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飲食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地方文化的代表,通過美食文化傳遞出的地方特殊的文化內涵,其中就包括各種美食店鋪的店名。本文以四川火鍋店名的語言和文化特點為研究內容,在對其進行語言學視角分析的同時,從語言特色所體現出的文化特點加以討論,進而加深人們對四川火鍋店名中語言和文化等內容的認識。
關鍵詞:火鍋店;語言;文化特點;研究
店名不僅是一種語言文字的表達,它所代表的也是一種文化類型,一個適宜的店名能夠直接反映出其特點,并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對顧客的消費行為產生影響,由此,店名也就成為了一種文化,如火鍋店的店名。四川火鍋以麻、辣著稱,在火鍋店的命名方面,四川火鍋店名就凸顯出巴蜀飲食文化的特色,并形成了一種鮮明的語言現象。
一、基于語言學視角的火鍋店名研究
作為廣告的一種手段,火鍋店名被商家用來進行市場宣傳,因此,為實現良好的宣傳效果,火鍋店的命名并不是隨意的,而是需要綜合考慮到語音、詞匯、語法等多個影響因素,這也是語言學視角下對火鍋店名研究的重點。
1.語音
火鍋店名的發音是店名與消費者建立溝通的一種方式,只有鮮明的語音特點,才能夠吸引消費者的注意,以達到廣而告之的目的。
根據對四川火鍋店名的調查可以發現,火鍋店名多以四音節、五音節為主,六音節與七音節的情況也存在。如洞庭火鍋、大龍火鍋、德莊火鍋、趙二火鍋、大老虎火鍋、地瓜老火鍋、留一手火鍋等。四、五音節的火鍋店名最符合人們的閱讀習慣,因此,為便于消費者記憶,火鍋店名多取四、五音節。
2.詞匯
詞匯是火鍋店名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內容之一,一般情況下,四川火鍋店名的組成主要包括文字、中英組合、中文與阿拉伯文組合等各種類型。如速8火鍋、土火tohot火鍋、NO.1火鍋等,多元化的詞匯組合能夠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并能夠個消費者了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利用詞匯中不同的組成形式,能夠突出火鍋店的特色。例如,珮姐老火鍋就是利用其創始人的名字進行命名,如此則能夠使消費者對其創始人產生興趣,并形成一定的品牌效應。再或者九格九味火鍋則明確其火鍋為九宮格類型,并能夠保證九宮格中味道各不相同,以此作為吸引消費者的手段。
3.語法
在火鍋店的命名方面,需要對其店名中的詞性進行分析,四川地區所采用名詞、形容詞、動詞、量詞、代詞等作為實詞,如劉二火鍋、老廟火鍋、速8火鍋、十里香火鍋等。除以上基于實詞的火鍋店名以外,還包括虛詞命名的火鍋店,如四川味之源火鍋、頂呱呱火鍋等。
然而,對于不同語法在火鍋店名中的應用,實詞所表述的內容更加直觀、豐富,然而,虛詞的使用并不能夠滿足這一要求,因此,虛詞在火鍋店命名中的使用較少。但是,如果將虛詞與實詞進行搭配,則能夠對實詞的表述起到良好的補充作用,如劉二絕味火鍋中就明確指出了其火鍋與眾不同的地方,從而為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提供了保障。
除以上幾個方面的內容以外,火鍋店命名的語法音規則還包括諧音、雙關、引用、反語等相關內容,通過靈活應用各種語法規則,能夠使火鍋店名更具有美感,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大大加強。
二、火鍋店名的文化特色分析
基于語言的火鍋店名設計,其必然有自身長期以來形成的文化特色,兩者不能區分開來。四川火鍋是眾多火鍋類型中的一個,其區別于其他類型的火鍋店名,并有著極為豐富的文化意義。
首先,倫理道德方面。受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倫理道德成為規范人們之間行為的準則,其中,“仁、義、禮、智、信”成為傳統道德文化的核心思想。因此,火鍋店名中也能夠在不同程度上體現出這一文化特色,如誠信火鍋、德莊火鍋等,利用火鍋店名中體現的傳統倫理道德文化來強化人們對于火鍋店的認同感,從而將火鍋店名的文化特色轉化為市場效益。
其次,民俗習慣。傳統文化中的民俗習慣主要是指人們在長期的社會文化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種特殊的行為習慣與認識,例如,人們對于傳統文化圖騰——龍的崇拜,在此情況下,火鍋店名即以此命名,如大龍坎火鍋、小龍坎火鍋,從而突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特色,這對于提高火鍋店的知名度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
最后,區域文化。四川火鍋源于清朝,碼頭裝卸工、纖夫等勞苦大眾習慣于以此為食物,這是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因此,火鍋也無法登上大雅之堂,進而成為了一種平民食物。基于這一原因,火鍋店在命名時則強調其親民性,如崽兒火鍋、老橋洞火鍋、黑娃老火鍋、幺兒火鍋等。利用平民化的火鍋店命名,則使得火鍋店中帶有濃郁的巴蜀文化氣息,進而給消費者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對于外地消費者來說,同樣可以體會到一種不同的地域文化。
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四川火鍋店名所體現出的文化特色應當以增加盈利為目的,根據市場情況的不同,結合地區文化之間的差異,選擇與之相適應的火鍋店名,則能夠對火鍋店的經營情況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三、總結
火鍋店名的命名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其需要從多個方面考慮到語言的應用及突出其特點。利用四、五音節的語音設計,以及詞匯內容與形式的多樣性,融入區域文化特征元素,才能夠使火鍋店名更具特點,進而引起消費者的好奇心,使其消費行為因火鍋店名而產生傾向性。
參考文獻:
[1]“重慶火鍋”與重慶的城市文化[J].鄧曉.重慶社會科學.2009 (06)
[2]重慶火鍋店店名漫談[J].幸亮.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7 (03)
[3]店名修辭及其審美取向[J].王玉華.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05)
[4]中國店名的文化特征[J].王麗梅.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 (01)
作者簡介:朱遠飛,任教于國家級示范高中,四川省知名中學—什邡中學。現擔任什邡中學歷史教研組組長,高三歷史備課組組長。什邡市骨干教師。常年擔任高中歷史一線教學教研工作,及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所帶班級曾獲市優秀集體獎;個人曾榮獲市級優質課比賽一等獎,市級高考先進個人,優秀班主任等榮譽。個人撰寫的教研及學術文章《守得月明,靜待花開》,《離家出走之后》,《百年大計,師德為本》等作品先后在各類專業期刊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