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鳳 張璐斯
[摘要]“課程+競賽+孵化”模式下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教學改革與實踐,旨在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運用課堂的專業知識教學,激發學生參加比賽的興趣,指導學生參加競賽,從創新創業大賽中選拔優秀學生創業項目,培育項目落地孵化。改革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模式體現了高校重視了素質教育,并且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素質、能力、知識、結構有著重要性要求。
[關鍵詞]創新創業;課程;競賽;孵化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7-000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7.001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一、“課程+競賽+孵化”模式下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目標
通過實施和構建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以及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重點提升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實現“課程+競賽+孵化”模式下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服務地方產業,興旺地方經濟。目標實現構建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創建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學分,并將其學分制度納入“課程+競賽+孵化”模式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與地方政府洽談對接,獲得為地方提供學歷晉升與專業技能證書培訓服務的權限;與地方企業密切溝通實現人才對接,最大限度地保證創新創業教育的后延服務。
二、可行性分析
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在創新創業教育“平臺+模塊”課程結構體系的“課程+競賽+孵化”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從2007年已經開始著手進行了培養新一輪“課程+競賽+孵化”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實踐。改革第二課堂學生素質與第一課堂專業課程的脫節問題,構建“課程+競賽+孵化”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激發大學生積極性,參與學術研究、科技發明、學科競賽等,社會實踐活動能夠調動學生的創新熱情,重點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以及創業意識。動手實踐能力為專科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建設中的關鍵方面。
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的新常態發展探索方面都走在了全省高職院校的前列。尤其是在基于學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工作實踐,以及《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和《大學生SYB創業培訓》等教育教學工作的探索與實踐工作起步較早。我校自2008年開始,積極探索和實踐“內引外延學訓結合”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訓練體系(“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現模式研究”作為“內引外延、學訓結合的高職院校職業素質教育模式探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內引外延、學訓結合的高職院校職業素質教育模式探索”成果于2013年獲得學院第二屆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14年獲得2014年廣東省第七屆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二等獎《基于“政校園企僑”文化融合、協同發展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引領工程》獲得2017年廣:東省第八屆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二等獎。以上2項關于創新創業培訓成果的取得,為“課程+競賽+孵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的探索與實踐積累了重要的教育教學經驗和實踐基礎。本項目組成員具備扎實的科研和教研能力,為項目的探索和實踐研究提供了智力保障。研究緊扣《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主體,在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支持幫助下,聯合江門市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學院創業教育實踐基地)、職教聯合會和校企合作工業園區、企業等現有校內外資源,加大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力度。
三、“課程+競賽+孵化”模式下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設計與實施
(一)從“雙創”的育人環境入手。改革“雙創”的文化,一方面由高職院校搭平臺,培育創客文化,另一方面,緊緊抓住國家重視高校大學生“雙創”教育的契機,主動與本地政府社區、職能部門、市場企業對接,形成一方搭臺,多方共育共享新格局。
