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見表1。
2.2 GCS評分、GOS評分
治療后,研究組GCS評分、GOS評分均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顱腦損傷腦出血病因、病機為外部創傷損傷腦內脈絡,血液滲溢于脈外,淤阻于清竅,氣機失暢,神明昏蒙,神經組織功能紊亂或障礙,從而引發一系列病癥,其急性期病機多為瘀停清竅,治療應以活血化瘀、疏通脈絡為原則[2]。養血清腦顆粒是由四物湯與具有平肝活絡功效的中藥相結合制成的一種新型中成藥,主要提取川芎、當歸、熟地黃、白芍、細辛、雞血藤、珍珠母、夏枯草、決明子、延胡索等中藥成分,具有養血活血、疏通脈絡、平肝疏風、益腦、醒神、開竅的功效[3]。現代藥理學認為養血清腦顆粒能夠改善血液粘稠狀態,加速血腫吸收,促進腦局部血液循環,調節腦內血供需平衡,最大程度減少神經組織損傷,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改善患者預后,得出研究組GCS評分、GOS評分均高于參照組且急性腦梗死率(5.71%)低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再出血率為11.43%,與參照組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提示在重型顱腦損傷腦出血急性期應用養血清腦顆粒不會增加患者再出血風險,分析可能與養血清腦顆粒中所含中藥成分具有降低血管阻力、擴張血管的作用,能使顱內壓、血壓得到較好的控制,從而預防再出血的發生。對重型顱腦損傷腦出血急性期患者給予養血清腦顆粒治療取得較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對促進血腫吸收、改善腦內血液循環、減少神經元損傷、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且不會增加患者再出血風險,安全性較高。但目前臨床上對顱腦損傷腦出血急性期應用活血化瘀治療的研究較少,仍然均在顧慮,其療效、作用機制應進行大數據、大研究樣本量進一步證實。
參考文獻:
[1] 張極星,張艷國,趙亮等.急性期腦出血患者血清ICAM-1、MMP-9、TNF-α、IL-6水平和出血灶周圍水腫腦組織體積的相關性[J].山東醫藥,2017,57(27):58-60.
[2] 官念,吳碧華,劉黎明等.腦出血病因及相關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8(6):670-672.
[3] 李霞清,王黎,秦桂芳等.養血清腦顆粒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血液流變學指標及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中醫急癥,2018,27(5):846-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