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華
【摘 要】介入診療護士在實施護理活動時,會受到一定程度的輻射危害,長期在這種有害環(huán)境中工作,容易導致護士的身體健康受到不利影響,引發(fā)相關病變。但我們也要避免過度害怕X線輻射和對X線輻射危害不以為然的兩種極端現(xiàn)象。只要清楚X線輻射造成人體損傷的原因,對此展開相應的措施,可將X線輻射損傷降到最低。
【中圖分類號】R19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3--02
近年來,隨著醫(yī)學影像技術快速發(fā)展,介入診療的新方法、新技術也被大量地運用于臨床,介入診療護士承擔的工作量大,對介入診療的成功起著重要的作用。作為介入診療護理的實施者,介入診療護士無疑在完成日常護理工作的同時,不可避免會受到不同程度的X線輻射有害損傷,這是所處的特殊工作環(huán)境所決定的,所以對這一高危群體造成高于普通護士更大的身心傷害,也存在更多的健康安全隱患,甚至造成不可預知的輻射損傷。
1 X線的特性
X線是一種電磁波,具有電磁波的共同屬性,此外具有物理、化學、生物學等方面的特有性質。
1.1 物理特性
1.1.1 X線在均勻的、各項同性的介質中,是直線傳播的不可見的電磁波。
1.1.2 X線不帶電,故而不受外界磁場或電場的影響。
1.1.3 穿透作用 X線波長短具有較高能量,物質對它吸收弱,因此具有很強的穿透本領。
1.1.4熒光作用 某些物質被X線照射后,能激發(fā)出可見熒光。
1.1.5 電離作用 具有足夠能量的X線光子能夠撞擊原子中的軌道電子,使之脫離原子產(chǎn)生一次電離,被擊脫的電子仍有足夠能量去電離更多的原子。
1.1.6 熱作用 X線被物質吸收,最終絕大部分都將變成熱能,使物體產(chǎn)生溫度升高。
1.2 化學特性
1.2.1 感光作用 X線和可見光一樣,同樣具有光化學作用可使膠片乳劑感光,能使很多物質發(fā)生光化學作用。
1.2.2 著色作用:某些物質如鉛玻璃、水晶等經(jīng)X線長期大劑量照射后,起結晶體脫落漸漸改變顏色稱著色作用或者脫水作用。
1.3 生物效應特性
X線在生物體內也能產(chǎn)生電離及激發(fā),使生物體產(chǎn)生生物效應.特別是一些增殖性強的細胞,經(jīng)一定量的X線照射后,可產(chǎn)生擬制、損傷甚至壞死。
2 X線的輻射損傷
X線對人體的損傷主要是通過穿透和電離,它不僅對人的眼球晶體、甲狀腺、性腺、面部神經(jīng)、腎臟功能等等有損傷及不良影響,還會使人產(chǎn)生乏力、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脫發(fā)、皮膚灼傷、頭暈、視力障礙、惡心等癥狀,嚴重可引起內分泌紊亂和造血系統(tǒng)損害,甚至致癌[1],產(chǎn)生無可挽回的嚴重后果。對心臟的影響在心電圖上表現(xiàn)為竇性心動過緩和竇性心律不齊。妊娠期如若受到輻射可致畸、致死、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
3 X線輻射損傷的原因
3.1 自身原因 個人防護意識不強,自身防護行為較差,介入護理時往往會出現(xiàn)不佩戴個人劑量監(jiān)測儀、不戴鉛帽、鉛圍脖、鉛眼鏡等現(xiàn)象。術前準備工作不充分,導致術中反復頻繁出入手術室,而受到不必要的輻射照射,這是對自己健康極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不注重自身射線防護,對輻射防護意識淡薄,缺乏個人防護最基本的常識。工作中缺乏監(jiān)管,未嚴格執(zhí)行防護設備操作流程,存在混合使用、術后亂丟亂放、不及時歸位等現(xiàn)象,無形中增加了防護用品的耗損同時也增加了自身輻射損傷的機率。
3.2 操作者原因 有些操作者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診療培訓,對介入操作放射儀器、器材使用不熟練,缺乏相應的實操經(jīng)驗,容易出現(xiàn)失誤或者違規(guī)操作,人為造成透視次數(shù)增加、透視時間及攝影時間延長,無形中加大了輻射劑量,使長期在介入室工作的護士受到更大的損傷。
