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越
摘要: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小學生的進步與全面發展,是自身的需要,是社會的需要,更是國家未來的需要。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必學科目,有助于培養和開拓其邏輯思維能力,抽象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等,為其全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也有了一定變化,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分析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有效的創新模式,豐富了小學數學教學模式。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創新模式
當前,教育體制正在迎來一場變革,小學數學教育作為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部分,在新課改中有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已不能很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市場變化以及學生的需求變化都要求小學數學要創新課堂模式。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有意識的設計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其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從而促進其進步與發展,為社會和國家培養好人力資源。
一、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情景教學實際操作難
新課程改革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要求引入情景教學,要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實際,從學生自身的認知出發,創造有趣的情景,引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客觀能動性。然而由于部分老師的經驗欠缺,創新力度不夠,情景教學實際操作較難,導致有些情景教學過于關注于情景的生動有趣而脫離課堂內容,起不到真正教學的目的,脫離了教學的本質,違背了引入課堂情景教學的初衷。情景教學如果不能和課堂內容很好的結合,不僅讓學生找不到課堂重點和難點,影響學習效果,也影響到教學質量,長遠來看,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二)小學數學教學的傳統觀念沒變
對于小學數學教師來說,傳統的教學方式影響很深,看著教案,拿著粉筆,講著課堂內容,這堂課就算完成任務,全然不管學生的理解能力,不觀察學生的接受程度和課堂互動性。現代的教學多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省去教師在黑板上書寫的時間,目的就在于讓老師多觀察學生,多關注學生的課堂內容接受程度。教師要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現場的接受程度來決定哪些部分該重點講,哪些部分該重復一遍,哪些部分可以簡單講。
(三)小學數學教學氛圍壓抑
數學不同于語文或者英語等其他科目,有很多邏輯推理的地方,內容上也較為嚴謹,這也導致小學數學老師過于關注推演過程和講述內容,而忽視課堂氛圍調動。小學生和中學生心理特點不一樣,感情上較細膩,也不夠成熟,課堂氛圍如果較為嚴肅或者緊張,學生較容易產生害怕心理,而忘記去聽課,去學習,長此以往,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越來越低了,也降低了教學效果。
(四)小學數學教學過于看重分數
分數在傳統教育中是一個很重要的衡量工具,教師依據學生考試分數的高低來判斷教學質量的好壞,依據學生分數的高低來判斷學生的接受和理解以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1]。從實際操作來看,分數是一個很好使用的衡量工具,只要設計一場考試就可以了,而事實上,分數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教學質量的工具。有些學生可能理解力較好,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較強,考試的時候并不是很介意分數的高低,而有些學生過于看重分數,就忽略了學習的樂趣和自身其他方面的發展。
二、小學數學課堂創新的新舉措
(一)小學數學情景教學創新
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理解并掌握情景教學法,并與課堂內容進行很好的結合,充分發揮情景教學對于課堂教學的積極促進作用[2]。教師要在課堂上創造合適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主動積極去質疑、去探索、去學習。例如,講授三角形知識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現場找一找身邊的直角三角形,比賽看誰找的最多,還不能重復,這樣不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
多媒體教學是用課件的方式來展示課堂內容,省去了教師在黑板上大量書寫的時間,增加了很多課堂內容,也是課堂教學信息化的一種方式。教師要充分運用多媒體,靈活使用多媒體,將課堂內容豐富多彩的展現給小學生。例如,講授數字1、2、3時,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包含數字的兒歌,增強學生遷移學習的能力。在多媒體教學中,要發揮圖片,視頻,音頻等先進信息技術所帶來的便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開設多元課堂模式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總是在滔滔不絕的講,學生在認認真真的聽,很容易引起聽覺和視覺疲勞,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效果。創新課堂教學方式,開設多元課堂模式,不僅是新課改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梢蚤_設合作互助式教學模式,較簡單一點的知識點,可以放手給學生,讓學生去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能力和講述能力。也可以開設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講授數學加減法時,可以讓學生做抱團游戲,一個學生隨意喊數字,其余學生抱團,加深學生學習印象,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多元課堂模式,可以讓學生更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教師既要寓教于樂,也要注意把握學習進度,以提高教學效果為目的。
(四)創新小學數學評價機制
課堂模式的主體是學生,創新教育,不僅要創新課堂模式,也要創新教學評價機制。學生的發展是全面的,學生的素質也是綜合的,不能單一的評價和激勵學生,不合理的評價機制,容易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不能把分數作為唯一的評價機制,不能唯分數論學習能力高低,要把學生的課堂表現,理解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等都考慮進來綜合評價教學質量。
結語
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也是國家的未來。過去傳統的數學課堂模式已跟不上時代潮流的進步,亟待改善。小學數學教師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改變傳統觀念,充分發揮積極主動性,創新課堂模式,熟練掌握情景教學和多媒體教學,開設多元課堂等來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社會和國家的未來培育好人力資源。
參考文獻:
[1]彭潔.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創新模式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 (11):77.
[2]顧建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創新模式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4 (36):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