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龍
摘 要:本文將對財政預算執行審計中的問題展開分析,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新形勢下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創新的策略。
關鍵詞: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創新思路
審計作為維護國家經濟運行穩定的重要保障,其不僅是維護社會經濟穩定運行的“免疫系統”,更關系到國家法治建設進程。對此,為確保審計在我國財政預算執行中效力及作用的充分發揮,審計工作人員應始終秉持正確的工作原則,建立科學的審計理論體系,以切實推動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的發展,有效增強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的實效性。
一、當前財政預算執行審計中存在的問題
1.財政預算執行審計質量不高
就預算審計而言,其主要包含了對政府財政預算編制執行情況的審核與稽查。具體而言,包含的事項為財政預算編制的事前監督、事中執行以及事后審計。當然,就以上工作的開展而言,其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促進財政預算執行質量的提升,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從而避免讓國家蒙受不必要的損失。
然而,針對當前形勢下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工作開展情況,部分政府部門并未樹立正確的認知,在創新財政預算審計思路方面所采取的態度不夠積極,且審計手段較為落后,從而導致我國當前在開展審計工作時,走形式、做表面文章的現象極為普遍。不僅如此,在具體審計工作過程中,審計部門可以發現財政預算編制與執行中的問題,但很多情況下會選擇視而不見,甚至出現了審計對象遺漏的現象。同時,對于日常審計報告和年度審計報告,部分審計人員怕得罪人,對審計出的問題提不出可行性的建議或者整改對策。
2.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目的不明確
開展財政預算審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找出財政預算在編制或具體執行過程中,是否存在諸如收支不平衡、專項資金被挪用以及支出不合理等問題,繼而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并監督相關單位具體執行,由此方能確保我國財政的安全。而現實生活中,針對我國政府財政收入重要渠道的稅收征管,基于其在我國政府財政收入中的重要地位,故也應成為預算審計工作的重點審查對象。然而在審計工作的具體執行過程中,往往只是檢查一些賬簿與憑證,或者核查一下企業的納稅申報資料,這顯然未能做到對稅收征收過程的全面審計,以致最終無法核查企業是否完整納稅,無法達到審計的預期目的。
3.財政預算執行審計手段單一,沒有創新性
在當今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背景下,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然十分普及。但部分地區的審計部門卻仍舊沿用著傳統的人工審計方式,預算執行審計手段單一,從而導致審計部門的工作效率極低。不僅如此,因審計人員在開展財政審計工作的過程中,尚未對審計的各類信息進行分類,讓財政決算審計與預算執行審計的界限非常模糊,這進一步影響了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開展效力,所以需要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來創新財政預算審計工作。
二、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的創新措施
1.確立具體的審計目標,設計合理的審計框架
為確實彰顯審計工作的權威與公正,應該遵守《國家審計準則》等規定,同時需要對審計的具體目標予以明確。基于目標來提前擬定審計的總體思路,如此方能全面照顧到審計工作的各方面,確保審計工作具體實施的客觀、公正與高效。同時,針對審計框架的具體設計,應充分突出審計工作的核心內容,以探討預算執行問題的發生原因,繼而積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來預防同樣問題的再度發生,如此方能對地方經濟發展的繁榮與安定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2.創新預算執行審計思路,明確審計執行方向
審計工作的實際開展必然離不開足夠人力資源的支持。然而,我國現下的審計工作開展正是因審計人員的思維固化,工作方式陳舊,嚴重制約了審計工作的開展成效。因此,審計部門應該不斷改進工作思路和方式,完善財務管理體制,創新預算執行審計思路,擴大審計工作覆蓋范圍,為提升審計工作執行效果奠定堅實的基礎。
3.創新預算執行審計措施,強化預算執行審計效果
就傳統的審計工作開展而言,通常是以科室為獨立的審計單位。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加之審計任務的日益增多,使得傳統審計手段已然無法滿足時下社會對審計工作的開展需求。為確保審計工作效力的充分發揮,必然要積極促進審計行動的統一。具體而言,即在審計工作開展前,審計部門需要全面考慮到眾多的審計對象,基于審計對象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來為各職能科室合理分配審計人員,諸如針對局級以上的審計工作,審計部門可成立專門的審計小組,并基于計算機技術開展聯合審計,如此不但能更好的應對審計工作中各項復雜煩瑣的微小事件,又能切實提升審計工作的開展效力,繼而彰顯審計的權威性。
