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春

【摘要】目的:探討在外科護理管理中采用護理風險管理方案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外科患者計200例,按照護理管理方案不同隨機分為采用常規護理對照組(n=100)與采用護理風險管理方案實驗組(n=100),對比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外科護理管理中采用護理風險管理方案可減少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維持患者體征的穩定,且有利于和諧護患關系的構建。
【關鍵詞】護理風險管理;外科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7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8-094-01
護理風險管理(RM)即院方通過對護理經驗的評估,為降低護理風險給患者造成的潛在風險而制定一系列風險管理措施。而在外科護理的過程中,由于手術屬于嚴重的應激源,故患者的心理與生理均會產生一定的變化,導致護理風險明顯增加,并發癥發生率較高,為此有必要做好對患者的護理風險管理工作,以保障其住院期間的安全,提高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1]。為驗證護理風險管理在外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外科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了常規護理與護理風險管理的應用效果,結果顯示采用護理風險管理效果更為理想,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外科患者計200例,隨機按照護理管理方案不同隨機分為采用常規護理對照組(n=100)與采用護理風險管理方案實驗組(n=100)。對照組中男54例,女46例,年齡20~56歲,均數(36.21±4.56)歲,實驗組中男55例,女45例,年齡21~58歲,均數(36.37±4.82)歲,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患者均經臨床檢驗確診,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已經簽訂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方案。實驗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護理風險管理方案,主要內容包括:(1)建立外科風險護理管理小組,由護士長或者科室主任為組長,組織科室骨干護士對目前科室內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制定風險管理機制,包括基礎護理、病房管理、手衛生管理、檢查護理管理等,建立完善的護理流程,并根據對目前高發護理不良事件的成因,分析護理缺陷,制定糾正措施[2]。(2)加強患者風險因素評估,在患者入院之后,應該積極加強對患者病情、年齡、性別等基礎資料的記錄,了解其所存在的護理風險,在評估時,首先針對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病情是否屬于危重癥,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患者是否存在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遵醫情況等。其次評估病房中其他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是否需要隔離以及相關儀器設備是否存在風險因素[3]。此外,從護理人員角度評估,是否存在風險意識淡薄、護理流程不暢、護理技術水平不足等問題。(3)優化護理流程,確保護理人員能明確自身的職責,對責任護士采用包干制度,將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個人身上,提高其基礎護理質量,并做好對患者的生活護理,減輕患者所存在的風險。對每位患者均要求配置管床護士,并積極與患者和家屬溝通,盡可能滿足其合理要求。
1.3 觀察指標
(1)對比護理有效率,其中患者無出血、感染、壓瘡等并發癥且生命體征穩定,判定為有效,發生并發癥且病情未見好轉判定為無效。(2)對比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調查問卷評估,分為滿意、基本滿意與不滿意三個等級,其中滿意度以滿意率與基本滿意率之和計。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資料均采用SPSS21.0軟件處理,設定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效果
實驗組護理總有效率為97.00%(97/100),高于對照組84.00%(84/100),P<0.05(X2=9.828,P=0.002)。
2.2 滿意度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外科護理中護理風險較多,而在未得到及時控制與規避的情況下,不光會給患者帶來生理與心理上的痛苦和壓力,也容易導致住院成本的增加,不利于患者后期生活質量的提升,為此在進行外科護理的過程中,應該加強護理風險管理工作,切實提高外科病房護理管理的質量,以此為患者的康復奠定堅實的基礎。而從本次所制定護理風險管理措施來看,通過建立外科風險護理管理小組,能夠集中科室中的優勢護理資源,對外科患者所存在的護理風險因素進行識別、評估與預防,可以此為基礎制定優化的護理制度,可為后期護理風險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4]。而在對患者的風險評估方面,分別從患者因素、病房其他風險因素、護理人員因素三個方面進行評估,也能夠提高評估內容的客觀性,更有利于風險的識別與控制。而在護理流程的優化上,通過讓護理人員明確自身的職責,可提高其工作的責任意識,配合包干制度,能夠以合理分配責任的方式調動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打消護理人員的僥幸心理,這對于護理質量的提升也是有著顯著意義的。從本次研究的結果上看,實驗組在采用護理風險管理方案后,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該方案效果理想。綜上所述,在外科護理管理中采用護理風險管理方案可有效提高護理效果,可促進和諧護患關系的構建,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鄒瑋君. 淺析護理風險管理在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 當代醫藥論叢, 2015(1):111-112.
[2] 孫成. 護理風險管理在胃腸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 當代醫藥論叢, 2017, 15(15):268-269.
[3] 金紅, 李騰海. 護理風險管理用于外科護理管理中的價值分析[J]. 世界中醫藥, 2017(a01):197-197.
[4] 姬永琴, 邵楠, 劉嫄. 淺析護理風險管理在脊柱外科中的應用[J]. 中國衛生產業, 2016, 13(17):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