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昕
摘 要:2019年,新政府會計制度正式全面實施,執行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核算的并行管理模式。無論是從理論研究層面進行分析,還是從會計實踐的角度思考,制度都有利于改善之前多種類型會計制度同時存在的局面,對政府的會計制度進行深化改革。本文分析了如何借助信息技術給會計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撐,促使會計體系建設更加完善。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會計職能;信息化;信息質量;平行記賬
信息技術對社會生活造成的影響非常大,在給人們提供更多、更快速的信息服務同時,也對傳統工作起到變革的影響。以會計工作為例,受到信息技術的支持和變革影響,傳統的會計工作模式出現較為深刻的改變,更多先進的信息技術給會計工作提供更充足的支持。信息化可以提高政府會計工作的總體效率,也能強化會計管理能力,有助于政府實施更健康的行政管理,促使經濟和社會可以實現更為和諧的發展。所以,政府需要在新制度指導下進行高效的信息化建設,促使政府能指導更高層面的會計工作,更好完善現代會計工作的體系建設。
一、政府會計制度對會計工作的影響
1.統一會計制度,改變核算基礎
通過對《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以下簡稱《制度》)內容的梳理和思考,發現它對會計工作起到諸多影響,需客觀看待這些影響。本文認為《制度》的執行統一了會計制度,改變了核算基礎。首先,《制度》主要是對各種類型行政事業單位所執行的會計制度進行統一化的規定。這樣就可以解決之前因為多項制度同時存在和執行而出現的體系交叉問題,也能科學解決會計核算在口徑上不一致的問題。同時,這樣也能提升不同部門或者是單位對會計信息質量進行比較的可靠性,從而提升政府制定財務報告中各項信息的精準性。其次,改變核算基礎。可以說《制度》改變傳統的收付實現核算模式,轉化為當前的雙重核算:將收付實現作為預算會計核算的基礎,將權責發生制為基礎開展財會核算。這樣可以對政府開展各項事務所支出的成本情況進行更優質的核算,也能更好地對政府各階段和整體的財務情況進行準確并且完整的數據體現,從而滿足對綜合財務進行綜合編制的信息要求。
2.強化會計職能,合理改進會計核算
本文認為《制度》合理改善之前多種類型會計制度同時存在的局面,對政府的會計制度進行深化改革,為當前創建特色化的政府會計標準提供支持。它不僅可以統一會計制度,也能強化會計職能,合理改進會計核算。第一,《制度》引入權責發生制該種核算模式,同時關注費用會計等諸多要素,借助權益法對政府長期的股權投資進行核算。這樣可以有效規避因為收付實現制導致的政府資產信息失真的問題,也能科學解決未能進行合理分攤等問題,對政府擁有的資源以及實際消耗的資源進行確認和具體的計量。這樣就能客觀反映政府在進行公共管理時的履職情況,以此提高信息披露的能力和最終水平,持續強化會計職能。第二,《制度》將預算收入、支出以及結余作為關鍵會計要素,可以有效避免對預算收支進行虛列的行為發生。將政府部門的現金收支歸納到預算核算中,這樣能對部門預算收支情況進行準確地反映,以此滿足政府開展預決算的管理需求。
二、政府推行信息化會計工作的意義
1.提高會計工作的總體效率
受到信息技術的支持和變革影響,傳統的會計工作模式出現較為深刻的改變,更多先進的信息技術給會計工作提供更充足的支持。政府需要在這樣的技術支持環境下推行信息化的建設,以此提高會計工作的總體效率。借助信息技術和相關軟件的支持,財務部門可以對會計工作進行詳細的劃分,通過不同計算機的運行對這些財務數據實施處理,提升整體財務工作的成效。例如,財務部門可以組織多個財務人員在不同的電腦上依照相同格式進行憑證信息的錄入,然后在相同的服務器上進行數據存儲。這樣能提升憑證信息的錄入速度,也能對數據進行相同的存儲,以此提升最終的工作效率。
2.強化會計管理能力
政府實施會計工作通常是從上而下,部門層級的劃分比較清晰。下屬部門進行日常經費的開支和具體決策工作,而機關部門則是執行具體的計劃和戰略內容。這樣的管理組織雖然可以合理擺脫日常煩瑣工作的侵擾,但是容易導致上下級部門出現財務信息不對等的問題,不能保證最終的長遠利益。而通過實施信息化的會計工作,政府部門能運用網絡對會計數據進行傳遞和集中化的管理,可以開展會計工作的遠程處理。同時,上級部門也能借助信息技術對下級部門的財務開支情況進行遠程監控,這樣能對會計行為進行合理的規范。
3.保障會計工作的信息質量
通過對政府會計進行深入的研究,發現信息化可以提高會計工作的總體效率,也能強化會計管理能力。同時,信息技術也能保障會計工作的信息質量,這樣有助于政府實施更健康的行政管理,促使經濟和社會可以實現更為和諧的發展。各種會計信息可以通過網絡的載體實現匯集,然后借助信息技術將這些數據信息向不同的站點傳遞,這樣能提升會計信息的整體傳播速度。同時,政府部門也可以借助網絡技術對會計信息的變動情況進行跟蹤和及時的反映,避免出現信息滯后的問題。
