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任麗華
【摘 要】目的 ?心血管植入型電子器械囊袋破潰伴反復感染的處理,考慮部分患者年齡大,CIED植入時間長,合并多種基礎疾病,完全移除CIED系統(tǒng)存在諸多風險和技術困難,拔出脈沖發(fā)生器,保留心內膜導線,對側鎖骨下重新植入脈沖發(fā)生器,探討此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廣州醫(yī)院心內科2010年7月至2019年3月共收治7例CIED囊袋感染患者,對感染囊袋及裝置進行徹底清創(chuàng)消毒:去除感染壞死組織、慢性炎性組織、肉芽及瘢痕組織,并對感染病灶進行徹底消毒,使用雙氧水、慶大霉素、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感染病灶、對皮、逐層縫合各層皮膚,再使用慶大霉素16萬單位注入囊袋內,最后無菌敷料覆蓋。7例患者均拔出脈沖發(fā)生器,保留心內膜導線,對側鎖骨下重新植入脈沖發(fā)生器。術后輔以靜脈使用抗生素治療。結果 ?隨訪2—96(中位:48±22)個月,6例患者均感染控制,傷口愈合,1例患者反復感染,住院靜脈使用抗生素治療后感染可控制。結論 ?CIED囊袋感染通過徹底清創(chuàng)、抗菌藥物局部灌洗、殘留電子系統(tǒng)的合理處理、聯(lián)合抗感染治療,能夠在一定程度控制感染。
【關鍵詞】心血管植入型電子器械;囊袋感染;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5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3--01
心血管植入型電子器械是治療各種心律失常有效方法,隨著心血管植入型電子器械(CIED)植入量的不斷增長,CIED相關感染日趨嚴峻。囊袋感染是CIED相關感染較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 發(fā)生率為1%~7%。抗生素保守治療效果往往不佳,完全移除起搏系統(tǒng)(脈沖發(fā)生器和導線)是最佳的選擇,國內外指南亦做出了明確推薦[1]。但是心內膜導線的拔除,給醫(yī)生和患者造成了不小的治療風險和經(jīng)濟負擔,部分患者年齡大,CIED植入時間長,合并多種基礎疾病,手術存在禁忌癥,再者患者或家屬不接受手術治療。本研究總結了2010年7月至2019年3月廣州醫(yī)院CIED植入術后囊袋感染的7例患者,拔出囊袋感染處鎖骨下脈沖發(fā)生器,保留心內膜導線,對感染囊袋及裝置進行徹底清創(chuàng)消毒:去除感染壞死組織、慢性炎性組織、肉芽及瘢痕組織,并對感染病灶進行徹底消毒,使用雙氧水、慶大霉素、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感染病灶、對皮,逐層縫合各層皮膚,再使用慶大霉素16萬單位注入囊袋內,對側鎖骨下重新植入脈沖發(fā)生器,本研究回顧調查分析了CIED相關感染的原因、診斷標準、護理常規(guī)。現(xiàn)報道如下:
1 老年患者CIED植入術后囊袋感染的診斷標準及原因
1.1 起搏器囊袋感染的診斷標準
皮膚局部紅腫、疼痛、皮溫升高、有液波感,囊袋取液做革蘭染色及細菌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致病菌或大量白細胞,一經(jīng)診斷應立即處理,否則將導致囊袋破潰,嚴重者出現(xiàn)感染全身播散,甚至合并感染心內膜炎[2]。
1.2 可能導致起搏器囊袋感染的原因
1.2.1 患者自身的因素患者年齡偏大血管彈性降低,當鞘管撤出后靜脈不易回縮,導致微血管滲血,囊袋內出現(xiàn)的血腫持續(xù)存在,引起繼發(fā)感染。此外消瘦、營養(yǎng)不良的患者胸壁皮下脂肪層薄,使植入囊袋表淺,影響皮膚血液供應,容易造成皮膚缺血壞死。若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腎功能不全或者機體抵抗力低下同樣較其他患者更易發(fā)生局部組織感染[8]。再者患者身體其他部位存在感染,未徹底控制感染時植入起搏系統(tǒng)易引起感染,糖尿病患者組織修復能力較差,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較正常高,適合細菌生長并引起感染[3]。患者的依從性也是形成囊袋破潰感染的原因之一,術后患者的體位及活動,患者術后上肢過度活動,一個姿勢長時間活動,導致起搏器與囊袋高度摩擦狀態(tài),易損傷囊袋引起感染[4]。這需要護理人員的密切監(jiān)測及指導。
1.2.2 手術的因素手術室是否進行無菌操作, 手術操作中無菌操作不嚴格、手術時間過長、術中止血不徹底等相關因素。由于手術時間長,切開分離操作過程中有血管損傷,造成脂肪缺血,引起脂肪液化進而增加囊袋感染的發(fā)生機率。若患者多次行植入手術,囊袋周圍組織有瘢痕形成,造成傷口愈合不良,其發(fā)生感染的機率是初次手術患者的2.94 倍[5]。
1.2.3 起搏器囊袋大小不合適脈沖的發(fā)生器比較大,而囊袋比較小,很容易造成局部的壓迫缺血或者磨破皮膚。
1.2.4 囊袋血腫,囊袋血腫是導致囊袋破潰感染的原因之一,囊袋血腫患者發(fā)生囊袋感染是無囊袋血腫患者的2.33 倍[6]。患者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以及合并血管疾病也是囊袋血腫發(fā)生的危險因素之一[7]。
2 囊袋感染清創(chuàng)術后的規(guī)范護理
