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曼曼
民族音樂是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在文化傳承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F在,傳統文化逐漸被人們重視起來。討論高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關系,拓寬高校民族音樂教育傳播路徑,成為了每個高校音樂教育改革的重點內容。本文先介紹了高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關系,然后綜合高校音樂教育現狀,就如何在高校音樂教育中傳承民族音樂文化提出了具有指導性的建議。
在我國音樂的文化領域,關于民族音樂文化的研究頗多,但是關于高校音樂教學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研究卻很少。由于民族音樂現代意識的引進,我國音樂趨向于西方民族文化現象嚴重,所以如何利用高校音樂教育對民族音樂文化進行研究和傳承變得十分重要了。
1.1 民族音樂文化傳承是高校音樂教育的基礎
民族音樂文化得到了好的傳承,高校才會越來越重視音樂教育,給音樂教育也安排的很多課程。在音樂教育中,一般都會選擇一些具有民族性的音樂作品,其是民族音樂文化得以發展的基礎。民族音樂文化逐漸進入人們的世界里,被人們所喜歡、接受,得到大多數人們的認可,高校才會重視音樂教育。綜合上面所說,民族教育文化傳承是高校音樂教育的基礎。
1.2 高校音樂教育是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載體
對于民族文化的傳承,一般是一些團體自發地組織,通過在網絡或街邊表演來傳承那些民族音樂文化,但是這些人終將會老去,必須需要新的一代去繼承他們。所以高校教育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避免它的發生,讓越來越的年輕人更注重民族文化。另外,現代全球化越來越明顯,要想在世界這么大的大家庭中發光發熱,必須要找到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特長。所以一個民族要想聞名遐邇,就必須讓本民族的文化顯現出來,而讓音樂文化顯現出來可以靠高校教育。總之,高校教育是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載體。
1.3 高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相互滲透
高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是缺一不可的,是不可分割的,我們只有加強高校音樂教育,才能促進民族文化的傳承;只有不斷地傳承民族文化,高校音樂教育才會越來越重視。他們就像車輪與方向盤,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都會跑偏。
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素質教育的擴大,音樂在各個學校教育教學安排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從目前我國實際執行情況來看,音樂教育教學仍然與我們所期待的目標相差一大截。這些所表現出來的問題在高中階段就凸顯出來了,在高中時,學校一般都注重文化課,例如,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而音樂課只能一周一次或者沒有,一般只能是音樂專業的學生才能接觸到音樂,對于大文大理的學生們來說,那是永遠都觸碰不到的東西。人們重視文化成績,忽略了音樂等副課的教學,因為音樂不能得到重視,導致了民族音樂文化更不被大家認可。
音樂是一個民族特有的文化,他能反應一個民族經歷的過程,從歌詞和曲調中,我們能讀出喜悅或者憂愁的情緒來,也能聯想到當時的畫面,讓我們不由自主的去欽佩贊揚。因此,民資音樂文化的傳承對于高校教育來說,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我國高校音樂教育并沒在意民族音樂文化,這種態度是不正確的。我們要去取精華,棄其糟粕,傳承民族音樂文化。
3.1 增加民族音樂課程
從過去到現在民族音樂課程在我國的高校的音樂教育教學中的地位處于劣勢,如果能在課程中增加一些創新的教學方法的話,一定會取得不錯的成績的??梢詫⒁魳返慕逃n程分為不同的板塊。比如民族音樂文化的由來(少數民族音樂、民族語言音樂),這些音樂課程可以增加學生們對于其它滿足音樂的了解,在周末可以組織一些活動去相關的民族地區,了解當地的文化習俗以及與我們的文化不同的地方,更好的去了解自己的音樂專業,熱愛自己的民族音樂。增加民族音樂課程是首要的選擇,盡可能安排每周兩節到三節,豐富高校學生對于民族文化的了解,使他們不僅僅局限于課本,而是親身的投入當中,去細細的品問歷史的民族文化。增加課程是長時間的,不能只實行一個月等短時間,應該普及下去,讓高校學生不是每天的都在學語數外,化理生,而是每天都可以學到不一樣的知識,看到不一樣的風景,體驗不同民族的文化。
3.2 招收不同民族文化的老師,提升音樂教育教學水平
老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學生在校期間一般都是通過老師來獲得知識的,所以,我們要加強老師的師資力量,讓他們有不同的特色,更全面的去符合學生的每一種偏好。老師可以進行培訓,例如一周一次,一個月兩次等,也讓他們的民族文化不止停留在一個層次上,而是每天都在進步,所以當學生們有問題時,他們便可以及時得回答出滿意的答案,這樣,民族優秀的音樂文化才能更好地繼承。
3.3 樹立正確的民族音樂文化教育教學的觀念
傳承文化不是一味地繼承,而是知道什么是應該繼承的,什么不應該繼承。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做到有選擇地吸收,在教育教學當中,我們要對吸收進來的文化進行適當的創新,讓優秀的文化變得更加優秀。這樣才會更好地繼承與發展。
3.4 高校應當多組織一些關于民族音樂的比賽
高校可以通過開展關于民族音樂的比賽,例如讓學生們在組織一場民族音樂的比賽或者是組織一場民族舞蹈的比拼又或者讓同學們搜集自己的家鄉的一些特色的文化來給其他的同學們進行展示。來促進學生更好地認識了解民族音樂文化,也可以激發潛在的潛能,讓他們可以遇到伯樂,豐富高中生活,是的生活不單調,永不退色。
高校音樂教育的概念:高校以音樂去教育學生,通過聲音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民族音樂文化的概念:從古代到現在在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上,創造出來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音樂文化。民族文化來源于民間,并且在民間盛行,他包括許多種類,比如,民間歌曲,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民間說唱,民間戲曲等。
4.1 民族音樂教育可以在高校音樂專業課程教育的過程中傳播民族音樂的文化和民族知識,音樂是一種藝術,不僅可以反射出一個民族的氣節,每一個國家都非常的看重自己國家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音樂并且把他民族音樂文化作為一種比較傳統的文化進行發展和弘揚。我們的國家是一個人口非常多得國家并且民族分布廣泛而且數量非常的龐大,每一個米in組的風俗習慣還有音樂的差異也是相當的大的,這就要求我們要加強民族音樂文化教育以及加大對民族文化的保護和繼承。
4.2 增強民族水平有利于培養一大批高素質和高文化的文化人才,高校教育是為了培養人才使他們成為國家的棟梁,那么高校音樂的教育是為了培養音樂的人才。音樂教育不僅僅是書面上的空洞的定力和概念而是要與實際相關的民族文化相銜接起來才能真正的把民族文化走向國際,傳播出我們中華民族的音樂素養和民族道德品質。
4.3 有利于音樂的進一步創新。比如現在聽歌成為一種流行方式,隨后經濟和文化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創新,民族音樂不能只停留在原地打轉,它也需要去創新以及做出相應的改變,而民族音樂是一些音樂的靈感和來源。所以我們要加大對民族音樂的創新來改變和開辟音樂的新道路。所以這個音樂的改變需要我們去不斷地做出努力才能更好地去加強和創新以及繼承民族音樂的發展。
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是高校音樂教育得以發展的前提,他是象征性的標志。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高校音樂教育是民族音樂文化繼承的基礎,民族音樂文化傳承是高校音樂教育的方式,只有兩者之間相互發生作用,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才能更好地在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當中更好地傳承民族優秀文化。
(作者單位:河南牧業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