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艷
【摘要】目的:觀察不同護理方法在子宮腺肌癥全子宮切除手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6.4~2017.8期間行全子宮切除手術治療的70例子宮腺肌癥患者,30例給予常規護理(甲組),另40例實施圍術期護理干預(乙組),對比兩組護理情況。結果:甲、乙組護理總滿意率分別為73.3%、95.0%,差異有意義(P<0.05);乙組住院時間更短于甲組(P<0.05)。結論:子宮腺肌癥患者接受全子宮切除術治療時推行圍術期護理干預,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子宮腺肌癥;全子宮切除手術;圍術期護理;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174+.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8-179-01
最近幾年中,子宮腺肌癥的發生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降低患者身心健康水平與生活質量。全子宮切除術是當下臨床治療本病的首選方法,在手術治療期間,實施適宜的護理干預能提升手術療效并改善患者預后[1]。本文選擇70的符合全子宮切除術的子宮腺肌癥患者資料,對比不同護理方法的應用效果,現作出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許可后,采集70例子宮腺肌癥患者資料進行分析(2016.4~2017.8)。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甲組(n=30)年齡27~58歲,平均(47.4±3.7)歲,病程3個月~1.2年,平均(0.9±0.2)年。乙組(n=40)年齡26~56歲,平均(46.3±3.5)歲,病程2個月~1.0年,平均(0.8±0.3)年。兩組病例以上資料經對比分析,皆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甲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包括評估患者病情、術前禁食禁飲、術后生命體征觀察與用藥指導等。乙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聯合圍術期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術前護理:首先,全面貫徹落實術前準備,包括病房巡視、陰道護理以及術前1d對相關手術器械整體消毒等。其次,加強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很多患者對子宮腺肌癥疾病、全子宮切除術缺乏正確認知,術前可能形成煩躁、緊張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及時疏導,宣傳疾病相關知識(發病機制、治療手段及預后等)及腹腔鏡手術治療的優勢,協助患者樹立治愈的信念,提升治療積極性。最后,進行術前指導,術前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翻身技巧、有效咳嗽技巧憐惜等。
1.2.2 術中護理:在將患者送入手術室后,應加強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安撫他們的情緒狀態。術中積極與麻醉醫師、主刀醫生配合,加強對患者心率、血壓及血氧飽和度等指標的監護,并嚴格落實無菌操作規程,保證手術治療順利進行。
1.2.3 術后護理:首先,進行疼痛護理。正確評估患者術后疼痛,探析疼痛成因,并予以針對性干預,例如針對疼痛輕微者,引導他們通過聽音樂、回憶美好往事等形式轉移對疼痛的注意力,而針對由于=手術創傷誘發的較嚴重疼痛,應遵醫囑給予鎮痛藥物。其次,加強并發癥的護理。引導患者術后在體力許可時盡量早期下床活動,減少下肢深靜脈血血栓發生的風險;引導患者有效咳嗽,促進痰液排出進程;協助患者明確鎮痛泵的使用目的、方法、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等。最后,加強對患者飲食護理,引導患者術后遵照少食多餐的原則,并盡量不食用或少食用產氣、產酸類食物。
1.3 觀察指標
采用自擬調查問卷評估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并分別記錄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22.0軟件包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分別用t與x2檢驗。當P<0.05時,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乙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5.0%,甲組為73.3%,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1。乙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5.3±1.1)d,更短于甲組的(7.8±1.3)d,數據差異較顯著(P<0.05)。
3 討論
子宮腺肌癥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婦科疾病,被子宮內膜腺體,間質侵襲子宮肌層而形成的病理性改變,30~50歲中年經產婦是本病的好發群體,出現病癥以后患者子宮內膜腺體會存留在子宮肌層內,同時合并一定程度的周邊肌細胞代謝性增生或肥大[2]。
腹腔鏡全子宮切除手術是當下臨床用于子宮腺肌癥的一類新興手段,其具有術中出血量低、切口短小、并發癥少及術后身體各項機能恢復快速等優勢。但是很多子宮腺肌癥患者因為對該術式缺乏正確認知,對手術操作安全性與預后存在較大顧慮,而在術前形成恐懼、煩躁等多種不良情緒,若不能及時加以疏導,將可能會影響手術進度與療效。這就需要在子宮腺肌癥患者手術治療期間予以有效的護理方法,及時糾正患者不良情緒狀態,協助他們安全的度過圍術期。常規護理通常屬于治療性護理,缺乏針對性、全面性,難以迎合現代群體對臨床護理質量提出的個性化要求。而圍術期護理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強調全面評估患者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進而擬定具有針對性、個體性與綜合性等多種特征的護理計劃、術前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能提升他們參與醫療活動的積極性;術中加強配合并落實無菌操作規程,是推動手術操作有效、快速進行的方法之一;術后加強疼痛、并發癥與飲食護理,是優化手術療效。促進患者身體機能恢復的良策[3]。
在本次研究中,乙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高于甲組。住院時間短于甲組。由此可見,子宮腺肌癥患者手術治療期間積極推行圍術期護理,可以提升臨床護理服務質量,減縮患者住院時間,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程小莉.子宮腺肌癥全子宮切除術的圍術期護理對策及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3):137+148.
[2]劉國珍.子宮腺肌癥全子宮切除術的圍術期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96):427.
[3]陳思.子宮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患者的圍術期護理方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6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