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露

【摘 要】目的:探討康復護理對老年腦梗塞患者認知及預后的價值。方法:選定2017年8月到2018年9月本院收診的62例老年腦梗塞患者,分層隨機法分為觀察組31例(康復護理)與對照組31例(傳統護理),比較2組預后評分與認知能力評分。結果:護理結束,觀察組預后評分(日常生活能力、神經功能缺損)、認知能力評分(無意義圖形再認、漢字旋轉、心算、數字鑒別)均優于對照組且差別有顯著意義(P<0.05)。結論:康復護理可有效提升老年腦梗塞患者預后質量及認知水平,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預后;老年腦梗塞;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R6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3--01
前言:臨床上,腦梗塞病因多與心律失常、風濕性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有關[1],具有高致殘率、高致死率、病情發展迅速等特點。近幾年腦梗塞發病率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加劇而相應上調,引發社會持續關注。為改善老年腦梗塞患者的疾病癥狀,現階段常采用康復護理方法對其進行輔助治療,可通過整體性、針對性的護理方式提升患者治療效果。本文為系統研究、分析康復護理方法在老年腦梗塞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作如下報告。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定2017.08.09-2018.09.20期間本院收診的老年腦梗塞患者,總計62例,分層隨機法分為觀察組(31例)與對照組(31例)。觀察組中,女12例,男19例;年齡62-81歲,平均為(70.65±5.58)歲;對照組中,女11例,男20例;年齡63-79歲,平均為(70.81±5.53)歲。比較上述一般資料,P>0.05:差異不明顯。【納入標準】⑴均符合老年腦梗塞病況。⑵62例研究對象均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已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⑴依從性差或存在酒精依賴史者。⑵嚴重意識障礙、視聽障礙、言語障礙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傳統護理,包括飲食結構調整、運動指導、體征監測、并發癥處理、用藥干預等。
1.2.2 觀察組
康復護理,方法:⑴肢體康復訓練,于患者臥床期間指導患者進行簡單關節活動以及床上運動,可防止關節變形、活動能力退化,單次活動時長為半小時,每日兩到三次。注意康復期間訓練應循序漸進,可避免并發癥發生。待患者肌體能力好轉后可引導其進行床邊活動、輔助走動、獨立邁步等。訓練內容主要包括行走訓練、坐姿訓練、平衡訓練、語言訓練等。其中平衡訓練包括拾起物品、抬離健肢、向前看、扔球、拍球等,語言訓練則是通過數字鑒別、漢字比較、無意義圖形再認等方式作相應改善,同時醫護人員應對患者寫、讀、說、聽等相關能力進行強化。此外,還需指導患者進行梳頭、洗臉、刷牙、獨立進食、起床等基礎生活訓練;⑵心理護理,為避免患者因自身康復訓練進展不利而產生焦慮、抑郁、沮喪、難過等負面情緒,醫護人員應以積極、友善的態度與患者交流,在知曉患者職業背景、家庭關系、具體心理障礙的基礎上采用以往所學心理學知識或舉例成功治愈案例予以其對癥心理干預,可提升患者治療配合度與康復信心。
1.3 觀察指標
觀察評測2組老年腦梗塞患者的預后評分與認知能力評分指標數據。預后評分(日常生活能力、神經功能缺損)測評標準分別參照BI量表(改良Bathel指數評定量表)、SSS量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前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強,得分越高,后者患者神經功能恢復越佳,得分越低。認知能力評分測評標準參照基本認知能力測驗,患者認知功能越佳,得分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SPSS 21.0軟件統計數據,計量資料上,兩組老年腦梗塞患者的預后評分與認知能力評分用“”的方式表示(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2組老年腦梗塞患者預后情況
護理后觀察組預后評分(日常生活能力、神經功能缺損)均優于對照組且差別有顯著意義(P<0.05)。如表1。
2.2 比較2組老年腦梗塞患者認知能力情況
護理后觀察組認知能力評分(無意義圖形再認、漢字旋轉、心算、數字鑒別)均優于對照組且差別有顯著意義(P<0.05)。如表2。
3 討論
老年腦梗塞是一種臨床主要特征包括智力障礙、猝然昏倒、步態不穩等的神經內科常見病[2],病情嚴重時患者亦有急性昏迷或病死的風險,對患者、家庭、社會均有一定負擔,且會影響患者心理健康以及生存質量。以往常采用傳統護理方法對老年腦梗塞患者進行治療,雖可控制患者疾病進展,但無法針對患者心理需求、康復需求作有效滿足。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及醫療理念更新,現階段以康復護理方法輔助治療老年腦梗塞患者更為廣泛,可在基于“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下通過肢體康復訓練、心理護理等方式減輕患者臨床癥狀[3],提高患者肢體活動能力,并可促使患者不良情緒減少,基本認知能力提升,效果顯著。如文中表1、表2所示,觀察組預后評分(日常生活能力、神經功能缺損)、認知能力評分(無意義圖形再認、漢字旋轉、心算、數字鑒別)均優于對照組且差別有顯著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老年腦梗塞患者治療期間應用康復護理方法,可有效加快患者康復進展,保證患者預后質量與生活質量,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盛素琴,宋振華.康復護理干預對腦梗死后病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認知功能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7,31(18):2288-2290.
孫博,王高臨,朱秀紅等.早期情志康復綜合護理模式在老年腦梗死患者情緒調節及康復護理依從性中的作用[J].貴州醫藥,2018,42(1):120-122.
李金萍.情志護理聯合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神經身體功能恢復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14):1673-1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