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語文精讀課文的閱讀教學中,學生們存在缺乏對文章的總體把握、分析問題能力不足、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耐心引導學生分層概括,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抓住細節,提高分析能力;讀中學寫,延伸精讀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精讀課文
一、 前言
初中語文課本中的課文分為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其中精讀課文是教材的主體,也是學生學習的重點。精讀課文的學習不但是初中生奠定堅實語文基礎的前提,對文本的細致研讀更是加深學生對文章情感體驗的重要工具,由此可見學好精讀課文的重要性。但是,目前的初中語文精讀課文的閱讀教學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文本學習效果有所欠缺,以下是筆者對初中語文精讀課文閱讀教學研究的一點看法。
二、 初中語文精讀課文閱讀與略讀課文閱讀的區別
相對于略讀課文來說,精讀課文在語文教材中所占比重偏大,是學習的重點內容。在初中語文教材的學習中,精讀課文閱讀學習起到的是示范和引領作用,是教方法、教規律的課文,相當于數學教材學習中的“示例”。其目的是交給學生文章內容、題材、體裁、結構,以及寫作方法、文字運用和情感表達等知識。略讀課文閱讀非學生學習重點,其主要作用是讓學生對某一事物或事件產生一定了解,一定意義上只需“知其然”,而不用“知其所以然”。
三、 初中語文精讀課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 缺乏對文章的整體把握
部分教師在精讀課文閱讀的教學中,過分重視“精”和“細”,著重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字、詞、句,與此同時,忽略了教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表達。導致學生學習過后,僅僅對教師在課堂中著重強調文章的某一點、某一句或某一段記憶深刻,而對文章整體沒有深入了解,甚至是表層了解模糊。例如,在學習老舍的散文《濟南的冬天》時,老舍運用了很多修辭手法:對照、反復、擬人、反問、迭現等,語言運用得十分精彩。但是,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分析語言的同時,要提醒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一反以往厚重的、富有滄桑感的現實主義風格,而用了如此輕快、明朗的語調,從而引導學生感受作者通篇想要表達的“溫情”。對文章整體把握的缺失,讓學生缺乏宏觀分析能力,同時也容易因為忽略文章的寫作背景和寫作環境,而加深對文章內容的深刻理解。
(二) 學生分析問題能力不足
部分教師在教授學生的過程中,直觀地認為學生對文本的認識不足,缺乏知識積累,而采用“填鴨式”和“灌輸式”的授課方法,將課本所需要學習的知識一股腦兒倒給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這就導致學生只認識眼前的文本,不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不能充分運用所學知識去閱讀新的文本。這種“授人以魚”的教育方式無疑讓學習效果大打折扣。誠然,基礎知識的基本記憶是深入學習的前提,但教師在講授精讀課文閱讀時,在結束基本的文章題材、文章體裁、寫作手法、修辭手法等基礎知識鋪墊之后,應該著重引導學生總結各類知識的特征,讓學生能夠“以漁捕魚”。
(三) 不能靈活運用所學內容
學以致用,學生通過精讀課文閱讀學到的知識,歸根結底是要重新運用到獨立閱讀分析和獨立寫作中去的,而這也是精讀課文閱讀學習的重要目標之一。現在眾多學生面臨的問題是課本中的文章學習了不少,但在課外閱讀中,依舊不能獨立自主地分析問題,在寫作練習中依舊不能靈活地運用在課本中學習到的文章結構、修辭藝術,讓文章添彩。這樣的現狀難免讓學生產生閱讀無用的感覺,對教師順利教學也會形成一定阻礙。
四、 初中語文精讀課文閱讀教學改進措施
(一) 分層概括,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學習精讀課文,首先要做到的是對文章的整體把握,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略讀文本之后,對文本進行段落劃分。例如在學習宗璞的《紫藤蘿瀑布》時,學生可以明顯發現,整篇文章以“紫藤蘿花”為線索行文,那么,對文章的層次劃分也應該以“紫藤蘿花”來進行劃分,教師可引導學生關注作者的行為和思想過程,就不難按照“賞花”“憶花”“悟花”的順序,將全文分為三部分。這樣,通過對文章的分層閱讀,學生們也更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立意。
(二) 抓住細節,培養學生分析能力
對文章的整體把握方便學生充分了解文章立意,那么要學習作者是怎樣達到這種立意的,就需要抓住細節,對文章進行精細的分析和閱讀。例如學習魯迅的《故鄉》,小說在字里行間都為此次回鄉蒙上一層濃郁的悲涼,那么作者是怎樣來展現這種悲涼的呢?首先是一開始展現在眼前的景象:陰晦的天氣、嗚嗚作響的冷風、蕭索的荒村,然后是對記憶里的閏土和眼前喊著“我”“老爺”的閏土的對比,其次是細腳伶仃的圓規的豆腐西施楊二嫂,往事與眼前的對比更加深了全文的悲愴意味。
(三) 讀中學寫,充分延伸精讀效果
精讀課文閱讀學習帶給學生最大的收獲,應該是對好的文章進行精細的研讀之后,能將其寫作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練習中。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充分引導學生及時進行寫作訓練,活學活用。例如學到朱自清的《背影》,作者對父親背影的描寫是全文的重點,其中所用的“攀”“縮”“傾”“爬”等一系列動詞刻畫了父親給“我”買橘子的背影,展現了父親對兒子的關懷、體貼和愛護。此時,教師則可以讓學生做這樣的寫作訓練:運用一組動詞來刻畫一個人物形象,要做到能夠充分表達情感。相信會對學生的寫作水平提供助力。
五、 結語
初中語文精讀課文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學習的重點內容之一,對其教學方法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充分發揮其教學效果,廣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希望有更多的教師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張永華.小學精讀課文導讀策略[J].文理導航,2016(1).
[2]郭根福.試論精讀課文的特點及教學策略[J].江西教育,2010(10).
[3]林玉梅.芻議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關系——以人教版中年級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4(3).
作者簡介:
黃園,湖南省郴州市,湖南師大附屬五雅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