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在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發展理念的推動下,我國林業植樹造林工作有了長足進步,本文主要針對林業植樹造林管理的技術創新與應用進行了探索,以期為同行提供參考。
1、理性把握林業植樹造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仔細分析林業植樹造林工作,仍存在著一定問題,主要體現在:
①林業植樹造林沒有開展科學性的規劃與設計,如在樹木的具體品種上、相應數量與種植方式上,缺乏規范指標,沒有科學指導。
②從制度構建上來看,林業植樹造林規范與標準尚且還在研究與完善階段,在執行過程中可能過于重視生態效益,而導致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下降,影響林農增長,抑制林農生產與作業的主觀能動性。
③一些舉措落實不到位。如苗木選擇與現實環境不匹配,導致栽種樹木成活率偏低,繼而引起林業植樹造林效率下降。
2、林業植樹造林作業方法的分析
①播種造林作業方式
播種造林也是較為典型的一種植樹造林方式,即在土壤中直接撒上樹木種子,提供種子適合成長的條件,讓其在自然環境中破土發芽并成長為林。從經濟成本上來看,采取人工播種的方式成本是相對較低的,且不需要大量的資金,但這種方式多應用在小規模栽種中。如一些地區出現了嚴重的火燒問題或砍伐問題,在選擇恢復方式上,多會選擇人工播種造林方式。播種造林作業方式的發展時間較長,其方法也被人們稱之為直播造林。隨著機械設備的應用,機器播種逐漸出現,并具備著一定的作業優勢,如可以降低培育樹苗作業的工作量,減少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但機器播種主要應用在一些地勢條件相對較好,且大面積植樹造林的工作中。應用播種造林方式,需要高度重視天氣狀況與條件,播種之后還需要開展一系列的苗木養護工作,以切實保障播種種子的成活率。
②栽植苗木造林作業方式
如選擇應用栽植苗木的方法進行植樹造林,則需要確保栽植樹苗選用的適合性,只有選擇樹苗滿足當地的土壤條件與氣候條件,才可以保障樹苗后期的成活率。栽植苗木作業方法,在較差的環境中可以發揮顯著作用。在作業時,需要為樹苗提供充分的成長要素。綜合當地的氣候特征、地形地貌、土壤成分等條件,選擇適宜成長的優質樹種,是保障作業質量與效果的關鍵。在公園、小區綠化作業時,一般會選擇栽植苗木造林的方式,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快速綠化,還能夠提高觀賞性,豐富生物多樣性。
③插條造林作業方式
在植樹造林作業中,插條造林作業方式應用較為廣泛,其作業方式有著突出的季節性,一般要求在春季或秋季來作業。在春季進行插條造林,需春天溫度有所提升,土壤解凍之后進行。此時土壤的溫度與濕度是較為適宜的,可以選擇直徑為三厘米左右的枝條,所選擇的枝條要求生長期不低于一年。在修剪過程中,應將枝條的側枝剪除。插條造林作業之前,需要進行土地平整,而在插條作業的過程中,則需把控好插條間距,一般要求間距不低于半米,這種做法主要是為了避免枝條養分不足。插條完成之后,需要進行覆土壓實。如插條造林區域的氣候較為干旱,在插條造林過程中還需要保持水分,以保障插條成活率。
3、林業植樹造林管理的具體措施分析
①做好幼苗管理工作
苗木成長期是相對較長的,也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新造幼林在成長階段,會經過緩苗、生根、生長等階段。做好幼苗管理工作,不僅關系著幼苗成活率,還對樹木后期的生長發揮著重要作用。幼苗自身的抵抗能力偏弱,且通常處于散生狀態,為此,在幼苗管理過程中,需提供好幼苗健康成長的環境與條件,如熱量、光照、空氣、水分、肥料等,都應充分滿足其成長的要求。幼苗管理的首要工作在于土壤管理,要求做好松土工作,并將雜草清除,提升土壤肥沃水平,為幼苗成長創造更好條件。與此同時,還需要關注林木成長狀態,做好林木生長調節與抑制生長工作,需進行間苗、平茬與修剪作業,以保障幼苗的成長速度。幼苗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直接關系著幼苗保存率與成活率,為此,需按照幼林生長的規律,提供相應的環境與成長條件,為其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②做好封山育林管理工作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古代人民便已開始使用封山育林的方法,也是我國獨具特色的造林方式。針對一些天然下種的灌叢、幼林,采取封山育林方式,減少人為活動對樹林的干擾,是促進樹林生長的有效措施。封山育林可以降低育林經濟投入,增強綠化效益與生態效益。而采取封山育林方式形成的林區,其多表現出樹種豐富,土壤肥沃、病蟲害抵抗能力強等優勢。
③做好退耕還林管理工作
一些地區因過度砍伐與耕種引起了嚴重的水土流失與土壤沙化,此時則需要有計劃有步驟的安排退耕還林,以降低水土流失,提高林木覆蓋范圍,增強土壤中水分含量。退耕還林是我國政府立足于長遠發展的高度采取的政策,是保障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④做好制度與機制建設工作
首先,需要高度重視林業生產管理工作,讓其在植樹造林中發揮領導作用,做好統籌與全局控制,要求林業部門、管理人員都充分意識到自身在植樹造林中的作用,體現工作主動性。其次,需推動管護措施逐漸完善,構建與現代林業發展相符合的林業管理服務機制,針對林業工作人員應開展持續的培訓工作,切實增強其專業素質與管理水平。再次,做好優化與改善工作。及時總結林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對技術應用不到位、管理不當問題,進行優化改良。最后,應推動管理機制與制度建設,發揮制度引導與規范作用,為保障造林質量管理提供依托。
綜上所述,隨著環境惡化與水土流失問題日益嚴重,做好林業植樹造林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不斷分析當下林業植樹造林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積極的改進優化措施,方可切實提升林業植樹造林管理水平。當下,林業植樹造林方式主要為播種造林、栽植苗木造林與插條造林三種。做好林業植樹造林管理工作,可以從幼苗管理、封山育林、退耕還林、制度與機制建設幾個層面入手,切實保障林業植樹造林管理工作,更好實現林業植樹造林的整體效益。
(作者單位:463300河南省汝南縣宿鴨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