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響
摘 要:政務微博主要指代表政府機構和官員因公共事務而設的微博,用于收集意見、傾聽民意、發布消息的網絡互動平臺,政務微博的發展至今已走過十個年頭,受到了政府部門和大眾的廣泛關注。北京市作為我國的首都,本文以北京市政務微博為研究對象, 目前主要分布于新浪、人民、新華和騰訊這四大門戶網站上, 聚集著最新的政策和最優的資源。政務微博只有充分關注自己分管的領域,才能及時了解存在的相關問題。本論文對政務微博的相關理論進行闡釋,分析了政務微博的發展現狀以及趨勢,列舉了北京市政務微博目前存在的問題并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對北京市政務微博存在的問題給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政務微博;北京市;問題;對策
一、政務微博的相關理論介紹
(一)政務微博的含義
關于政務微博的定義,國內尚未達成共識。為了方便研究,本論文將政務微博定義為政府相關部門為進行信息公開、回應公眾需求等在微博平臺開設的官方賬號。主要是為了服務群眾、提高工作效率。通過發展政務微博,有益于政府政策的公開和透明,更加開了一條政府處理緊急事件的信息公開通道,同時也是對政府行政能力的考驗。
(二)政務微博的特征
1.特殊性。政務微博的傳播主體可以充分利用政務微博拉近政府與網民的距離。并通過各種渠道看到相關政務微博的推文,并且推文下的評論互相都可見,均可帶上自己的評論進行轉發。
2.互動性。政務微博的互動性極強,對于某些具有話題性的新聞,用戶可以主動就某一信息與政務微博管理人員進行溝通交流,極大地提高了信息傳播的范圍和效率,也有利于廣大群眾更好的了解事件的相關信息。
3.服務性。政務微博是在監督政府工作的基礎上服務群眾的,使群眾能夠表達自己的態度。在這個過程中政務微博既起到了宣傳的作用,又達到了收集民聲、民意的目的,民生、民情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三)政務微博的功能
1.政務信息公開、滿足公眾知情權。政務微博具有不可逾越的權威性和官方性。因此,政務信息的公開發布是最主要功能之一,更能滿足公眾的知情權。也是政務微博獲取公眾信任、吸引用戶使用的第一步。黨和政府的美好形象也因此獲得了塑造的條件和機會,政務微博已成為除政府網站之外最主要的公開渠道之一,同時可以迅速地將最新的信息傳達給民眾。
2.積極回應公眾訴求、化解社會矛盾。在傳統的管理狀態下,政府與人民之間缺乏互動。政務微博的產生,不僅使政府主動參與到民眾的困難之中,還積極回應民眾需求,這就避免了民眾對政府的誤解所帶來的不滿和反感。一旦有了輿情,就有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政務微博的發展現狀
從政務服務能力來看,北京市的政務微博集群逐漸形成,許多官方微博積極發揮集群功能、線上線下聯動,服務范圍實現北京市全覆蓋,服務效率大幅提升。政府微博平均每天會轉發2-3條同級別的微博,增強不同地區之間的聯系。北京市政務微博的信息傳播能力日益增加。政務微博信息發布的速度、轉發、評論的數量也達到了近幾年的高峰。從微博運營方式來看,政務微博運營能力不斷提高,發布內容、形式不斷創新。其中適應時代潮流的政務信息更是在年輕群體中進一步得到推廣,受到了年輕一代的歡迎。
近三年來,我國政務微博的增速有所上升,但由于一些政務微博的“關?!焙鸵恍┱瘴⒉┑摹罢稀?,北京市的政務微博數量有所減少,但是一些從未開通政府微博的部門可能會推出新的政府微博,結合來看,北京市政務微博的發展數量將趨于穩定。政府微博服務正逐步矩陣運作,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政府微博的矩陣化正在成為一種趨勢,實現全國政務微博矩陣的覆蓋指日可待。
二、北京市政務微博存在的問題
(一)政務微博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
缺少相關的規章制度對政務微博的賬號主體、發布內容、發布形式進行規范,由于政務微博大多是相關部門開設的,所以在運行過程中也沒有相應的管理監督評估機制,具體有以下幾個問題:
1.政務微博沒有統一的命名規范。北京+區名這是區政府常用的命名方式,但也不是絕對的,政務微博命名的混亂導致了用戶不能在成千上萬個政務微博中精確查找,使其使用效率低下。
2.無法準確判斷是否為政務微博。用戶在通過關鍵詞搜索“北京”、“機構認證”的時候將面對上萬條結果,這是由于很多其他媒體,公司的賬號也在其中。導致網民無法快速識別政務微博,這也對其推廣造成了不利影響。
3.政務微博沒有有效的評價機制。由于政務微博的特殊性,應當要有適合它的合理評價機制。如果單純以其他媒體賬號的評價機制,會使其失去它存在的本質,有損政府部門的權威性。
(二)政務微博發布的內容不穩定
