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花
【中圖分類號】R18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3--01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均壽命在逐漸提高,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數呈上升趨勢。老年人由于各種生理機能減退,器官結構發生變化,五官、軀干及四肢的功能也逐漸下降,身體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退。大部分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同時又存在耳聾眼花、彎腰駝背、語言和行動緩慢、反應遲鈍、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直接影響著老年人的安全,使意外事故高于其他成年人,因此作好對老年人的安全指導是很有必要的
1 護理評估
對護士進行患者安全的教育,使護士認識到患者安全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時刻都把患者安全放在首位,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樹立患者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護理操作技能,提高護士的安全預見性評估能力。然后要對老年患者做好護理評估,收集基礎資料,識別高危患者。通過對老年患者高危因素的評估,了解患者的生理情況及心理狀態,如視力、記憶力、精神狀況、活動能力是否正常,熟悉老人的生活規律及習慣,并讓家屬意識到老人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可以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應向患者多做宣教,使其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活動能力,以免因不服老或怕麻煩別人而做一些能力不及的事情以致發生意外。
2 飲食指導
準備進食時安排良好的進食環境,病室進行開窗通風,營造清潔、整齊及輕松愉快的氣氛。協助老年患者洗手,清除口腔異味,并排空膀胱提醒患者“準備就餐”,使患者做好精神準備,放松心情,提高食欲,如果條件許可,同室患者盡量一起就餐。患者進食時囑其注意力集中,切勿進食時講話。能自理的患者,應鼓勵患者自行進食,并且給予必要的協助。吃干食易發噎者,進食時準備水或飲料。對于生活自理能力差、病情較重者,應協助患者進食。照顧者應將食物從健側放入,盡量送到舌根部。喂湯時,飯勺從唇邊送入,不要從正中直入,以免嗆咳。每勺食物量不宜太多,進食速度不宜過快,不可訓斥患者,也不可催促。進食后指導患者保持坐位30min以上,并協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潔,防止食物殘渣遺留在口腔內。臥床患者進食后不要立即進行翻身、叩背、口咽檢查、吸痰等刺激惡心、嘔吐等反胃的操作,以防止因食物反流而造成誤吸。
3 防止跌倒
對住院老年患者進行全面評估,認真篩選高危跌倒患者,對高危跌倒患者在病歷和床頭做好標識,全員皆知,將安全護理納入其護理計劃中病室床、桌、椅擺放合理,位置固定;病區地面平坦,無障礙物;走廊、病室設有地燈,保證患者夜間行走安全;地面清潔后及時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標志。患者在病區內走動時建議穿防滑鞋,衣褲不宜過長,行動不便的患者有專人陪伴;對體位性低血壓、口服降壓藥、夜尿多的患者進行床上排尿訓練,睡前將便器、呼叫器放置在患者伸手可及之處;對住院患者及其陪護提供相關的防跌倒的教育,掌握防跌倒的干預措施;對步態不穩的患者,進行步態訓練,指導正確使用輔助工具。
4 防止墜床
因老年患者視力、平衡能力下降,易發生墜床.意識障礙的老人應有家屬或護工陪護,睡眠中翻身幅度較大或身材高大的老人,應在床旁用椅子護擋;如果發現老人睡近床邊緣時,要及時護擋,必要時把老人推向床中央,以防老人墜床摔傷。病床兩側設防護架,床高不超過60cm,定期檢修床單位。癡呆患者應有家屬或護工陪護,意識障礙的老人多晝眠夜醒,夜間需特別注意防止發生意外。
5 注意給藥安全
老年人常患多種疾病,且所患的慢性病還具有病史較長不易治愈的特點,因此,許多老人不僅常年反復用藥,而且聯合使用多種藥物。明確用藥指征,可根據患者的特點,采取形象的、多次的、反復的指導方法幫助患者記憶。護士嚴格執行給藥操作規程,撕去錫紙包裝,按時送給患者,并親自照顧服下。內服與外用藥應分開,標記鮮明,向老人講解清楚,使其確實明白。觀察藥物的作用和不良反應,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對患者在服用有過敏反應的藥物時應注意其延緩反應。夜間或睡眠中給老人服藥,一定要把老人叫醒后再服藥,以防似醒非醒服藥誤人氣管造成嗆咳,粉劑應裝膠囊或加水混成糊狀再服。肌肉靜脈給藥時,速度宜慢,邊注射邊觀察,發現問題立即停止注射,同時報告醫生;推注完藥物后不要讓老人立即起床,繼續觀察2~3min.對出院后需繼續服用藥物者,應向患者及其家屬采用口述和書面的方法,認真地做好服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