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芳
【中圖分類號】R249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8-116-01
功能性子宮出血是常見婦科病之一,是指子宮異常出血,多因神經內分泌系統失調所引發,主要以經期不規律、經期延長、經量過多、不規則出血等為主要表現。護理對于功能性子宮出血至關重要,那么,要怎么護理呢?
1 功能性子宮出血類型
按照月經周期、子宮出血情況及性質變化共分以下幾種類型:
(1)月經周期超過40d的不規則子宮出血,可伴有少量月經過量。(2)月經周期頻繁,在21d以下的不規則子宮出血,可伴有月經過量。(3)經常性、周期性子宮出血,月經過多或月經經期延長。(4)月經周期不規律,且數量不多。(5)月經量過多,月經經期延長。(6)月經周期規律,但經期量少。(7)兩次月經中間子宮少量出血,并伴有排卵、排卵疼痛情況。
2 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癥狀
2.1 排卵期出血
因排卵前激素水平較低,于排卵期出現少量陰道出血情況。
2.2 月經前出血
經期到來前幾日可見少量陰道出血情況,若月經周期正常該類情況多因黃體功能不全、孕激素分泌不足所致。
2.3 絕經后出血
常伴有長時間陰道少量出血情況,多因子宮內膜功能不全所致,一般由黃體逐漸退化及黃體酮持續分泌所引發。
2.4 無排卵性出血
該類型出血多因子宮內膜異常增生所引發,而子宮內膜異常增生多因腺囊性生長過度生長所致。
3 功能性子宮出血的危害
3.1 貧血
因子宮異常出血,可導致患者出現程度不一的貧血,部分患者還可出現嚴重貧血,進而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
3.2 再次感染
長期的子宮出血可增加細菌、病毒攻擊機體的機會,導致繼發性盆腔感染,致使患者出現腹痛,導致子宮出血排出異常等。
3.3 不孕癥
該類情況多因排卵缺乏或黃體功能異常;此外,貧血還可導致盆腔感染進而引發不孕。
3.4 增殖性子宮內膜腺瘤或子宮內膜腺瘤
若患者持續無排卵性不規則子宮出血,或長期應用雌激素,則可定期檢查子宮內膜情況,以免功能性子宮出血進展為增殖性子宮內膜腺瘤或子宮內膜腺瘤。
4 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護理
4.1 生活護理
4.1.1 應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勞逸結合,切不可過重勞動或劇烈運動,還應保持充足睡眠及休息,并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以免壓力過重引發功能性子宮出血。
4.1.2 調整生活起居,規律作息,切不可過度熬夜或是過度勞累,工作中適當減壓,以免內分泌激素分泌紊亂,引發青春期出現功能性子宮出血。
4.2 飲食護理
4.2.1 補充足夠蛋白質。因經血過多可引發貧血,故應及時補充牛奶、瘦肉、豬肝、蛋類等優質動物蛋白質及富含鐵的飲食,改善貧血。這些食物可補充人體所需的必須氨基酸,且還可以補充治療貧血的相關維生素及礦物質等。
4.2.2 多食用水果及蔬菜,比如富含鐵、銅、葉酸、維生素C及胡蘿卜素的甘藍、西紅柿、胡蘿卜、梨、蘋果、橘子、油菜、菠菜等。
4.2.3 應盡量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胡椒、蔥、姜、蒜、辣椒等或油炸、油膩類食物。
4.3 心理護理
4.3.1 應多與患者溝通,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了解患者的疑慮,拉近與患者距離。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幫助患者澄清問題,解除其思想顧慮,擺脫焦慮。教會患者放松,如看書、看電視、聽音樂,與別人交談等,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保持心理健康。
4.3.2 家屬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為患者提供良好且溫馨的環境,并協助配合患者保持充足休息、睡眠,并飲食均衡,以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確保患者擁有良好的心態。
4.3.3 通過向患者進行疾病宣教等方式,提高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程度,進而緩解患者不良情緒,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4.3.4 按照患者病情及生活環境、背景等制定相應的身心、運動護理干預,通過增強患者興趣來改善患者身心健康,以利于患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