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融資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在傳統金融服務模式下,信用風險大、管理成本高等問題,致使金融機構無法準確評估中小企業信用資質。隨著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新科技的快速發展,將科技與供應鏈金融有機結合,克服傳統供應鏈金融服務的缺陷,為中小企業融資開拓新渠道。
關鍵詞: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融資
當前,我國正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解決企業資金難題,開辟新型融資模式,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
一、中小企業融資新渠道——供應鏈金融服務
隨著社會生產方式的不斷深化,供應鏈體系上的企業合作愈來愈緊密。供應鏈由核心企業連接著上下游的中小企業,使得銀行對單個中小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整個供應鏈上的可控風險,以較低的風險控制成本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供應鏈金融是一種共贏模式,不僅放寬銀行對企業貸款的門檻,也提升了銀行放貸的信心。對于企業而言,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融資,能夠有效降低銀行對企業自身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等傳統業務的關注度,以核心企業為中心強化金融風險防范意識,銀行適當放寬中小企業融資條件,供應鏈金融作為一種新型融資工具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提供方便渠道。供應鏈上各個企業長期相互協作,早已形成穩定的運營模式,能夠有效避免傳統交易模式中因不確定因素導致交易成本增加。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以自身良好的資信條件、雄厚的資金實力而受到金融機構青睞。中小企業作為供應鏈上的捆綁企業,一定程度上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擔保,減少因信息不對而造成的隱形融資“歧視”。對于銀行來說,通過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提供擔保,銀行的風險大大降低,更有信心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以此獲得更大的定價溢價空間,有利于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業務的開展。
二、供應鏈金融支持中小企業融資中存在的難題
雖然供應鏈金融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新方式,但在實踐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影響業務開展。
(1) 部分金融機構供應鏈金融業務能力不足
供應鏈上的參與主體眾多,除核心企業外,上下游有諸多中小企業,這使得金融機構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對于風控體系尚不完善的金融機構來說,無疑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和挑戰。此外,在供應鏈金融3.0時代,要求有更高的技術支持,技術研發的資金和團隊投入將加大金融機構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成本。整個供應鏈體系中,核心企業不愿意過多公開從采購、簽訂合同到物流信息等一系列財務狀況和物流信息,這導致金融機構不得不提高成本加大審批力度和風險控制力度去獲取上中下游企業信息,這導致金融機構成本上升。
(2) 供應鏈依托金融科技的線上運營效率較低
目前,我國金融科技在供應鏈領域應用仍不成熟,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供應鏈上下游中小企業較多,對融資的需求一般是周期短、資金規模小、業務量繁瑣。而當前銀行供應鏈金融產品需要經過多個系統操作,商業銀行現有的運營系統無法滿足對供應鏈上企業的風險控制和訂單跟蹤。僅僅依靠人工操作會降低運營時間效率,也不能滿足中小企業對資金的快速需求,供應鏈金融服務大大折扣。
(3) 支持供應鏈金融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
當前我國有《合同法》、《動產質押登記辦法》、《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辦法》、《物權法》、《擔保法》等為供應鏈金融金融服務提供法律保障,但相對于國外法律體系仍有許多不健全之處。在傳統融資模式下,有清晰的信用監管制度,違約擔保制度,而供應鏈金融模式對此沒有標準性界定,質押物監管,違約處置等問題存在,使得企業有可乘之機。部分企業會利用法律空白,給金融機構帶來巨大風險。我國急需法律制度保障供應鏈金融服務走向更加完善的道路。
三、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小企業的建議
(1)金融機構應積極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
供應鏈金融業務不僅僅能夠幫助中小企業融資,也能為金融機構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在我國供應鏈金融服務仍處于起步階段,上下由企業對資金需求量大,金融機構利用自身資金優勢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現供應鏈條上資金合理安排,將會提中小企業競爭力,金融資源更好的為實體經濟服務。金融機構需要利用供應鏈中的龍頭企業深入聯系上下游中小企業,實現縱向發展、橫向結合,全方位的融入到產業供應鏈中。
(2)加大金融科技應用實現“線上+線下”供應鏈金融服務相結合
金融機構應致力于打造“云計算+區塊鏈+供應鏈”的服務模式。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以核心企業為中心的信用體系透明化,支持服務長尾客戶群體融資。一站式的綜合管理不僅能提高運營效率,也能實現信息共享,降低金融機構成本,發揮規模效應。這樣一來就降低了原來傳統模式線下可控性低的風險。構建線上貿易、資金、企業和金融機構綜合管理,能夠實現信息共享和雙方共同合作,增強風險防范和機制預警。
(3)完善法律,加強監管
良好的法律環境是供應鏈金融優質發展的基礎。首先要建立健全供應鏈金融的法律法規,完善抵押擔保制度,健全質押實施細則。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信用體系,不斷收集和完善中下企業信息數據,能夠更加優化的供應鏈評估系統,出臺統一的行業標準。最后要加強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安全。有合理合法途徑保障供應鏈企業與金融機構線上完成交易。
參考文獻
[1]劉兢軼,楊梅,郭凈.供應鏈金融能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約束嗎?——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會計之友,2019(10):116-121
[2]姜浩,郭頔.新型供應鏈金融模式在小微企業融資中的應用研究[J].西南金融,2019(04):46-52
作者簡介:高雅貞(1994-),女,漢,河南周口,學生,碩士研究生,北京工商大學,研究方向:區域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