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國
【摘要】近年來,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引起了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因此,本文主要根據新課標“以生為本”的要求,對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進行簡要分析,以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 游戲化教學
【課題】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 1448。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4-0149-02
一、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作用
1.有利于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
在游戲活動中,學生需要進行獨立思考,利用不同的思維方式來完成游戲任務,從而讓學生從多角度思考數學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例如,組織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個小長方體的時候,他們會有很多種方法可以制作出小長方體,這種不同的制作方法就是不同的思維方式,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在不經意間養成從多方面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
2.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一旦對某一種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變得異常興奮,那么接受起新鮮事物也十分有效。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做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游戲,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3.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貪玩、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正是因為這樣,他們的注意力才難以集中,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游戲來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學習“分類與整理”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出相應的教學游戲,如“水果放進各自的果盤里”、“讓垃圾回家”、“送小動物回家”等,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使學生樂在其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的參與度,并從中加深學生對“分類與整理”知識的理解,從而營造出一種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
二、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
1.課前導入游戲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 課前導入環節在整節課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在一節課的開始就可以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這節課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們都清楚地知道小學生在課前的十分鐘思維都是非常活躍的,注意力很難集中,這時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并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例如,在學習“認識面積”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課前導入環節中設計“涂色比賽”的游戲,從而制造沖突。首先教師事先準備好幾張大小不一的樹葉紙張,分別分發到各個小組中去,然后讓小組派一代表進行涂色,最快涂完的一組則獲勝。最后,讓他們進行探討這樣的比賽規則是否公平,知道“面”的概念。通過游戲活動,使學生產生了認知沖突,并在學生討論游戲規則是否公平時,深刻地意識到這里的大、小,實際上就是指樹葉的面有大小之分,從而引出“面”的概念,為后面學習“認識面積”作準備。
2.授課過程游戲化,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除了導入環節需要進行游戲化教學之外,授課過程游戲化很重要。因為我們都知道小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就會分散,每隔一段時間他們就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地方去,所以數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科學合理地利用游戲法進行教學,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正確地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三年級數學《年 月 日》時,教師可以在與學生互動過程中把準備好的12頂寫有月份的帽子分別獎給12個學生,然后在學到“大小月和特殊月”這部分的知識的時候,就讓12個學生分別戴上剛剛老師獎勵的帽子,聽到指令就到去到相應的位置(事先用繩子在地上分別圍一個圓圈和方框)。于是,游戲開始了。老師和其他學生一起打著拍子:“大月大月進框里,小月小月到圓里,特殊月兒一邊去。”接著,戴著大月帽子的學生就會自己跑到方框里,戴著小月帽子的學生就到圓圈里,特殊月就到旁邊。這樣的游戲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活躍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大大地提高了學生進行課堂學習的參與度,從而有效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3.拓展環節游戲化,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不僅僅是教授課本上的知識,還要進行知識拓展,全面提高學生綜合學習的能力。然而,小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都充滿了新鮮感,得不到就想要的這種好奇心和好勝心正是他們這個年齡段體現出來的明顯特點,如果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特點把游戲與知識拓展環節結合在一起,將會使課堂教學變得更輕松愉快,從而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和接受知識的關鍵時期,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要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盡量使用多元化和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好學、樂學,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彥軍.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15年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