2.1 囊袋的觀察 ?嚴密觀察囊袋傷口情況,每日用0.5%的安多福更換傷口敷料,保持傷口部位清潔無菌。換藥時密切觀察有無紅腫熱痛,有無液體滲出,以及皮膚愈合情況。
2.2 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 ?囊袋清創(chuàng)處理后應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心率、體溫及脈搏,常規(guī)使用心電監(jiān)護24-48小時,注意心電圖示波變化,注意心率是否與起搏頻率一致,一旦出現(xiàn)心率減慢,要立刻檢查起搏器是否有起搏及感知功能障礙。同時,要嚴密觀察患者體溫變化,每日4次監(jiān)測體溫[8],正常3天后改每日一次。若出現(xiàn)高熱應積極處理,保持病室適宜的溫濕度,給予足夠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質和半流質飲食,心功能耐受的情況下適量多飲水,可采用溫水擦浴,冰袋或冰帽降溫,注意防止虛脫,口服樂松退熱,注意有無體溫不升,胃腸道不適等情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有無心率加快,脈搏細速,血壓下降,脈壓變小,呼吸困難,體溫不升或高熱,精神萎靡,煩燥不安,四肢濕冷等感染性休克表現(xiàn),若出現(xiàn)感染性休克立即通知醫(yī)生,備好用物,積極配合搶救。
2.3 加強基礎護理和營養(yǎng)支持 ?患者囊袋清創(chuàng)處理后,應臥床休息,24-48小時限制患側肩關節(jié)活動,指導床上行握拳運動,伸屈肘關節(jié)運動,腰臀部及下肢運動,避免長期臥床導致血栓形成,協(xié)助生活護理,48小時后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鼓勵下床活動。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促進傷口愈合,增強機體抵抗力。
2.4 心理護理 ?囊袋感染的患者擔心會引起全身感染,導致起搏器功能失靈而危及生命,故極易產(chǎn)生焦慮、緊張、恐懼等心理,通過對患者采取細致入微的心理疏導,積極控制感染,保證永久起搏器的功能,使患者減輕心理壓力,積極配合治療。
2.5 疼痛的護理 ?耐心聆聽患者表達的疼痛,同情理解她,讓患者感受到“我在這兒幫你減輕疼痛”,積極處理感染。必要時使用止痛劑,注意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
2.6 使用抗生素的護理 ?由于囊袋感染需要長時間使用抗生素,平均7-15天,注意有無藥物過敏,抗生素對胃腸道刺激大,故患者易出現(xiàn)惡心,胃納差的表現(xiàn),給予符合患者胃口的食物,注意食物的色香味。
3 討論
CIED系統(tǒng)感染時,拔除心內膜導線和取出脈沖發(fā)生器是唯一有效的根治感染的方法[1]。但是移除起搏系統(tǒng),尤其是導線難度大,并發(fā)癥多,無形中增加了患者的風險、死亡率和經(jīng)濟費用,對于患者往往難以同意并接受,而對于高齡、植入時間長、植入導線較多等存在拔除導線相對禁忌的患者,更是束手無策;因此對于感染不重、相對局限的囊袋感染,因手術禁忌證或患者不同意整體拔除電子統(tǒng),嘗試保守處理,本研究的7例患者中6例患者均感染控制,傷口合,1例患者反復感染,住院靜脈使用抗生素治療后感染也可控制,未出感染性休克危機生命,本研究通過一系列控制感染的方法規(guī)避了患者的風險,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了患者的生命。本組作為一項回顧性研究,病例數(shù)偏少,部分病例隨訪時間較短,結果仍有待于更多的病例、更科學的研究進一步證實,在此也是作為臨床實踐的一種探索進行分享。對于此類處理的合理性和合規(guī)性亦存在較大爭議。因此,仍然反復強調,應嚴格遵照指南及專家共識,一旦診斷起搏器囊袋感染,盡早將起搏系統(tǒng)的整體移除,才是最佳選擇。
參考文獻
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心律分會.心律植入裝置與處理的中國專家共識[J].I臨床心電學雜志,2013,22:241·253.
邢文紅,熊濤.起搏器囊袋感染的預防及處理方法[J].北方藥學,2011,08( 08) .101.
李雅文.起搏器囊袋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預防護理現(xiàn)狀[J].天津護理,2014,22( 02): 2.
王麗萍.5 例永久起搏器植入術后囊袋破潰原因分析及護理[J].天津護理,2011.19( 6) :345.
史揚,耿仁義.起搏器囊袋感染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 6) :797.
彭剛,舒茂琴,宋治遠,等.起搏器囊袋并發(fā)癥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2,4l( 3) :235.
周艷萍.起搏器植人術后囊袋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防護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 11) :17.
王欣,段瑞萍.永久起搏器植入術術后并發(fā)癥的護理進展[J].現(xiàn)代護理,2006,12(10):897—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