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金 邢貞建 蘇穎
【摘 要】:目的:分析我院PIVAS中藥注射劑不合理醫(yī)囑,促進合理用藥。方法:回顧性統(tǒng)計分析我院PIVAS 2013年-2018年214組中藥注射劑不合理醫(yī)囑。結果:不合理醫(yī)囑類型主要為溶媒選擇(43.35%)、用藥劑量(27.9%)、溶媒量(18.02%),反饋糾正率100%。結論:嚴格按藥品說明書使用,加強處方審核,能促進臨床合理用藥。
【關鍵詞】:中藥注射劑;不合理醫(yī)囑; Pareto圖
ABSTRACT Objective:To promote the reasonable use, irrational TCM injections prescriptions were analyzed from PIVAS. Methods: 214 irrational prescriptions between 2013 to 2018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Result: The major error were the solvent , dosage and solvent quantity. After feedback, the error corrected.Conclusion:Doctors must abide by the drug instructions when using TCM injections. Check prescriptions carefully to ensure drug use safety.
Key words:TCM injection;irrational prescriptions;Pareto diagram
【中圖分類號】R197.3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3--01
2017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年度報告的中藥不良反應事件占比16.1%,靜脈途徑占比84.1%,因此需加強中藥注射劑管理使用,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
1 資料與方法
對我院PIVAS2013年-2018年中藥注射劑不合理醫(yī)囑共214組,依據藥品法定說明書、《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2015版)及相關文獻,回顧性統(tǒng)計和Pareto圖分析。
2 結果
214組不合理醫(yī)囑涉及 6種不合理用藥類型,累計出現頻次 233次,詳見表1和圖1。由Pareto圖可見醫(yī)囑差錯主要在溶媒選擇、用藥劑量和溶媒量不合理三個方面。
3 討論
3.1 溶媒選擇
3.1.1 中藥成分
例如注射用燈盞花素說明書中可用溶媒為5%GS、10%GS或0.9%NS,調配中發(fā)現當燈盞花素加入pH<4.5的10%GS或5%GS時有淺黃色渾濁,久置后成豆腐花樣沉淀,加入0.9%NS中不會渾濁。這是因為燈盞花素是以燈盞乙素為主的黃酮類化合物,因有酚羥基而顯酸性,在堿性中離解成鹽,在酸性中析出;因此,燈盞花素的溶媒為0.9%NS更合理。
3.1.2 雜質與輔料
有些雜質易受溫度等影響,不易從藥材中完全分離,如鞣質,它因多羥基結構顯強還原性,可與多種金屬離子發(fā)生絡合反應。復方丹參注射液含有微量鞣質,若與復方林格氏配伍,微量雜質與鈣離子絡合反應生成不溶性產物【1】。一些輔料如增溶劑聚山梨酯80,過氧化物或高溫會使其氫鍵斷裂脫水,聚氧乙烯鍵斷開,同時水解生成脂肪酸,降低溶液pH值,易造成中藥成分的氧化降解【2】,使溶液渾濁、變色,增加輸液反應的可能性。
隨著制藥工藝的不斷創(chuàng)新改良,溶媒選擇有可能會改變,藥師須及時掌握藥物最新信息,更好地服務臨床。
3.2 用藥劑量
用量不足達不到預期治療效果,超劑量用藥可能會因毒性藥物蓄積體內而中毒。如在艾迪注射劑聯(lián)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中,艾迪含斑蝥素,鄒建軍[3]通過研究斑蝥素在小鼠體內的毒性反應發(fā)現,其肝腎毒性與給藥量呈正相關;同理,若增加艾迪用量,斑蝥素可能會在人體內聚集引發(fā)一系列毒性反應,增加用藥風險。
3.3 溶媒量
溶媒量過少使藥物溶解不充分,不溶性微粒增加,藥液濃度過高,增加血管刺激和肝腎負擔;溶媒量過大,有些藥物可能會產生降解反應。不合理醫(yī)囑5%GS 100ml +痰熱清注射液20ml,配伍后濃度較高,較易發(fā)生輸液反應。陳秀強[4]等通過痰熱清與不同體積的5%GS、10%GS和0.9%NS配伍實驗,驗證了配伍濃度越高,不溶性微粒越多。
4 結論
中藥注射劑成分復雜,配伍禁忌多,嚴格按《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基本原則》規(guī)定使用,加強醫(yī)囑審核和藥物再評價,才能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
參考文獻
趙久榮,王永惠,馬祖文.復方丹參注射液的配伍變化與預防措施[J].醫(yī)藥導報.2005,24(10):958-959
孫會敏,楊銳,欒琳等.聚山梨酯80質量分析與過敏原探究[J].藥物分析雜志,2011,31(10):1850-1855
鄒建軍.斑蝥素毒性及其藥(毒)動力學研究[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2,33(5):393-396
陳秀強,韋曦.痰熱清注射液與輸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變化[J].內科,2010,5(06):617-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