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因其學科自身的特點,在數學語言的組成上大都是數學符號、數學公式、數學圖表等信息,這些均屬于非連續性文本的范疇。學生具備良好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既關乎學生的日常數學學習,也直接影響其在考試中的讀題、解題能力。筆者根據調查發現,現階段很多小學生在閱讀數學圖表,數學公式等非連續性文本信息時,“讀不懂、讀不完、對應不上”等問題時有發生。鑒于此,本文將圍繞“以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為抓手,提升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這一話題,分析了小學生數學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與解題能力的契合性,并給出幾點提升數學非連續性文本解題能力的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數學解題能力;教學策略
非連續性文本這一概念最早出自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PISA結合當下學生的閱讀文本體系,提出了四大類教學文本閱讀類型,即:連續性文本、非連續性文本、混合文本和多重文本。數學教材及其他教學資料中的數據、符號、公式、圖表等均屬于非連續性文本。鑒于當下大多數小學生在數學解題上普遍存在的“讀不完,讀不懂”等問題,筆者認為,提升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當以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為抓手,以提升學生的數學文本閱讀能力為突破口,提高學生解題效率和解題精確度。
一、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與數學解題能力的契合性研究
提高學生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是其數學解題能力提升的基礎,學生具備快速、精準的解題能力則是其扎實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的體現,二者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和契合性。
(一) 提高學生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突破口
小學數學題無論是從其內容還是題目形式上來看都十分多樣、靈活,但絕大多數數學題都是以非連續性文本呈現出來。這就啟發小學數學老師,要從最基本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為突破口,在此基礎上逐步夯實學生的數學知識基礎,提高其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理論知識的有效遷移與轉化。久而久之,學生的解題速度和準確度就會發生質的改變。
(二) 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是其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的有效轉化
學生能夠快速、準確地審清數學題目的要求和命題人的出題意圖,與學生深厚扎實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功底息息相關。這保證了學生能夠快速準確地從圖片、圖表信息中篩選出有價值的題給條件,并能夠通過自己的思維轉化,理清解題思路,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答題任務。
二、 提高學生非連續性文本解題能力有效教學策略
鑒于小學生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的提高與其數學解題能力存在的關聯性和契合性,筆者總結了如下幾點提高小學生非連續性文本解題能力的有效教學措施,希望能夠給廣大師生帶來幫助。
(一) 數形結合,轉化語言
數形結合是數學中的基本思想之一,它是基于代數與幾何之間固有的內在邏輯關系建立的。數形結合思想的精髓就是用代數的知識論證幾何圖形關系,或用圖形的幾何關系描述其中蘊含的代數原理。特別是對于代數關系的證明,通常是利用數形結合思想將其轉化為代數語言,從而起到化抽象為具體,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效果,幫助學生迅速找到解題的重點和解題的突破口。例如,在小學六年級題目中有這么一道判斷題,“a21時,a2>a??梢娫瓉淼拿}是錯誤的。
(二) 由果溯因,合理篩選
由果溯因實際上是對數學解題過程中“逆向思維”的一種具體體現。運用此方法,是指根據數學題目的具體問法,理清解題思路,根據求解所學的數學條件,從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隱含條件中合理篩選。以下面一道數學題目為例,這道題目屬于條款說明型非連續文本。
就讀希望幼兒園中班的華華和爸爸一起吃這瓶維生素片,能夠吃多少天?
產品名稱:維生素含片
產品數量:100粒/瓶
使用說明:6歲以下兒童每日2次,每次1片;6歲以上兒童及成人每日3次,每次2片。
成分/片:Ca 30mg;Fe 5mg;維生素D 90mg
在求解此類題目時,需要根據題目問法,從原來的題干中尋找有價值的條件。分析題目問法知,華華就讀幼兒園中班,是6歲以下兒童,每天吃2片;華華的爸爸是成人,每天吃6片。這樣原來的問題就轉化為“一瓶維生素片共100片,華華和爸爸每天吃8片,則每瓶可以吃多少天?”這是一道除法題,正確解法為100÷8=12……4,所以能夠吃12天。
(三) 構建模型,化難為易
構件數學模型是解答數學問題的高效辦法之 一。數學模型能夠將題干中復雜的條件協調到同一個數學模型上,學生在閱讀此類數學文本時不至于太繞、太亂、混淆不清,更能夠抓住題目的要點與關鍵信息。例如,某版本數學教材有這么一道數學題。姚明的身高為2.26m,腿長為1.31m。問:他能夠一步走3m遠嗎?通過構建數學模型,將姚明的兩條腿和一步步長作為三角形的三條邊,由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得知,姚明的單步步長<1.31+1.31=2.62m<3m。
實際上,提出以非連續性文本為抓手提升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是基于數學語言特點、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與解題能力的契合性提出的。其最終目的并不在于多解題,多得分;而是以解題為載體,教會學生必備的數學技巧、數學思維和數學思想,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丹.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教學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5.
[2]任二紅.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訓練與評價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
楊童,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