三、合理借助信息化推進會計制度具體實施的思考
1.在《制度》指導下進行高效的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建設能促使政府實施更高層面的會計工作,更好完善現代會計工作的體系建設。政府部門要優化財務管理的模式,要客觀反映政府在進行公共管理時的履職情況,以此提高信息披露的能力和最終水平,穩步強化會計職能。根據《制度》的各項內容要求和當前會計工作,政府要想合理借助信息化推進會計制度的完善,則應該對會計核算系統進行升級。首先,《制度》對會計要素進行明確性的規定,行政事業單位必須要根據要求更新會計信息系統,合理建立全新的科目,也要明確兩種核算方式的應用。其次,應該對會計數據以及業務工作進行科學的處理。政府部門需要及時對信息系統的后臺工作信息進行更新,為財務會計以及預算核算提供更好的數據支持。
2.構建數據平臺,為公共決策提供信息服務
《制度》對政府的會計制度進行深化改革,為當前創建特色化的政府會計標準提供支持,政府部門應根據其內容和要求進行信息化的建設。而借助信息技術和相關軟件的支持,財務部門可以對會計工作進行詳細的劃分,通過不同計算機的運行對這些財務數據實施處理,提升整體財務工作的成效。政府部門要想合理借助信息化不斷完善會計制度,不僅要對會計核算系統進行升級改革,也需要構建數據平臺,為公共決策提供信息服務。
具體說,政府部門需要在《制度》以及相關規定下開展各項會計工作,應該以會計準則為指導構建高質量的信息平臺。通過對預算系統進行優化處理,可以實現數據接口的開放性管理,促使財政部門和會計核算兩個系統實現無縫對接。更好滿足政府部門進行收支管理以及個實施單位核算的工作需求,以此對會計核算和當前的國庫支付進行業務流程的簡化,節省更多的人力資源。可以有效規避因為收付實現制導致的政府資產信息出現失真的問題,也能科學解決未能進行合理分攤等問題,對政府擁有的資源以及實際消耗的資源進行確認和具體的計量。這樣可以改變之前的會計核算工作模式,也可以對財務數據進行深度的挖掘,對財務數據實施分析以及再次加工,這樣能更好為公共決策提供數據分析的支持,從而強化政府部門的整體服務效率。
3.借助信息化手段為平行記賬提供數據信息支持
《制度》主要是對各種類型行政事業單位所執行的會計制度進行統一化的規定,能提升不同部門或者是單位對會計信息質量進行比較的可靠性,從而提升政府制定財務報告中各項信息的精準性。《制度》明確平行記賬的工作規則,具體是指當政府部門實施預算管理時出現現金收支業務的時候,需要對這一筆經濟活動事項進行雙重的計量:一要開展預算會計的確認計量;二要進行財務會計的計量。這樣能滿足對政府各項公共資金的具體來源以及使用情況提供不同的管理導向,可以推進財務體系完善的進程。
根據《制度》中的內容要求,部門開展平行記賬就是對相同基礎數據源開展高質量的核算工作,對同一筆政府經濟業務進行反映的原始憑證應該是相同來源的。所以,需要借助信息技術構建高質量的數據平臺,對財務會計以及預算會計的功能模塊進行技術整合,實現財務數據的集成管理。然后通過對不同模塊的相同的政府財政工作數據開展加工處理,這樣可以為會計制度建設提供更科學的信息支持,促使平行記賬順利地開展。
通過對《制度》內容的梳理和思考,發現它可以統一會計制度,改變核算基礎。同時,《制度》也能強化會計職能,合理改進會計核算。政府需要在《制度》指導下進行高效的信息化建設,更好完善現代會計工作的體系建設,具體需開展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對會計核算系統實施升級改革,為財務會計以及預算核算提供更好的數據支持。二是政府需借助信息技術積極構建數據平臺,為公共決策提供信息服務。三是借助信息化手段給平行記賬提供數據信息支持,以此推進財務體系完善的進程。
參考文獻
1.郝梓秀.關于我國政府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探討.財會研究,2017(3).
2.谷愛萍.淺議管理會計信息化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的有效實施策略.納稅,2017(21).
3.路青利.政府會計準則的實施將引起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創新的研究.現代經濟信息,2017(04).
4.蔣旭峰.探索構建政府軟件資產公物倉 助力節約型機關和政府信息化建設.中國機關后勤,2018(4).
5.李博.關于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思考――基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角度.產業經濟評論,2018,No.26(03).
(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