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燕
【中圖分類號】R7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8-111-01
優生優育一直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之一,近些年來,由于人們生活飲食方式的變化,新生兒出現巨大兒、低體重兒,孕產婦發生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并發癥的幾率不斷提高,這都是因為孕產婦未在妊娠期做好營養管理,而營養管理不到位,不僅會影響到新生兒的出生結果,還會導致新生兒出現出生缺陷,甚至其成年后發生中風、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也會提高;而孕產婦若患有妊娠期糖尿病不僅會增加自己出現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新生兒發生肥胖或肥胖相關慢性疾病的風險也會升高。因此,應關注孕產婦的妊娠期營養管理,以提高母嬰的健康水平。
1 妊娠期的飲食管理
我國的孕產婦具有較高的巨大兒、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率,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孕產婦未在飲食控制方面得到婦產科醫生的正確指導,難以將胎兒體重控制在理想的水平,實際上許多婦產科醫生也在營養學知識上存在嚴重的不足,其無法正確指導孕產婦,孕產婦更何談控制胎兒體重。事實上,對于未發生妊娠期并發癥或妊娠期合并癥的孕產婦而言,妊娠期需要做好飲食調整,若足月兒的出生體重在3kg左右,其陰道分娩難度與難產發生率便會顯著降低,剖宮產率也會得到控制。而在孕產婦的妊娠期營養管理上,應該注意“飲食結構合理”和“營養指導內容明確”這兩點。
首先,就“飲食結構合理”這一點,攝入的營養物質主要應為碳水化合物,其次還需要攝入一定量的纖維素、脂肪與蛋白質。雖然一些孕產婦并無偏食習慣,但妊娠后會因為惡心嘔吐、食欲不佳等原因而偏食,主食不吃或吃得少、攝入大量的水果和甜食,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雙糖——果糖,其很容易被分別呈單糖,進而被機體吸收利用,因此許多偏食的孕產婦其體重會在妊娠期間顯著增加,胎兒體重也隨之增加。因此為了控制孕產婦和胎兒的體重,應確保其妊娠期飲食結構合理,足量攝入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面食與米飯,以減少血糖的過大波動;攝入適量的新鮮果蔬,以滿足機體對維生素和纖維素的需求;攝入適量的魚蝦等海鮮和雞蛋、牛奶,滿足機體對優質蛋白的需求。但水果與甜食應盡量少攝入。
其次,就“營養指導內容明確”這一點,應為孕產婦制定詳細的食譜,計算每日熱量攝入,分析孕產婦的飲食結構并隨時調整,以免營養指導內容過于籠統,孕產婦無法有效的理解與執行。飲食調整時應明確到一個面包、一個蘋果的程度,不可一步到位。
2 重視葉酸、維生素等孕期必備營養物質的攝入
在妊娠早期為孕產婦補充足量的葉酸可預防胎兒發生神經管缺陷,西方許多國家為面粉進行了葉酸強化,故每位孕婦均可保證一定量的葉酸攝入,但我國尚未對面粉進行葉酸強化,并且蔬菜攝入也相對不足,故孕產婦應每一日都至少攝入0.8mg的葉酸。葉酸的補充時間也需要注意,至少在妊娠前的1個月便需要補充葉酸。此外,單純補充葉酸的效果不如補充葉酸的同時補充多種維生素,后者還有助于預防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幽門狹窄等先天畸形,因此孕產婦在妊娠期應重視葉酸、維生素等孕期必備營養物質的攝入。
3 加強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給母嬰帶來的影響不僅在于眼前,更在于遙遠的將來,妊娠期糖尿病給母嬰帶來的近期影響是子癇、早產、宮內窘迫等不良妊娠結局,而帶來的遠期影響則是提高新生兒成年后發生糖尿病或肥胖等慢性病的風險。據調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十年內發生糖尿病的幾率高達30%,其所娩出的嬰兒未來發生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嬰兒的數倍,而巨大兒的發生風險則更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由于處于孕期不適合使用藥物治療,故其血糖控制主要通過飲食手段來實現,即少攝入甜食,限制熱量的攝入,加強對體重的控制。但在飲食控制時,需注意“循序漸進”,不可“一步到位”,突然減少熱量的攝入會引發低血糖或尿酮體等問題。此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推薦母乳喂養,可降低新生兒發生糖尿病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