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霞
摘 ?要:好的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心靈的灌溉,新時代教師應更注重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體育教學也不例外。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是每個教育者的核心任務,本文用文獻資料、經驗總結等方法,辯證分析和研究了體育教學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體育教學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現狀,結合歷年教育研究學者的研究報告,發現了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存在的問題并找出了原因。最后,針對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心理品質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適合的五項教學策略。
關鍵詞:積極心理品質 ?學生 ?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7(b)-0160-02
素質教育是我國現代教育的主旋律,在學生身心發展過程當中,體育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有著獨特之處,是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意識和態度,是每個教師的天職,社會在不斷進步,在關注物質需求同時也要關注精神需求,因為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同樣重要。雖然近年來一直強調素質教育,但大都還是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意識和態度,很少注意到學生的情感和心理上的真正需求。體育教學在學生整個受教育過程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很明顯的促進作用,在學生的心理教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1 ?新課標對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要求
1.1 現代體育教學思想
現代體育教學思想認為,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心理在隨時發生著變化,學生的心理既伴隨著他們的身體活動而發生,又影響著他們的身體活動。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是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的內在目標,通過體育教學中各個訓練項目的開展,可以培養學生自信、樂觀、勇敢等積極的心理品質,提高課堂學習的效果,促進學生身體、心理、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所以新課標的實施,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營造一種生動、自主、活潑的教學課堂氛圍,讓學生從內而發地熱愛上體育課,調節學生消極的情緒,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
1.2 新課標教學理念
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體育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1]。新課程標準下的體育教學,要求教師注重學生身心健康協調發展的均衡性,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點,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新課標背景下的體育教學應從過去只注重技能傳授,轉變成既要注重動作技能的教授也要注重學生心理的培養。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應引導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各個方面理性地面對失敗、挫折和壓力,他們應該知道,在體育活動中“勝負乃兵家常事”,學會以平常心面對成功和失敗。教會學生進行積極的自我評估,把握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取長補短,善于學習他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弱點。還要培養學生堅定的信念,“堅持就是勝利”“笑到最后才是贏家”等。
2 ?體育教學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的現狀
2.1 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品質培養的研究現狀
體育教學對培養學生心理素質具有正向促進作用,運動可以讓人釋放壓力,讓自己的內心更強大,堅強地面對挫折和逆境。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不一樣的地方在于,體育教學是在操場上或體育場館內進行的、運用各式各樣的器材設施運動的一種課外教學活動。我國對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品質培養的研究正處于起步階段,在孟萬金教授主持的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調查和數據庫建設指導下,余曉靈等進行了有關研究,對北京市第十九中學2142名學生進行了預調查[2]。結果顯示學生對積極心理素質的重視程度很高,其中最重要的心理素質是真誠、善良和愛。通過這項研究,說明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關愛學生對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建立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這為研究體育教學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發展現狀打開了一扇窗戶。
2.2 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品質培養的發展現狀
2008年,孟萬金教授啟動了“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調查”的課題研究,而后開始在全國抽樣調查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并建立數據庫[3]。這為現代體育教學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發展現狀提供了實證數據。而后洪杰根據孟萬金教授制定的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制定問卷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在體育教學中,勇敢是體育課最能培養的積極心理品質,面對各項練習必須要有勇氣迎難而上。其次是合作力,因為在體育課上很多活動都是要小組或集體相互配合共同練習的,合作才能共贏。再者就是信念與希望,就是指要有堅定的意志品質和樂觀向上的心態。總而言之,這就是目前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的發展現狀,但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不僅需要老師也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3 ?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3.1 輕視體育課的負面心理
由于中學生身體骨骼還正在慢慢發育,體育運動水平也參差不齊,一些運動能力基礎薄弱的學生往往因為害怕動作不標準而不敢參與體育練習,就會產生恐懼、膽怯等消極心理。由于對上體育課的動機不明確,就會覺得體育課可有可無、根本不重要等等,便會拿體育課不當回事。再者由于學生課業多,覺得體育課成績不納入總成績,隨便考考即可,于是上體育課隨便請假、無故缺席,即使來上課心思也不在課堂上的現象經常出現。
3.2 厭倦體育課的負面心理
中小學體育課大部分都是在操場上,風吹日曬,有的學生怕曬黑,注意力根本不在課上,練一會就不肯練了。還有學生認為體育課就是活動課,上課自由散漫、不聽指揮,久而久之便會產生逆反心理。另外,對某項練習不擅長,自尊心過強,自我效能感過低,外界因素影響等也會產生厭倦等負面心理。
3.3 害怕耐力訓練的消極心理
在現代體育教學中,很多學生怕吃苦,吃苦耐勞的體會太少,所以才導致意志不堅定。但耐力素質訓練都是需要經過與疲勞做斗爭,反復訓練,才能達到理想的成績。如果學生在面對耐力訓練經常選擇逃避,長此以往,學生會產生害怕、恐懼等消極心理。
4 ?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策略
4.1 營造融洽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體育教學課堂上,教師的授課方式會直接影響學生心理活動的變化,但教師只是居于主導地位,學生才是主體,要讓學生自發地自己練習,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是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中的“軟環境”,一個好的課堂氛圍會加速學生學習的速度、加深學生對動作的記憶,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學的特別之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地需要學生的身體協調參與和必須具備的運動素質:速度、柔韌力量和爆發力等等。
4.2 鼓勵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在體育課堂上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多運用體育器材設計一些比賽游戲讓學生感興趣,增強學生對體育的自信。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我效能感得不到滿足,就容易有挫敗感和失落感,慢慢就會對事物失去了信心,產生消極心理。所以,教師應有耐心地教導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降低動作難度,鼓勵和表揚學生來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并且及時肯定他們的進步,增強他們的信心。
4.3 進行積極、正確的心理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狀態
在體育課上,體育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踏入社會中所需具備的行為能力,還要讓學生學到在社會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處事規則。例如,適當的挫折教育能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因為無論是體育比賽還是生活中都會遇到荊棘,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積極、正確的心理指導,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 趙冰潔.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23(8):39-42.
[2] 余曉靈,孫燕,王新波.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內容的序列化研究——以北京市第十九中學學生調查問卷為例[J].中國特殊教育,2009(12):71-77.
[3] 官群,孟萬金,John Keller.中國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編制報告[J].中國特殊教育,2009(4):70-87.
[4] 王新波.中國中小學積極心理品質數據庫建設新進展[J].中國特殊教育,2010(4):91-94.
[5] 洪杰.高中體育教學對高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的研究——以福建閩侯第一中學為例[J].教學研究,2014(18):122-123,126.
[6] 鄒得洋.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與疏導[J].時代教育,2016(1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