3.3 病患方面原因 介入診療護士在介入手術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很多情況下,當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如恐懼、嘔吐、血壓升高時,護士要在患者的頭側給予安撫、護理、用藥、觀察及搶救,特別是當有意識障礙、譫妄、躁動、老年癡呆等不能很好配合手術的患者做介入時,就需要護士全程近側施護、按壓制動保護,防止墜床,同時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導致護士在沒有床上鉛屏與床側鉛簾的保護下,近距離與球管發(fā)射器接觸,有研究表明,床上鉛屏、床側鉛簾對X線的輻射衰減率分別為96.02%、96.67%[4],這樣就導致護士直接并長時間得暴露在X線劑量極大的輻射場中,受到淋浴式的輻射照射。
3.4 環(huán)境方面的原因 介入診療護士的X線損傷是由于這種特殊的工作環(huán)境所決定的,而且護士人員編制少,白班夜間急診連續(xù)X線透視,日積月累接受X線劑量往往高于安全劑量。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相同的工作時間采用介入性放射的工作者受到的輻射比普通工作者多很多,甚至達到幾十倍[2]。有些醫(yī)療單位介入室在選址、布局和面積方面都未到達國家標準要求,有的直接是舊房改造,除安裝大型C臂機,室內有手術治療臺車、護理操作臺、導管柜、藥品柜、監(jiān)護儀、氧氣瓶、吸引器等搶救設備、垃圾桶等,使用面積不符合標準,直接射線照射到室內物品及四周墻壁被折射產(chǎn)生的散射線進一步損害護士[3]。除此之外,球管組裝體的泄漏輻射、工作場所的泄漏射線、 介入手術室空間過小都是損傷的原因。
3.5 防護設備方面的原因 介入防護設備包括:鉛衣、鉛圍裙、鉛帽、鉛圍脖、鉛眼鏡、鉛屏風等,這是介入診療護士在從事介入護理時,保證個人免受輻射損傷最基本的保障。有些醫(yī)院為節(jié)約開支,一味追求經(jīng)濟效益,并沒有引進先進的防護設備,或采購劣質、不合格、尺寸規(guī)格不合身的防護設備或防護設備配置不全再或超額超長服役的防護設備未經(jīng)檢驗仍在繼續(xù)使用。在實際工作中,沒有嚴格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進行操作,既影響診療效果,又為介入人員的健康埋下了安全隱患。
3.6培訓方面的原因 介入放射治療是一門快速發(fā)展的新型技術,有些人員對它還沒有足夠的認知,缺乏輻射防護、防護設備的用法、規(guī)范操作流程、介入放射基本知識、職業(yè)衛(wèi)生教育等相關知識培訓,容易產(chǎn)生一些安全問題。
4 結論
介入診療護士長期處在相對封閉有害的環(huán)境中實施護理工作,難免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輻射照射,但也大可不必“談線色變”,只要我們重視射線給人體帶來的危害,對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加強操作者技術上的培訓,相關監(jiān)管部門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工作中嚴格遵守各項操作流程、提高對射線輻射的防護意識、注重自身射線的防護、加強輻射防護培訓、加強監(jiān)管,加大防護設備的投入力度,才可以將這一損害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尹德雯.介入診療護士職業(yè)病危害因素識別分析及防護對策[J].職業(yè)衛(wèi)生與應急救援,2017,35(3):222-226.
戴麗君,黃曉芳,戴小丫,等.介入放射工作的防護現(xiàn)狀與措施[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7,25(3):164-166.
沈湘蕾,梁定,雷曉婷,等.介入診療室護士職業(yè)安全問題及對策研究[J].使用醫(yī)技雜志,2013,20(9):978-980.
王達.心血管介入手術輻射防護設施與措施防護效果的觀察[J].現(xiàn)代醫(yī)用影像學。2016,25(6):101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