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高中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高中政治課課標發生了大的變化,在新課標的指引下,高中政治課本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大部分,根據全國卷的考查標準85%以上都是必修基礎知識,只有不到5%是選修知識,還有10%的時事政治。所以,要學好高中政治,就必須從四本必修教材入手。從學生的學習和認識實際出發,不斷找到高中新課堂教學改革的突破口,迎合高中新課改的新趨勢。
關鍵詞:政治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策略
高中政治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立足于國家實際,從學生需要出發,結合當前課改的基本特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利用馬克思主義辯證原理幫助學生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從政治角度正確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進一步作出在高中階段的人生規劃。
一、 把握時代脈搏,使政治課充滿時代氣息
高中階段政治課最大的特點就是時代性非常強,政治課一旦同當前的熱點時事脫離,就猶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機。所以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在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中可以隨時隨地向學生灌輸時事政治的教育,因為時事政治的教育內容,基本的觀點和原理都是出自政治課本,如果把兩者進行有機的統一,則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講述世界各國與中國的外交關系時,我有效的利用政治課本中的國家利益決定國家關系的基本原理,通過當前的國際外交關系,講述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外交關系,是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的基本原則。在講述國家利益的基本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在分析問題的過程當中,逐步提高解決政治問題的能力。讓同學通過對比分析,建立起政治課本與時事之間的有效聯系,不斷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遷移能力,拓寬學生對基本政治問題的思維,從而達到基本的課堂教學目的和要求,讓政治課堂灌輸的理論聯系實際的基本原則成為我們政治課堂的基本行動指南。
二、 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開放式教學
高中政治課是一門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基本原理的學科,既具有基礎性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尤其是在實現中華民族強國夢的新的歷史時期,如何讓高中階段的學生能夠自覺地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是高中階段政治課堂教師需要突破的難點。為了有效地解決好這個難題,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我運用了開放式的教學方法,比如在每節政治課堂開講之前,我都會設置時事論壇環節,讓學生課下自己尋找感興趣的時事政治,然后讓學生講出時事政治體現的政治原理,通過教師的引導,不斷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對一些比較大的實際問題,教師可以運用所學的基本政治原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不斷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往往對中日關系,中美關系的時事政治十分感興趣,我就巧妙地利用這一認知特點,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習政治的基本框架,通過課本基礎知識的講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除此之外,我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對當前比較熱點的農民工資金發放問題,社會養老問題做出實地考察,讓學生深刻感受到政治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從而激發學生對學習政治的熱情,在實地考察結束后,我通常將學生的考察結果以論文的形式展現在課堂教學中,這些論文可以是學生小組討論的結果,也可以是在教師引導之下,學生自主完成的成果。總之,通過各種有效的教學引導,我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和自我探究能力,落實了新課改下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目標,也為高中課堂教學改革做了良好的鋪墊。
三、 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材中有許多看起來淺顯易懂,但學生不理解的內容。都可以利用學生不理解的問題,使他們產生疑難,從而引發學生的思考,來提高對于知識認知的深度和廣度。當然就是對于問題的提問,要把握的正確,既要有一定的難度,要能夠刺激學生對于問題的興趣。比如在講政治常識的時候,講到我國公民具有宗教信仰的權利,這個問題是可以提出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能否信仰宗教。在講到我國經濟建設遇到資金困難的問題時,就是可以提問這些問題能不能靠發行人民幣來解決。學生在討論和解決這些問題時,老師加以引導便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提高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認識。教學中只有學生對于這些新聞問題加以討論和深入了解,才能對于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深入了解,才能加深印象。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四、 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學習質量
傳統教學應該向40分鐘要質量。但是40分鐘時間,采取的教學方式不同,教學質量就有明顯的區別。高中思想政治課相對枯燥,學生對于思想政治課興趣不高。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當前信息技術高度發達這一優勢,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多使用信息技術媒體,讓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對于所教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實現高質量的學習。另外,信息技術由于便捷,容量大可以在較短的時間來給學生輸入更多的知識信息,提高他們對于知識的全面了解。信息技術方式靈活,可以通過音像手段增加學生對于知識輸入的深刻印象。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依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認識能力以及學生心理狀態,教材內容的特點等等來使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興趣,實現學生高質量的學習。當然,信息技術的使用教師應該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可以看到很多課堂教學使用的教學課件,很多知識點一晃而過,學生對于知識點第一沒有掌握,第二沒有思考。雖然使用的信息技術媒體,但是學生對于所講的知識云山霧罩。還不如教師講解顯得清楚。因此,思想政治課課件制作就是要做到目標明確,講解清晰。不能為了使用信息技術而使用信息技術。比如在高三政治常識中有一部分內容關于“一國兩制”。為了講解“一國兩制”,就是可以 播放有關“一國兩制”產生的時代背景的影片,包括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等內容,讓學生對“一國兩制”有較為深刻的印象。
總之,學無定法。每個同學學習方式不同,在學習這個問題上要不斷總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形成自己的學習習慣,而不要盲目模仿別人,照搬別人的方法。萬事開頭難,但如果你能夠長期堅持做好上述工作,就會培養一種科學的思維習慣,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宏勛.談高中政治教學的反思性教學法[J].學周刊,2011(15).
[2]宋現永.淺談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1(14).
[3]朱伶俐.淺析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3).
[4]姚志偉.淺談高中政治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1(8).
作者簡介:
朱炫霖,甘肅省定西市,定西市安定區福臺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