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燕
摘 要: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是以貨幣計量、被事業單位占有和使用的各類經濟資源的總和。有效管理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能夠確保國有資產安全與廣大人民的利益。本文從當前事業單位在管理固定資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相應對策,最終提高事業單位管理固定資產的效率,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對策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是被單位占有或控制的一項重要經濟資源,每個單位會計工作都包含資產管理這項重要內容,因此加強對資產的管理能夠改善單位的管理體制與水平。但是當前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事業單位的改革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刻不容緩。
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第一,缺乏健全的資產管理職責體系,資產管理意識不強,有效的監督管理體系尚未形成。我國實行國有資產“財政部門―主管部門―行政事業單位”三個層次的監督管理體系。然而,很多地區還未形成有效的監督管理體系,表現如下:部分主管部門認為資產管理主要負責人為財政部門與使用單位,自身對于資產管理的責任意識不強,導致單位的資產管理相對薄弱;相當一部分領導將資產管理視作本單位工作之外的任務,不夠重視單位的資產管理工作,也不了解現在的資產管理政策,不按照規定程序對單位的資產進行出租、處置,缺乏有效的資產管理意識。
第二,資產產權關系不夠明確。當前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存在一些固定資產的產權歸屬缺失,比如很多單位的辦公樓、教學樓等產權缺失,甚至本單位都不了解產權屬性,總之這些類似的種種原因,導致出現不清晰的產權關系,固定資產的責任落實不到位,這些都導致了資產管理的各種弊端。
第三,日常管理存在問題。在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素質不夠,造成資產流失嚴重,比如在日常使用與維護打印機過程中,很多單位工作人員將私人的東西也拿來打印,導致單位的打印機經常保持高負荷的工作狀態,加上日常缺少必需的維護,使資產損耗嚴重。另外,單位的各種便攜式資產缺乏監管,經常發生資產流失,比如便攜式計算機、照相機等。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管理機構不夠規范,而且財務人員經常變動,不能妥善保管相關原始憑證與核算資料,經常出現資料缺失現象,不能準確反映出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狀況。首先,在購置固定資產時,入賬價值就是實際購買價值。然而在現實中,很多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來源渠道是政府調撥或者捐贈,但是一般按名義價值入賬,同時做備查記錄。但部分事業單位只將該類資產在備查簿上記錄,而沒有定期監控該類資產的實際情況。其次,在資產的日常核算中,有些行政事業單位對經營性固定資產與非經營性固定資產的劃分不合理。對于有些資產的工作總年限或者工作總量,事業單位缺乏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確定,導致資產使用總年限與總工作量與實際數差別很大。最后,資產的報廢與處理方面。由于折舊核算過程存在一部分不準確性,導致最終報廢資產的賬面價值和實際價值出現不相符,從而使資產的處置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總之這都是事業單位會計核算過程的不規范性引起的。
第四,信息化管理有待加強。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信息化建設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只是單純將固定資產卡片進行了信息化登記,但基本上都是手工記錄與資產有關的出入庫、調撥等日常管理行為。由于缺乏健全的資產管理制度,事業單位的領導重視固定資產采購環節、忽視管理環節,把管理固定資產當作基層管理人員的責任,在資產的申請與采購環節投入更多精力,對資產使用與管理缺乏重視,導致資產管理更加缺乏制度約束。例如,在日常管理中,有些部門同時負責資產采購與驗收,有些單憑發票登記資產卡片,缺少實物驗收環節,無人核實固定資產實物;固定資產采購之前,沒有進行充分的計劃,導致固定資產不符合工作需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第五,固定資產無法有效保障完整性和安全性。這是由于固定資產管理員沒有良好的管理態度,在管理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最終影響固定資產管理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缺少管理固定資產的專業人員,更加缺乏先進的管理理念與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缺少創新能力。另外,很多單位缺乏專業會計人員和資產管理員,導致發生固定資產賬目漏記的情況。而且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員都是兼職,難以有效完成固定資產管理工作。
第六,固定資產的定期清查流于形式。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不僅包含賬務登記和分類管理,還包括資產定期清查。平時入庫出庫的資產也經常處于循環的狀態,所以,固定資產的定期清查對于事業單位相當重要。但是清查固定資產在眾多行政事業單位中只是流于形式,資產管理人員沒有被切實安排到清查工作中,因此想要徹底克服這個難題,迫切需要成立專門的資產清查機構,安排專業人員,防止資產清查流于形式。
