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興安
摘 要 林業產業是我國重要的支柱性產業,山區林業的發展對我國環境保護、資源開發及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直接關系著山區農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對山區林業產業的技術和資金投入,為山區林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但在實際的發展中仍在存在一系列問題,制約著我國山區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通過探討當前我國山區林業發展的現狀、制約因素及未來發展的前景與方向,為山區林業的發展提供建議與參考。
關鍵詞 林業;發展現狀;前景與思考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4.027
我國地域廣闊,山地林業資源豐富,具有很高的生態及經濟價值。山區林業資源具有涵養水源、防風固沙、綠化山林、調節氣候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山區居民的重要經濟來源。長久以來,由于對山區林業保護工作的漠視,導致山區林地被過度開采,掠奪式經營屢見不鮮,影響了山區林業的生態發展。近年來,隨著我國對環境保護與生態發展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出臺了相應政策對山區林業的生態發展與經濟發展提供支持。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山區林業的發展應立足于當前形勢,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根本,將綠色生態保護與林業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有效結合,加大技術與政策扶持,培育林業特色產業,深化山區林業改革創新,為山區林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助力。
1 我國山區林業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山區林業發展迅速,山區種植業如木材、茶葉、水果、藥材等產量總體較為穩定,為山區人民帶來了較為豐富的經濟收入。但長久以來,我國山區林業的發展缺乏各地政府與林業部門的統一管理,多以小型粗放式的經營模式進行分散經營,由于缺乏對山區林業的保護意識,長期過度開發,導致山區生態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據統計,目前我國長江流域水土流失嚴重,且水土流失的速度加快,導致了水旱災害、泥石流的發生,給沿線居民、農田、基建設施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同時也影響了生態平衡[1]。如果山區林地過度開采及環境破壞問題不能得到及時控制,將會嚴重影響我國的生態系統平衡,增加我國土地荒漠化速度,影響植被覆蓋面積,破壞野生動物生存環境,給我國經濟發展及人民生活帶來極大影響。
近年來,林業部門充分認識到山區林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為確保山區林業持續健康發展,確保山區人民的生活水平與經濟收入,我國各級政府與相關部門聯動,頒布了一系列保護山區林業生態化發展的政策,并加大了技術支持與資金投入。未來的山區林業發展將著眼于綠色建林與經濟發展兩步走,為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助力。
2 我國山區林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科學合理的山區林業發展規劃
我國山區林業發展普遍存在著缺乏科學合理規劃的問題。育林護林是一項重要而復雜的工程,包含著眾多環節,需要科學合理的規劃作為支撐。然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很多山區在進行植樹造林工作之前,對種植面積、種植方法、植被品種、病害防治等問題都缺乏系統規劃與安排,導致植被種植分散難以形成規模,或受到病蟲害的影響導致植被大面積死亡等。另外,部分地區對山區土地使用情況缺乏系統規劃,導致修建道路、鋪設管道時需要砍伐樹木,不但起不到促進山區林業發展的目的,還會制約山區林業的經濟發展,造成極大的人力、物力與財力浪費。
2.2 育林護林技術的落后
育林護林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且具備一定技術性的工作,離不開先進的科學與技術支撐。由于山區林地所在地域的環境、氣候、水土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因而在植樹造林工作中,需要因地適宜,以科學的技術手段進行整體系統規劃。目前,我國山區林業管理粗放,育林護林工作的開展主要依靠傳統種植經驗,很難實現大規模、科學化的管理,一旦受到極端天氣、病蟲害等問題的影響,很難及時進行科學處理。此外,專業性人才的缺失以及缺乏專業系統的技術支持也給林區管理帶來一定難度,往往山林植被種植完了,后期管理卻跟不上,造成了山區林業“種樹而不見樹”的現狀。
2.3 山區林業法律宣傳工作不到位