(1)創新審計手段。積極將計算機一類的先進技術引進實際審計工作中,并使之與人工審計結合到一起,這不僅有助于促進審計效力的全面提升,且能為財政預算審計的電算化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繼而可逐步改變傳統的人工審計方式,以免審計工作無法及時發現現代的新型經濟犯罪。基于當下的社會發展新形勢,審計部門應務必積極致力于促進計算機與人工審計方式的有效結合,以切實解決傳統審計方法所無法解決的問題,繼而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的豐富功能來滿足審計工作的各方面需求。
除此之外,針對在崗審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培訓亦需引起審計部門的足夠關注。針對計算機技術于審計工作中的引進,對審計人員的計算機素養有著一定的要求,故為確保審計工作的高效運轉,則審計部門還需全面提升審計人員的綜合素養,并扶持一批優秀的數據分析團隊,以全面分析審計數據,一方面找出審計數據中是否存在不合理之處,另一方面則是針對其不合理之處展開縱向對比,以找出問題出現的原因,繼而在保證我國財政健康的同時,避免讓國家蒙受不必要的損失。
(2)將不同審計項目結合起來。就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的項目與專項審計而言,其雖分屬兩個不同的項目,但兩者之間亦有著較為密切的關聯。而基于二者有著不同的審計側重點,故為確保二者審計目標均能得到順利實現,則必然要對兩者的主副地位予以明確,并采取針對性的審計方法來保證審計結果的合理性。
(3)經濟責任審計與收支審計相結合。通過對單位的收支審核,將直接放映出該單位運行是否規范、財務是否合法合規。因此在實際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有關單位的收支審計以及單位管理人員在職期間經濟責任審計應結合到一起,明確經濟責任,繼而在促進資源信息共享的同時,維護審計結構的客觀與公正。
4.優化預算審計工作內容,細化預算審計執行過程
(1)針對財政采購審計工作重點進行細化。針對財政采購的審計重點主要包含如下三個方面:一是政府的采購預算編制與具體采購過程;二是采購的具體執行;三是采購活動的預期與實際收益。通過審核上述幾個方面的內容,不但可以避免貪污腐敗事件的發生,而且有利于優化財政采購工作,更好地維護國家的財政安全。
(2)增加部門財政預算審計內容。部門財政預算審計執行是保證部門財務科學運作的有力手段。主要包括的審計內容有兩項。一是審計部門預算編制是否合理,通過對各項預算收入的核查,核實預算外資金是否整體納入財政專戶管理等。二是針對財政預算執行過程是否合法、是否有效進行科學審計,同時還要對預算工作中是否存在違規情況進行審計。
(3)強化國有資產資源收益監督力度。就財政審計工作的具體開展過程,最重要的審計對象及內容當屬國有資產資源收益。而有關國有資產收益的審計,審計內容除了要包含國有資產的賬目情況,還要審計賬目與實際資產是否相符,若兩者之間并非一致,則需全面審計國有資產的結構與效益等各個方面,以發現國有企業管理人員是否有資金挪用或損失浪費等問題,繼而確保國有資產經營效益的提升。
(4)強化項目管理,確保審計質量。審計工作中積極推行質量責任制,一方面是為了促進“一崗雙責制”優勢作用的充分發揮,以明晰各自的職責與權限;另一方面,應著重突出審計工作重點,以確保審計工作質量。另外,最終的審計結果以及審計工作的執行情況,應及時報告給分管領導,而管理人員也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模范作用,以強化組織協調,采取有效措施來解決當下存在的突出問題。
三、結語
針對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其主要目的是確保預算編制的科學性,以及確保預算具體執行過程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并提出切實有效的審計建議,以進一步提升財政管理水平,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繼而在提升審計工作效率的同時,促進審計工作逐步往精細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賈應超.扶溝縣審計局創新思路做好本級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理財:市場版,2017.
2.李晶.地方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的難點及強化措施.中外企業家,2017(05).
3.王松艷.聯網審計在部門預算執行審計中的應用.唯實(現代管理),2017(04).
4.謝瑩.當前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的重點內容探討.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7(08).
5.張登成.經濟新形勢下深化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的探討.中國商論,2017(15).
(責任編輯:何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