第七,處置資產過程中發生的問題。資產報廢處置存在違規現象。很多行政事業單位自行將需要報廢的儀器、辦公桌椅、筆記本等進行了報廢,沒有按照規定執行審批手續,也沒有按程序走申請手續,每年度結束都自行將這些資產進行處置,而不是及時處理本應報廢的資產。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基本是每人名下一臺臺式機,但是在長期使用中,出現主機、顯示器等損壞或者更新換代被淘汰,本應履行資產報廢程序,但是其審批手續相對繁雜,辦理時間太長,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就出現需報廢的設備被長期保存在單位倉庫,未及時進行處理,不及時結算導致入賬延遲。在近幾年的工作過程中,通過對某些單位的審計發現,某單位的資產負債表中出現在建工程長期掛賬,究其原因這是該單位新建的辦公樓的工程支出,距離現在已經有好幾年時間,一直未做竣工決算,土地證、房產證更沒有辦理,所以辦公樓的工程款一直在在建工程科目掛賬。
二、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措施
1.合理設置管理機構,明確職責,加強人員培訓
行政事業單位要完善資產管理機構的設置,崗位分工更加明確,使資產管理成為一個單獨部門,固定資產從購買到處置報廢環節均由其負責。各個部門明確各自崗位分工與責任,相互制約,做好內部控制。固定資產管理由專人負責,資產管理員要具備相關專業素質與業務素養,了解資產相關法律條文,掌握資產相關知識,以此才能更加符合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崗位要求。將資產管理員的繼續教育落到實處,這樣才能確保資產管理觀念符合現實要求。
2.加強資產管理監督與考核
資產管理不僅需要單位領導,還離不開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這樣才能確保固定資產管理高質量運行。因此我們可以把資產管理是否有效納入領導干部的年度考核內容,這樣才能逐步使領導干部更加重視本單位的資產管理,進一步增強各個崗位的履職意識,提高資產管理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3.加強資產管理內部控制建設
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離不開固定資產內控制度的落實。另外,單位審計部門需要更加完善,而且需要專門的審計人員對其進行管理,這些人員必須具備相關業務能力與工作作風,這樣才能保證建立權威的內部管理體制。同時,本單位固定資產處置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運用現代化的手段技術。可以使用信息管理系統,能夠時刻控制固定資產的管理流程。信息管理系統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提高資產維修效率,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庫存計算方面的準確率。在當前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有融合的趨勢。對于行政事業單位,更應該充分利用當前先進的信息技術,提高使用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能夠全面客觀具體反映各個單位的資產數量與類型,還能夠為資產的購入計劃提供客觀的量化數據。
4.健全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與監督機制
通過研究我國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結構,可以發現資產的價值或者數量都呈現出一個不斷變化的狀態與過程。要想更加清晰掌握當前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結構與數量等,我們需要及時建立完備的資產清查機制,這樣才能保證固定資產的清查工作實現制度化與常態化。第一,定期對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全面盤點和清查,而且每年底要全面清查與盤點本單位的資產,并且深入分析資產的盈虧狀況,明確相關部門與人員的職責,有效處理資產的盤虧。第二,形成有效的抽查機制。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需要依據相關會計核算資料來檢查現有資產的使用狀況,使單位的固定資產做到賬實相符、賬賬相符、賬表相符。
三、結語
固定資產管理已經成為當前行政事業單位的重要工作內容,是一個系統工程,為了更加科學合理地管理固定資產,解決當前固定資產管理的眾多難題,增強管理意識、完善管理機制、改革管理措施和強化監督制約變得至關重要。國有資產的安全離不開完善的資產管理制度、各個單位的重視以及完善的監督制約機制,要結合我國的國情,在各級財政部門與主管部門的監督指導下,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參考文獻
1.褚興海.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的核算策略.現代農業,2017(3).
2.胡文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經營管理者,2016(31).
3.張晶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中國集體經濟,2017(18).
4.黃建寧.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及其措施.中國總會計師,2016(7).
(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