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_招行谷子地
最近,央行連續公布了LPR定價機制和新按揭貸款定價機制兩個重磅公告,這代表著利率市場化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在當前全球進入降息周期的大背景下,LPR貸款定價機制的推出可以很好地兼顧銀行利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防止資金流入低效企業或政府平臺的目的。
筆者將選擇招商銀行作為具體的案例,根據招行的資產負債表推演一下在適度降息的情況下對其產生的影響。但在此之前,需要回顧一下兩個貸款定價公告中的一些重要細節:
1.LPR的定價由MLF加點的方式由18家銀行報價產生。LPR主要用于新貸款的定價,對于存量貸款依舊執行原來的貸款利率。2.按揭貸款由LPR加點的方式形成,10月8日以后新按揭貸款按照LPR加點的方式報價,已經生效的貸款合同按照原有的貸款基準利率加浮動的方式定價。
不難發現,LPR影響的主要是新生成的貸款,而對于存量的長周期貸款利率不產生任何影響。這樣的設定帶來兩個好處:1.對于中小微企業經常使用的流動性貸款等短期貸款,如果未來央行采用降低MLF的方式降息,降息的效果可以很快傳遞到中小企業。2.對于地方政府、央企和居民按揭等長期貸款,由于所對標的貸款基準利率可能長時間保持不動,這部分不活躍的生產要素就不會得到好處。
目前全球正在進入降息周期,大概率美聯儲會在年底前再降息兩次,每次25個基點。而我國央行在應對這種情況時需要考慮我國CPI偏高的國情,大概率不會直接跟隨降25個基點。因為在2018年美聯儲最后兩次加息的時候,央行的應對策略是每次增加MLF 5個基點。所以,大概率到年底前央行會跟隨美聯儲降MLF兩次,每次5個基點。
在此情況下,我們以招行的資產負債結構和久期情況為輸入數據,推測一下降息10個基點,經過6個月傳導后,招行的凈息差會縮小多少。為了簡化評估模型,做出如下的假設:
1.MLF的下調會被立刻傳導到LPR和同業資產負債;2.存款中,活期不會被影響,對公定期按照資產久期進行重定價測算,零售定期考慮到銀行高息攬儲的沖動,其重定價效果要遠弱于對公定期;3.信用卡和零售信用貸不受LPR定價影響;4.短期貸款、流動性貸款經過6個月后完全跟隨LPR降點,中長期貸款、金融投資根據當前的久期分部考慮重定價;5.同業拆借和存放考慮到招行的配置中多數是保證金類資產或負債(走隔夜拆借),所以其降點都會低于MLF;6.招行的貸款分類明細和資產久期分部等數據采用其2019年中報披露的數據;7.只對當前靜態的資產負債進行計算,不考慮未來資產負債表擴張和調整帶來的變化。
根據上面的假設,可以分別針對招行的資產和負債在MLF降低10個基點且經過6個月傳導之后的凈息差做出定性評估,具體參考表1和表2。

表1 招行資產受影響的情況

表2 招行負債受影響的情況
通過計算,可以看到MLF下調10個基點對招行的凈息差影響大概在(27.7-17.02)/71931.81=0.015%,也就是說,對招行的凈息差影響為1.5個基點。這個影響比傳統的降低基準利率的方法對銀行凈息差的影響要小得多。
根據以往經驗,如果央行下調基準利率25個基點,招行的凈息差將下降15個基點左右。而如果采用MLF下調25個基點,招行的凈息差可能只會下降不到4個基點。可見,采用下調MLF配合LPR定價的方法刺激經濟,在救濟中小微企業的同時可以將短期對銀行的傷害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