(二)從“雙創”課程培訓的主要內涵入手。改革傳統的“雙創”培訓課堂教學、網絡資源、培訓教輔材料等內涵要素,主動引入終身教育的理念機制,不斷開發“雙創”教育資源共享的慕課、視頻公開課等在線開放課程,積極探索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的仿真性和實戰性;虛擬仿真實驗室、創業實驗室和訓練中心建設。
(三)從“雙創”培訓的實踐孵化環節入手。改革“雙創”培訓孵化基地和訓練平臺的管理運營模式,加強創新創業專業實驗室、創新創業學院和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實現高校、地方、國家三級創新創業實訓教學體系,深入貫徹實施“課程+競賽+孵化”模式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擴大教育的覆蓋面,促進項目落地孵化。
(四)從“雙創”的競賽組織結構入手。改革“雙創”競賽組織參與機構,一方面完善學校、社會、政府三級創新創業實訓教學體系,同時積極合理的引進校外有信譽、有權威、有資質的競賽組織培訓。
(五)從“雙創”的教學管理入手。改革“雙創”培訓師資管理隊伍架構建設,加強培訓師資隊伍教學能力的培訓,與時俱進,拓展網絡創業培訓導師的培訓。高校教師到實踐型企業掛職鍛煉,學習更多創業經驗,帶回學校教授給學生。多邀請知名企業家.科技發明專家、投資者進校園,傳經送寶,帶給高校學生更多經驗,少走彎路。
四、應用范圍及受益面
(一)從政府層面來看。2015年國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黨的十九大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作出重要部署,國務院針對創新創業工作對各地各級政府提出明確要求。本項目的研究和探索,有利于地方政府和高職學校的深度融合,用終身教育的理念對高職學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式重新定位和思考,使培訓模式更接近社會、服務地方經濟,落實了國務院有關創新創業工作部署要求。
(二)從創業教學方面來看“產教合一”可以實現教學中零距離接觸商業界,鼓勵學生寒暑假到創新創業型企業鍛煉實習。利用“三下鄉”的契機,鼓勵學生到農村進行創業,利用互聯網電商行業的風口優勢,促進農村電商創業發展。課堂SYB教學課程與企業實踐創業相結合、相融合,促進優秀學生創業項目落地孵化。
(三)從創新型企業方面來看。企業招聘難和企業員工培訓難題可以相應得到解決,尤其在創新型電商行業校企合作模式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據電商專業學生特色,創辦創業上崗培訓,實現了電商實踐的人力資源的固定性,為企業節省了人力流動的成本以及損失。同時,專業學生能力較好的,專業興趣較強的同學,能夠增強他們的職業服務意識,專業化的操作解決了企業過往的難以實現的“高素質、低成本”的難題。
五“課程+競賽+孵化”模式下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教學改革與實踐的成效
(一)“課程+競賽+孵化”模式下的大學生免費創業O2O電商實體城。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在江門鶴山市團委的大力支持下,與鶴山市黃河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創辦的鶴山市O2O電商創業實體體驗城簽訂了20間大學生免費創業O2O電商實體店。
O2O電商創業實體體驗城定為江門職業技術學院的創業示范基地,簽訂的20間創業實體店享受場地租金全免、裝修費用全免等創業優惠,將為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提供了一個潛力的創業平臺。通過與創業示范基地攜手共同為江職創業青年打造一個創業投資與幫扶平臺,將有效解決廣大有為青年大學生創業資金、場地及尋找創業合伙人等各大難題,搭建青年創業項目風險投資、孵化基地對接的交流、交易、孵化平臺。創業示范基地將會起到為創業者進行創業咨詢、培訓、孵化、電商輔助、技術支援、投資協助等作用。
(二)“課程+競賽+孵化”模式下的“中國青年電商創業基地”。2017年11月3日,江門職業技術學院與江門市恩平淘金創谷“中國青年電商創業基地”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恩平淘金創谷作為廣東省首個“中國青年電商創業孵化基地”,自創建以來,多次與我校開展電商創業培訓班、“互聯網+”創業講座、創業明星面對面交流會、企業走訪交流活動等多種形式的活動。
恩平淘金創谷今后將與江門職業技術學院更加大電子商務實踐性人才培養合作,學生將通過“創業魔法學堂”項目到恩平淘金創谷進行電商實踐培訓,更好地為五邑地區電商企業輸送高技能實踐性人才,服務傳統優勢產業行業,推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三)“課程+競賽+孵化”模式下的電商專業課程的“雙融合”“課程+競賽+孵化”模式下的電商專業課程“雙融合”計劃,即將充分整合學校及社會的教育力量和教學資源,形成創新創業培育實踐與教學的有效合力的一種有益探索。面向電子商務專業核心課程知識體系,融合獨創的體驗式實踐教學方法論和案例互動場景的知識服務系統。開設《電子商務運營實務》《電子商務網站設計》《電子商務客戶關系管理》《電子商務模式》《電子商務法規》《電子商務支付》《網店運營與管理》等專業課程,突出學生實踐能力、職業能力、創業能力的課程體系。運用體驗方法和體驗工具,幫助教師和學生在真實的電子商務環境下進行案例互動實踐,全面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點的領悟和對行業實際應用的認識。
參考文獻:
[1]胡瑋.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培養——基于浙江省建德市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的分析[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7,3(3):62-64.
[2]鄭培.創新創業思想培養憂思錄[J].創新創業世界,2015(3).
[3]羅輝.高等職業人才培養的研究與探索[M].北京:紅旗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