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槿 江莉
【摘要】目的:分析心肌梗塞支架術后患者存在不遵醫行為的原因,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后,觀察護理干預的效果和對心肌梗塞支架術后遵醫行為的影響。方法:選擇最近11個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心肌梗塞患者一共86例,并于進行支架置入手術后,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3例。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遵醫率。結果:接受觀察組的患者遵照醫囑的行為明顯優于對照組。結論:護理干預可以提高心肌梗塞支架術后病人的遵醫率,降低心肌梗塞支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改善患者的預后心功能和治療的心理狀態。為心肌梗塞支架術后的患者的臨床護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參考依據。
【關鍵詞】護理干預; 心肌梗塞患者;支架術后;遵醫行為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non-compliance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stent implantation, and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compliance after stent implantation. Methods: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in the past 11 month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stent implantation, 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complianc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 The behavior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compliance rate of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stenting,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stenting,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ardiac function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reatment. It provides a new idea and reference basis for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stenting.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ompliance behavior of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stenting
【中圖分類號】R471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8-037-01
前言
急性心肌梗塞是心內科急重癥之一,而目前最有效的治療心肌梗塞的方法就是進行支架手術,通過支架手術可以大大降低心肌梗塞患者的死亡率。盡管醫療監護水平不斷提高,但術后的心梗患者還要面對避免二次復發的問題,這就需要護理人員給予專業性的護理干預,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是促進心肌梗塞支架術后的患者提高遵醫率的有效手段。
1 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最近11個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心肌梗塞患者一共86例,入院診斷均為心肌梗塞并順利完成心臟支架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女比例分別為58例和28例,年齡分布跨度最小為45歲,最大為78歲。文化程度有文盲6例,小學程度21例,初中程度30例,高中及以上程度29例。
1.2 研究方法
在進行完支架置入手術后,方法:選擇最近11個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心肌梗塞患者一共86例,并于支架置入手術后,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3例。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遵醫率。
1.3 護理干預措施
1.3.1 健康教育
由責任護士根據患者的具體文化程度,采取合理的患者容易領悟和接受的宣教方式,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心肌梗塞的發病原因及誘因,讓患者明白住院治療的目的和具體的治療護理方案,告知患者支架置入手術的原理,讓其明白支架植入術的作用和手術之后需要注意的具體事項。并且和患者詳細溝通,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習慣,用不同方式跟患者講解術后按時服用藥物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在手術后36小時內,盡量減少親人朋友的探視,減少對患者造成的不良的刺激。告知患者配合氧氣治療的意義,減少患者缺氧癥狀。同時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有針對性的指導患者逐漸進行活動鍛煉以及心功能康復訓練。
1.3.2 用藥護理
心肌梗塞的患者在支架置入術后一般會使用輸液泵進行靜脈輸液抗感染且加注肝素,讓患者了解患者輸液所用的藥物以及作用,嚴格防止術后出血和血栓形成的重要性。并在在輸液停止4小時后,嚴格配合醫生進行抽血化驗檢查全凝血項目。告知患者遵醫囑配合口服抗凝的藥物,如阿司匹林,在使用的過程中告訴患者藥物的不良反應,防止術后出血的必要性,有異常出血情況,及時告知醫生。
1.3.3 生活飲食護理
