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振虎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放射衛生監督中存在的執法質效、監督隊伍素質、體系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旨在提高放射衛生監督工作的質量,保障民眾人身安全。
【關鍵詞】:放射衛生;監督;問題及措施
【中圖分類號】R74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3--01
前言:我國社會經濟水平與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醫學影像技術也在不斷提升,醫療領域中電離輻射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此技術的應用在為人們治療、診斷疾病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輻射危害[1]。目前,放射衛生監督已經成為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其主要面臨著知識的快速更新與監管對象不斷增多等問題,形式較為嚴峻,迫切的需要相關人員提出解決措施。
一 放射衛生監督中存在的問題
1 監督執法質效問題
放射衛生監督質效一般,一是放射診療技術發展迅速,放射診療設備數量逐年增加,新的放射診療技術和設備在臨床中的實踐應用不斷擴大,而相應的法律法規及技術標準相對滯后,導致在監督執法過程中法律依據不充分;二是公眾對放射診療這項技術在臨床應用中的危害了解很少,認知度不足,公眾監督的參與度和維權意識一般;三是各級政府放射衛生重視重程度與其它衛生方面相比,從隊伍建設、體系建設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四是醫療機構開展放射診療時,職業病防護設施和措施還有不到位的情況,安全防護意識較差,對法律法規的要求還存在落實不到位的情況。目前放射衛生管理任務還十分艱巨,支撐監督執法外在條件需要完善,監督執法力度不強,效率不高的形勢有待改進。
2 監督隊伍建設問題:
一是在現有的放射衛生監督中,監督隊伍人員從數量和能力與監督執法要求有一定差距,不能保證執法水平,其主要是由于以下幾點原因:其一,人員數量少,少數的專職人員與兼職人員并不能負擔較重的工作量,如湖北省放射診療單位有兩千多家,而監督人員僅有一百多名,其中專職人員僅有四十名,兼職人員六十多名,平均每位監督人員需要負責七十多家醫療機構的監督,明顯人員不足[2];其二,人員流動性較高。放射衛生監督在醫療衛生監督中屬于較為偏僻專業,監督人員理解不深,關注不高,放射衛生專業性強,學習與掌握比困難,現加上監督崗位輪換頻繁,不能保證放射崗位人員的專業性,難以保障放射監督隊伍的穩定性。其三,培訓較少。每年國家常規對放射衛生監督隊伍培訓一次,名額很少,對放射衛生標準的培訓在國家疾控部門,雖然培訓項目較多,但下達到時監督隊伍培訓名額與需求差距甚大,省級對市以下人員的培訓也存在類似情況,再加上人員流動性較強,導致放射衛生專業水平和執法能力難以提高。其四,年齡結構與后續人才問題。因編制所限,有些市級所在單位無法招進年輕人員或招進人員過少,致使監督人員年齡結構存在老齡化趨勢,對后續的梯隊建設將會造成影響。
3 監督制約質量體制
放射衛生監督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不僅依靠法律法規進行執法監督工作,還需要使用相應的檢測手段作技術支撐,適應形勢發展主動介入提高監督質量和效果。目前,部分省市監督執法機構已建立現場快速檢測體系,配備現場檢測設備,但也存監督人員的現場檢測能力不足問題,有些檢測設備資源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另外放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所出具的報告作進行監督檢查的依據,其質量好壞直接影響監督執法的公正公平,監督人員因專業知識局限,評價監測報告質量心有余而力不足。亟需健全省級層面的放射衛生管理質量組織,負責對放射衛生技術服構質量體系的評查,促進放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所出具的評價、監測報告的真實性科學性,建議在省級層面出臺相關政策保證此項工作的安全公正運行。
二 放射衛生監督的解決措施
1 增強人員的整體認知
放射衛生監督若是想要提升整體工作質量,就需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加強放射衛生監督重要性的宣傳,可以通過網絡、多媒體、小視頻等吸引公眾的視線,為后續的人才引入及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2 培訓相關人員
一是加強醫療機構放射工作人員的培訓,加強新上崗工作人員的培訓和考試,強化崗中人員的繼續培訓制度,一線放射工作人員是政策的實踐者,是放射安全防護的責任者,必須樹立他們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防護意識,安全意識,激發放射人員防護主動性,著重落實重點人群、重點環節、重點部位的防護。如對于敏感人群,如兒童、孕婦等,更是需要做好防護措施,防止出現放射事件[3]。二是加強醫療機構主管領導的培訓,領悟放射防護的重要性,把放射診療與安全防護作為醫療質量管理體系中的一部分,提到重要位置上來,進一步強化單位的主體責任,三是強化放射衛生監督人員的培訓考試,提高自身監督能力。除了相關法律規章等方面,更要注重技術標準的培訓學習,提升整體監督人員綜合素質、專業水平和工作質量。要充分發揮內部學習培訓的作用,以老帶新,促進監督力量發展壯大。
3 加強監督執法力度
目前,放射診療違法行為主要存在,一是醫療機構放射診療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放射防護設施不符合《職業病防治法》規定,二是開展放射診療時不按《放射診療管理規定》規范執業,三是違反《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規定對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檢查培訓等不落實的問題。針對以上違法類型,監督機構應加強源頭治理,強化醫療機構職業病防護設施及措施的落實檢查;在放射診療過程中規范執業行為,全面保障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檢查和培訓落實。加大執法和處罰力度,必要時省市縣聯合開展專項行動,檢查結果與處罰結果信息共享,上下一盤棋,齊心協力,同抓共管。威懾違法行為人,嚴格打擊行業亂象。
總結:總之,放射衛生監督工作應當從加強人員意識、培訓相關人員、加強監督執法力度、實行互聯網監督模式等方面入手,從而促進整體放射衛生監督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諸愛囡,馬明強,汪嚴華,等.浙江省基層醫療機構放射防護現狀的調查分析[J].中國輻射衛生,2017,26(6):680-682.
胡榮祥.放射衛生監督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探討[J].中國輻射衛生,2015,24(3):212-215.
桂文盛,趙越.青島市市北區放射衛生監督管理中的問題分析[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15,22(5):45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