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倩萍
【摘要】本文從實際的教學經驗出發,探討時事政治對社區教育政治教學的重要意義,當前社區教育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將時事政治與社區教育政治教學有效結合的策略。從任務型教學法相關概述入手,對任務型教學法中“任務”的含義進行解析并將其應用到任務設計中,剖析任務設計的原則。
【關鍵詞】時事政治 社區教育 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4-0245-01
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中明確提出,時事政治應在政治教學中占據重要的篇幅和地位,教師要將時事政治恰當地運用到政治的教學中。這種新的教學理念不僅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還能加強學生的政治素養。但從目前現實的教學情況來看,目前大部分政治教學還是采取應試教育的教學方法,教師側重于理論知識教學,忽視時事政治的案例導入,也幾乎沒有課堂實踐和課外實踐,無法與實際的社區生活相聯系,進而導致社區教育中的政治教學顯得枯燥乏味,學生逐漸喪失了對其學習的熱情。
一、時事政治對社區教育政治教學的重要意義
伴隨著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現代教學越來越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旨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出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人才。時事政治的內容不僅僅包含了國家大事和國際大事,甚至還涵蓋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很多新聞或許就是平時社區里發生的,同樣也反應了社會的焦點問題、熱點問題。因此,時事政治是解決社區教育中政治課本滯后性的有效手段,同時還是教師向學生展示社會發展與革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教學素材。[1]
在社區實踐中去踐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書本知識,還能夠幫助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二、目前時事政治在社區教育政治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足
由于目前我國的教育模式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很多學校依然還是將學生的學習作為評價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標準,這導致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還是以理論知識為基本內容,忽視對時事政治內容的導入,學生也是在考試之前對專家總結的資料進行死記硬背,沒有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規范、系統地分析,所以也不可能將課本中的理論知識與時事政治有效地結合起來,不能取得好的成績并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2]
(二)教學方法有缺陷
很多教師在對時事政治內容進行點評分析的時候,不能堅守客觀性、規范性和系統性,容易將個人觀點和個人情緒強加給學生,這種教學方法導致學生接受到的信息往往是片面的、錯誤的,甚至與日常的社區生活是相違背的。長此以往,導致學生無法在社區實踐中靈活運用自己學習到的理論知識,不僅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不利于和諧的社區文化養成,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三、時事政治在社區教育政治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在課堂中適時引入時事政治
一般來說,政治理論有別于現實,具有抽象性,使人感到晦澀難懂,教書如果僅僅是照本宣科地講解理論知識,很難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容,而且枯燥乏味的課堂容易讓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并不能促進社區教育的發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育中要適時地引進時事政治的內容,并將其與日常的社區生活聯系起來,促進社區教育政治教學的發展。比如,教師在講解有關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一知識點時,讓學生首先對自己社區內的美德建設情況進行分析,并讓學生結合書本的理論內容面對社區美德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鼓勵學生將這些建議反饋給社區領導,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幫助個人所在的社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形成良好的社區氛圍。[3]
(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想要將時事政治有效地運用在社區政治教育中,必須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教學方法:首先,注重課堂導入。在正式的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引用時事政治的內容吸引學生的興趣,也可以讓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分享社區中發生的新聞,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其次,設置課堂討論環節,在理論內容講解以后,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進行課堂討論,通過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社區政治教育。
結語
綜上所述,時事政治在社區政治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還有利于打造和諧向上的社區文化,促進整個社會主義建設的大和諧大發展,從而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積極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毅.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和效果分析[J].學周刊,2018(25):52-53.
[2]濮杏林.論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和效果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6.
[3]曹勝.以基層組織力提升推進社區治理發展——新時代基礎性政治建設的角度[J].新視野,2018(6):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