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紅
【中圖分類號】R58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9-03--01
血糖變化反映機體的代謝水平,血糖水平升高達到一定標準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控制血糖無疑是最重要的,這就需要患者自行檢測24小時內血糖變化。而另外一些原因導致低血糖的發生,也可通過血糖儀自己在家進行血糖的檢測,安全放心。
一 血糖的自我檢測
血糖自我檢測是一種基本的界定血糖水平的方式,他可以用于正常人群的血糖水平、幫助糖尿病患者監測餐前餐后的血糖變化以及用藥或是胰島素的療效,及時了解血糖的變化情況。
二 需要進行血糖檢測的人群
1 存在以下任一糖尿病發生的危險因素:(1)年齡大于40歲;(2)BMI提示超重或肥胖者(3)長期靜坐的生活習慣;(4)親屬中存在糖尿病的家族式;(5)有高血壓或者存在患有高血壓的危險因素;(6)血脂或是膽固醇較高的患者
出現低血糖反應者:頭暈、出汗、饑餓、精神不集中、思維和語言遲鈍、嗜睡等
三 血糖自我檢測的操作步驟:簡單易操作
1 測試前準備。
(1)檢查血糖儀與試紙的代碼是否相符合;(2)檢查試紙的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內。
2 徹底清洗和干燥雙手后,活動手指并讓手臂下垂30秒,以便血液充分 流向手指末端,便于采血。
3 將試紙插入血糖儀中,待血糖儀指示后放置待取血。
4 酒精棉簽消毒其中一手指后待干,用采血針刺破手指,用干棉球擦掉第一 滴血,將第二滴血置于血糖試紙指示條上,需完全采滿試紙指示條所要求的血量。
5 從血糖儀上讀出數值,在此期間需用干潔的棉球按壓手指刺破處止血。
6 記錄好血糖日記,包括每天測血糖的時間、血糖值、進餐情況及進餐時間、每天的運動量和運動時間、用藥量與時間以及一些特別事件,例如腹瀉、發燒等。去醫院復查時可帶上血糖的記錄結果便于醫生了解病情進展。
四 注意事項:檢測結果更精準
1 糖尿病患者一周大概需要檢測血糖5至7次,七次檢測分別在空腹、飯后2小時(三餐后各一次)、中午和晚餐前以及睡前。五次檢測是指在空腹狀態下、三次餐后2小時及睡前。有時需要檢測隨機血糖。
2 糖尿病患者自我監測時在正常情況中,不應該停藥或者減藥,血糖監測會反映藥物的療效。
3 血糖檢測不能隨便找時間。檢測的目的是查看用藥、飲食、運動等因素對血糖的影響。
4 血糖自我檢測需要手指末梢的血。采血的不同部位對血糖的檢測結果是有一定的關系的。那么應該扎手指的那個部位。建議選取五指手指肚的兩側,特別建議選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的指肚兩側。
五 影響檢測結果的因素
1 飲食因素:飲食狀況和血糖的波動有一定的關系,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后常常引起血糖水平的升高,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食對于血糖的影響會更大。一些糖尿病患者為了達到控制良好血糖的假象,故意減少食物的攝取,這是不可取的,正常劑量的藥物或是胰島素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低血糖的表現,因此,患者要記錄正確的血糖水平,需要保證飲食的規律和健康。
2 運動因素:運動后一般會出現血糖水平下降,是由于機體消耗能量引起的,故在檢測血糖之前要保證機體在安靜條件下,但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平時有規律的運動是很有必要的,希望讀者不要混淆概念。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血糖在運動后不低反而升高可能是由于低血糖又導致了反應性高血糖的發生。這些數據都是不可以作為參考的。
3 藥物因素:藥物是影響血糖結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晚間胰島素劑量過大,導致出現蘇木杰現象,也會使得清晨空腹血糖異常升高。再如有的患者發現空腹血糖高,就有意少吃早餐,或者加服餐時降糖藥,這樣就會出現空腹血糖高于早餐后2小時血糖的現象。還有的病人服用了含有降糖藥的保健品,也會影響空腹或餐后血糖。
4 睡眠因素:有資料顯示,睡眠是否充足會對血糖水平造成一定的影響,人體正常的睡眠控制在8小時為最佳。睡眠不足將嚴重影響機體的代謝水平,增加血糖水平不穩定的概率,因此檢測血糖需要選擇休息充分、機體條件較好的情況下進行。
5 應激因素:平時生活中的壓力、情緒等都會影響血糖水平,導致血糖水平升高。還有一些創傷或者感染、炎癥也會參與血糖的代謝過程,主要是消化系統的疾病,如胃炎、潰瘍等導致出現大量惡心嘔吐、消化不良等。凡是在這條件下檢測,均不能反映真實的血糖水平,要予以注意。
6 監測方法及血糖儀因素:出現血糖波動時,大家第一反應就是血糖儀不精準,這是一種常見的原因,但可以避免。首先需要明確血糖儀的使用方法,確定血糖儀是否在有效期內,是否進行過校正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出現結果的不精準。但不是每一個血糖的波動都是這種原因造成的,需要大家能分辨,且不可以此懷疑血糖儀檢測血糖水平的準確性。
六 自我血糖檢測準不準?
指尖血糖和靜脈血糖的監測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指尖血糖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一定機體內的血糖水平,無論對于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監測,或是正常患者的檢測,都具備安全有效實時的優點,患者可以放心應用。
總而言之,很多患者自從確診糖尿病后一直按照醫生指導用藥或是注射胰島素,但疾病仍然發生了進展,出現了血管的并發癥,這和患者的認知錯誤有關,糖尿病患者是最需要實時檢測血糖水平,監測血糖水平的變化,但疾病的慢性過程使得一些患者產生焦慮不安,而且嫌麻煩,認為疾病不可控,這對于疾病的發生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無論如何,希望患者能夠做到對血糖的按時監控,這和藥物治療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