指導患者緩解生活和工作的壓力,適當放慢生活和工作的節奏,對于急性子的患者,告訴其做好自我調整,切勿急躁,克服不良情緒,保持心情平穩。煙、酒、咖啡要戒掉,油膩辛辣刺激食物少吃或者不吃,因為容易引起大便干燥形成便秘,而便秘是影響心肌梗死病情的一大危險因素,因為大便干燥不易排出,而患者在解手過程中,會不由地屏住氣用力,從而使心率加快,增加了心臟的負荷,導致心肌缺血和心肌好樣癥狀加重,甚至還會導致血栓脫落,誘發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1.3.4 心理護理
心肌梗塞的發病特點具有突然性,患者在經歷了突然發病和進行了支架手術后,身心會變得比較脆弱。再加上疾病帶來的軀體癥狀,像難以忍受的疼痛,反復嘔吐,心率失常以及其他的并發癥,會使患者的心情非常的糟糕,加上患者對病情的一知半解,容易造成對死亡的恐懼,對疼痛的恐懼,和對治療的不信任,從而產生無力感或者恐懼感。針對這種情況進行護理干預時應耐心傾聽患者傾訴,回答簡練清楚,掌握分寸,取得患者信任,了解患者內心深處的顧慮和擔憂,鼓勵患者講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放松思想包袱。
1.4 評價標準
采用自制患者遵醫行為調查表,在護理前后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調查評定, 在飲食療法、煙酒控制、情緒控制、運動療法、生活方式、疾病認知、復查項目等10問題中,每個問題設“是”和“否”兩個選項,答“是”記一分,答“否”不計分,分數越高證明患者遵醫行為越好。比較兩組患者的遵醫依從性。
2 結果
經自制患者遵醫行為調查表調查評定的平均分顯示:觀察組護理前為6.1分,護理后為8.8分;對照組護理前為6.3分,護理后為6.6分;觀察組的遵醫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如下表所示)。
3 討論
3.1 討論方法
急性心肌梗塞是心內科急重癥之一,而目前最有效的治療心肌梗塞的方法就是進行支架手術,通過支架手術以及現在不斷提高的監護水平和治療水平,可以降低死亡率,但術后的心梗患者還要面對避免并發癥的問題,避免出現再次心肌梗死的情況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這就需要護理人員給予專業性的護理干預,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遵醫行為。通過研究發現患者的不遵醫行為主要跟患者對心肌梗塞的疾病知識認識不足,過于樂觀的認為做完支架植入手術就沒問題了,不用嚴格遵醫囑,甚至有的患者連藥都不按時服用;還有的患者時由于對醫生治療的不夠信任,對病情比較悲觀,持放任發展的態度,因此不完全遵醫囑;還有一部分患者在起居規律、飲食、運動鍛煉方面不能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去做。因此,必須對心肌梗塞支架術后的患者進行必要的護理干預來提高其遵醫行為的依從性。通過從疾病知識灌輸,活動鍛煉指導護理,心理障礙護理,日常生活護理,用藥衛生知識護理,心功能恢復等方面進行討論。
3.2 討論內容
3.2.1 在研究中通過對患者進行評價,將患者的疾病情況和心理社會情況等方面進行對比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促使患者和家屬對疾病的了解,掌握自身疾病的特點,掌握科學的恢復鍛煉方式,充分了解支架術治療的過程和效果以及注意事項,明白遵醫囑堅持服藥配合治療的好處,讓患者充分了解了支架手術的作用和注意事項,同時還了解了支架手術的并發癥,以及預防并發癥的方式方法。讓患者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在進行了支架術后,要做好患者病情的動態監測,護士嚴格遵照醫囑,及時準確地對患者進行抗凝輸液治療,在輸液過程中盡量做到一針見血,避免多次扎針,或者使用套管針,防止患者有出血以及感染傾向。在進行操作時,護士要動作輕柔,更換不同部位進行肝素注射,同時要嚴密觀察患者出血傾向。術后做好患者術肢制動,抬高術肢,避免靜脈血液回流不通暢導致收不腫脹。
3.2.2 對于心肌梗塞支架術后的患者,由于經歷了從健康到突然發病的過程,尤其是從死亡線上搶救回來的患者,精神上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內心非常的恐慌,同時加上疾病本身帶來的軀體癥狀:如疼痛,惡心,發熱等等,還有一些并發癥,會使患者的心情非常的糟糕,心理落差感特別大,產生焦躁,惱怒、自憐、悲觀的心理。再加上患者對病情的一知半解更容易加深患者對疼痛和死亡的恐懼和對治療的不信任,通過護士積極的護理干預,在巡視、治療、護理以及查房的過程中,隨時隨地解答患者的疑惑,對患者進行耐心指導,取得患者信任,了解患者內心深處的顧慮和擔憂,鼓勵患者講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放松思想包袱,正確認識疾病,面對現實,增強治療的信心。還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跟病友聊天、看書、看電視等,減少患者對疾病關注力度,也分散患者對軀體不適的體驗感。
3.2.3 術后長期臥床不利于患者體能的恢復以及正常循環血容量的維持,通過專業護理干預指導患者進行功能康復鍛煉,并且逐步加大患者的活動力度,運動量要適宜,避免過量運動,增加心臟負荷,不利于病情恢復。活動的強度以患者能夠耐受,沒有軀體不適感為宜,堅持適量的有氧運動,逐步促進患者體力、肌肉力度、血循環容量的恢復,有利于心功能的改善。在研究過程中,護理人員發現在功能鍛煉方面患者存在兩種極端,一種是急于加強鍛煉,想要盡快回復改善各項功能;另一種是過于謹小慎微,不敢進行活動,唯恐引起不適。這兩種鍛煉方式都不可取,通過護理人員的細心指導,減輕了患者的疑惑和顧慮,調整好心態,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康復鍛煉以及配合日常治療。患者出院時,護士通過詳細的出院指導,讓患者做到心中有數主動配合繼續治療。
總之,對心肌梗塞支架術后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患者遵醫行為,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 王冉冉,張英俊.冠心病高危因素對PCI術的影響及預后效果研究[J]. 海南醫學. 2017(18):2941-2945.
[2] 葉日春,劉文碩,莫苗苗,葉雪珍,林滿秋.4C延續性護理管理模式在腦卒中康復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與病理雜志. 2017(03):510-515.
[3] 唐國棟,鄭耐心,張慧平,艾虎,李輝,趙迎,孫福成.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術后不良心臟事件危險因素分析[J]. 山東醫藥. 2017(04):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