山區林業的發展離不開法律及政策的扶持。但由于我國山區眾多且分布交廣,加之偏遠山區群眾受教育程度較低,理解能力較差,極大地阻礙了林業法律的宣傳,導致針對山區林業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難以真正落地執行,造成了地區林業發展不均衡,使山區林業發展缺乏統一政策來約束與管理。此外,在對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普及上,各級政府沒有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法律宣傳與育林護林指導,有些偏遠地區的群眾甚至對此一無所知,導致山區林業管理相關政策難以發揮其作用,制約了山區林業管理工作開展。
2.4 山區林業發展脫節,缺乏各部門各行業的有效支持
林業發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離不開農業、水利、工商、稅務等部門的支持,因此,在發展過程中應當協調各部門關系,實現協同管理共同發展。但就目前形勢而言,我國山區林業的發展現狀與其他產業相比相對孤立,缺乏各個行業的協同支持,難以實現規模化系統化管理,這就導致我國山區林業的發展遠遠落后于其他產業,脫節于地區整體發展規劃,面臨著較為尷尬的局面。
3 促進我國山區林業發展的相關措施
3.1 加大政府支持與宣傳力度
植樹造林、育林護林、促進環境保護與生態發展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尤其是針對當前環境與生態形勢急劇惡化、森林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現象嚴重的情況,更應該促進林業發展。山區林業健康穩步發展離不開政府、地方及山區人民的支持,針對目前我國山區林業發展宣傳力度較弱、缺乏統一政府調控的現狀,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山區林業發展的重視,充分調動山區人民的積極性,加大政策及資金支持,通過依法管理、科學經營、有效支持、減輕稅費等手段,促使山區人民從心理上了解山區林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形成科學管理開發山區林木的理念。同時,政府部門還要充分利用互聯網、電視、廣播、標語等形式,加大對保護林業資源重要性的宣傳,提高管理人員與山區人民的環境保護意識,促進山區林業發展變革。
3.2 加強科學技術與人才支持
山區林業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持。近年來,我國在山區林業發展中取得了較大成果,但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中技術與人才的制約是影響我國山區林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國山區分布較廣,有些山區地理位置偏遠,很難吸引到專業的技術人才,而一線的林業工作人員多為山區居民,文化水平有限,缺乏專業系統的育林護林指導,因此很難實現山區林業的科學發展。因此,要推動山區林業的發展,應當充分加強科學技術與人才支持,提升山區林業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從而為林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2]。在具體的實施策略上,可以大致分為兩個步驟:1)以市場為導向,完善山區林業發展的科學管理與宣傳推廣體系;2)加大技術人才培養與引進,提升山區林業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與管理水平,制定詳細的人才培養計劃,提高人才待遇,以促進山區林業發展。
3.3 拓寬投融資渠道,推進山區林業經濟化發展
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重視山區林業發展的經濟化方向,展開多層次、多渠道的資金吸納通道,采用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多種方式,加大山區林業部門與社會及企業的合作力度,大力推廣招商引資路徑,發展多種形式的非公有制林業發展項目,同時加大各級政府在稅收、資金和技術上的政策優惠和支持,共同提高山區人民收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3.4 加強法律宣傳力度
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了一系列針對山區林業發展的法律法規,但在實際推行工作中,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為了山區林業的健康穩定發展,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山區林業法律的宣傳力度,利用互聯網、電視、廣播、宣講會、板報等形式,做好林業管理的法律普及工作,提高山區人民的法律意識[3],同時要深入山區、深入群眾,了解山區林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及法律普及程度,為山區人民提供切實有效的支持。
4 結語
我國山區林業的發展離不開各級政府與地方的支持,更需要相關部門建立相應的科學管理措施,加強技術與資金投入,吸引優質人才,深入山區人民,協調各方力量共同促進山區林業健康穩步發展,為我國深入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 孫艷平.當前我國山區林業發展的現狀和對策分析[J].中國林業產業,2017(3):16.
[2] 徐世豪,何剛.淺談山區林業現存問題及對策[J].花卉,2017(24):179-180.
[3] 王宏宇.山區林業開發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6):51.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