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雪芹 周垣利
【摘 要】目的 研究針刺背俞穴為主聯合軀干康復訓練來治療中風后偏癱患者,分析其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本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入的中風后偏癱患者150例,隨機分為 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藥物治療和針灸治療加以針刺背俞穴,觀察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加以軀干康復訓練治療。結果 對照組的總治愈率為62.67%,低于觀察組98.67%(P<0.05);治療后觀察組在Fugl-Meyer運動功能力和改良Barthel活動能力評分中均高于對照組(P<0.05)。 結論 以針刺背俞穴為主聯合軀干康復訓練對中風后偏癱患者治療效果更佳,臨床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針刺背俞穴;軀干康復訓練;中風;偏癱
【中圖分類號】R24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3--01
中風是血管源性腦部損傷的總稱,主要病癥是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目歪斜及于口齒不清[1]。此病發病突然,病情的輕重根據有無神昏表現來判斷。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與腦血管病相似,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和死亡率高(第一位)的特點。多發人群為老年人,多有高血壓病史,一般沒有前驅癥狀,主要是因為年老體衰、勞欲過度、不良飲食習慣、氣虛邪中導致。治療方法為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中風后導致患者偏癱,影響患者生活,有效的治療方案是治療的關鍵,現本文研究針刺背俞穴為主聯合軀干康復訓練來治療中風后偏癱患者,分析其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入的中風后偏癱患者150例,隨機分為 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5例。其中對照組男性38例,女性37例,平均年齡(52.20±12.80)歲。觀察組男性36例,女性39例,平均年齡(53.20±9.80)歲。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醫1996年制定的《中風病診斷與療效判定標準》[2]和西醫1995年制定的《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3],所有患者都自愿參加本研究項目,并積極配合治療。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藥物治療和針灸治療加以針刺背俞穴,采用30號,1-2寸的毫針,找準穴位快速刺入,左右捻轉針體,持續捻轉1-3分鐘,留針5-8分鐘,反復操作2-3次。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加以軀干康復訓練治療,進行任務導向性訓練:(1)起踵提膝訓練,患者手扶橫桿,雙足前掌放于一本書上,起始位足背驅使足跟著地,然后其踵,軀干保持直立進行反復動作,來回15次為一組。(2)滑輪,初期患者選擇坐立位,輔助下患側足進行背屈,后期站立練習,軀干保持直立,足背彎曲時足跟不離,地來回10次為一組。(3)后踢腿動作,向床站立,雙腳膝蓋靠床,左右腳交替進行后踢腿,來回10次為一組。(4)馬步,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叉腰,屈膝半蹲。(5)仰臥抬腿,仰臥,抬腿直到大腿與地面呈45度角。
1.3 觀察指標
臨床療效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來進行評估:痊愈,NIHSS比之前下降90%以上;顯效NIHSS下降50%以上;無效NIHSS下降20%以下。
根據Fugl-Meyer運動功能力評估表,改良Barthel活動能力評估表評分,評價兩組治療后的情況對比,評分標準90分以上為良好,90-60分為一般,60以下為差。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或百分百進行描述,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效果對比
對照組的總治愈率為62.67%,低于觀察組98.67%,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 兩組治療后Fugl-Meyer,改良Barthel評分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在Fugl-Meyer運動功能力和改良Barthel活動能力評分中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本組研究中以對照組采用單獨的針灸療法加上背俞穴對患者進行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增加軀體康復訓練來治療。在臨床療效上對照組的總治愈率為62.67%,低于觀察組98.67%(P<0.05);治療后觀察組在Fugl-Meyer運動功能力和改良Barthel活動能力評分中均高于對照(P<0.05),由此可以看出以針刺背俞穴為主聯合軀干康復訓練比單獨的療效要好,兩者相互輔助,能促進患者更好的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以針刺背俞穴為主聯合軀干康復訓練對中風后偏癱患者治療效果更佳,臨床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廖薇薇, 陳日玉, 張和妹,等. 三位一體治療儀在腦卒中偏癱康復治療中的療效觀察[J]. 西部醫學, 2018, 30(6).56-58
王瑤瑤, 楊帆, 張弦. 康復介入治療對腦梗死后偏癱患者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17, 14(6):134-137.
金鑫. 針灸治療中風偏癱患者的臨床研究[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2):166-167.
趙艷艷. 早期康復護理治療腦出血偏癱患者的效果[J].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7, 14(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