大量的政務微博名存實亡,會嚴重影響在民眾中的形象。長期不發布微博或者不及時回復會讓民眾覺得政府不作為,抹黑政府形象。政務微博發布內容不嚴謹,有損權威性。政務微博作為政府對民眾公開政務的一個平臺,理應是具有權威性的,然而實際運營中部分政務微博出現錯別字等低級錯誤使公眾質疑政務微博的權威性。
(三)政務微博建設和發展的不平衡
政務微博建設結構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現在政務微博發布內容的時間點與用戶實際活躍的時間點剛好錯開。導致內容很難形成大范圍的推廣影響,政務微博關注度小,難以在網絡中形成影響力。各區域各級政府機構之間的政務微博發展不平衡。由于北京市各區之間經濟文化發展存在差異,導致出現了有些政務微博互動頻率高,有些政務微博無人問津的不平衡。各部門之間的政務微博發展不平衡。由于各部門的職能不同導致了民眾對其的關注度也不同,與生活密切相關部門的政務微博關注度極高,而其他僅提供辦理業務的政務微博關注度就有所遜色。
(四)政務微博缺乏專業的團隊
缺少運營團隊或缺乏科學管理。大部分的政務微博都是由一個宣傳部門,然而這些負責的工作人員往往對所公布的政務政策不是很熟悉,很難做到及時發布或者科學準確的回復。其次,缺乏必要的運營手段。運營團隊成員專業素養不高,缺少統一的運營方式,導致了政務微博大多都是轉發熱點信息和高關注點帖子,缺少自身的原創文章。
三、健全北京市政務微博發展的對策
(一)完善政務微博的管理規范
盡快推出關于規范政務微博的相關規章制度,統一政府微博的名稱,頭像、認證名稱和評估標準。微博命名要簡潔明了,要讓人民群眾了解到此微博的職能,更好地聯系群眾,發布相關新聞;完善識別認證體系。微博有相關認證分類,政府應該盡快與企業協作推出政府微博標識,從而達到更好的聯系群眾的作用,為人民群眾搜索政務微博減少阻礙;制定政務微博評估標準。政府應該借助微博平臺和大數據平臺,與企業合作,制定合理的微博考核機制,鼓勵工作人員繼續發揮微博的作用。保持政務微博公正廉明的形象。
(二)改善政府微博內容的建設
政府微博內容建設的改善,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保證政務微博內容的質量。政務微博首先要保證內容的真實性,嚴禁發布不良言論與不實信息,同時微博內容也要嚴謹,禁止出現錯別字,語義不通等錯誤。2.政務微博應該積極的活躍在人民群眾的視野當中,避免出現不發博,不回復私信的情況。堅決杜絕“僵尸賬號” 保持政務微博的活力,積極響應人民群眾,樹立良好的政府形象。3.增強創新能力,重視政務微博的原創性。這樣可以得到很好的宣傳,也可以很好的拉動與公眾的距離。多運用文字,圖片,方式新穎,吸引公眾的注意,辦事效率也會提高。4.加強對信息內容的審查和管理。如微博編輯有錯誤,可以及時發現,及時更改。若有隨意發布、濫用職權等現象發生,也可問責到個人,保證權責分明。
(三)建立適宜的政務微博矩陣
應該加快建立地方政府多區域、多部門政務微博服務矩陣,增強網上協同工作的能力,盡早實現政府行政體系與政務微博賬號的全面對接。政務微博矩陣是要集中資源,然后再建立上下聯動、協同發展。整體發聲的微博矩陣。同時應了解各級政府,各個部門政務微博的賬號和相關內容,積極進行溝通交流,澄清網絡謠言,引領輿論向積極方向發展。矩陣微博建立后,應保持政務微博始終在線。為了向公眾提供更好的服務,我們需要微博矩陣在建立線上協作機制的基礎上實施線下行動。
(四)注重政務微博運營團隊培訓
政務微博的運營者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應進行政務微博專門管理人員的培訓。挑選運營政務微博的管理人員。挑選人員時,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善于接受新事物,熟悉掌握基本的政務微博運營技術。這樣可以更好保證政務微博的運營。同時,要培訓管理人員樹立正確的工作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扎扎實實的做好工作。并且要培訓新媒體運營的相關知識。只有接受學習與培訓,運營人員才能保證政務微博的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秦壘.媒體融合背景下政務新媒體平臺建設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D].武漢大學,2018.
[2]郭丹丹.移動互聯網時代政務新媒體發展困境及對策——以“兩微一端”為例[J].經貿實踐,2018.
[3]金婷.淺析政務新媒體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J].電子政務,2015
[4]趙玲瑜.移動互聯網時代政務新媒體傳播體系建構初探[D].鄭州大學,2017.
[5]劉桂玲.“互聯網+”視域下的公安政務雙微研究[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