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摘 要:全球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一大趨勢,人才培養與供需不能形成正比,已經成為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的重要難題。本文就當前跨境電商與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發展的現狀給出了簡要的分析,之后探討了跨境電商的交易模式、跨境電商交易服務平臺對于人才核心技能需求,并從定向強化、工學結合、個性化培養三個方面給出了相關的建議,提出了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核心技能需求;建議與對策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經貿組織,我國與外國的經濟貿易往來越發頻繁。與此同時,電子商務也隨著網絡的普及,得到快速的發展。在這種大背景下,對于跨境電商的人才需求開始出現缺口,需要解決企業發展與跨境電商人才核心技能培養之間存在的問題。所謂的跨境電商人才核心能力,主要指的是需要企業人員具備外語能力、網絡推廣能力、網站與網上商鋪運營能力、產品在線營銷能力、網上創業能力、企業在線售后服務能力等綜合職業素養。跨境電商人才核心能力的培養,需要從多方面尋找培養路徑,并從綜合性的角度進行衡量,給予優化。
一、跨境電商的發展現狀分析
跨境電子商務是近年來逐漸興起來的,現在網絡的發展,讓很多的消費者開始選擇不同國家的商品,對于其需求也在與日俱增。跨境電商作為一種新型的交易方式,主要是依靠互聯網與國際物流,讓不同國家的交易主體,利用電子商務的交易平臺,通過商品的溝通、交流,最終達成交易意向,通過下單,利用跨境物流將商品送達消費者手中,完成支付結算與交易的一種國際貿易活動。跨境電子商務具有較多的優勢,能夠為不同的消費者提供豐富多樣的消費選擇,在家里或者公司足不出戶就能實現全球購,并且其商品的成本低,商品的信息量大,環節少,交易周期短,有利于形成多邊資源的優化配置,讓企業之間實現互利互惠。
當前全球的電子商務已經取得了飛速的發展,與傳統的外貿相比,跨境電子商務能夠實現外貿發展形式的轉變,有利于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另外,跨境電子商務的網站,將海量的商品信息形成一個系統的信息庫,并且能夠通過智能化的檢索與選擇,優化交易方式的環節,采用個性化的推廣手段,有利于國內中小企業的發展。從另一方面來講,跨境電商的交易主體是全球二百多個國家與地區的商家與消費者,其巨大的市場潛力,讓中國的進出口貿易與跨境電商市場的交易規模逐年遞增。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很多企業已經形成了一條從營銷到支付、物流與金融服務相互整合的完整的產業鏈,為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深層次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電子商務與跨境電商的人才培養現狀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數字技術的發展,在跨境貿易服務、生產、物流和支付環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跨境電商行業效率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根據國內權威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2018年跨境出口電商交易規模將達到7.9萬億,相比2017年同比增長14.5%,對于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大概每年要22萬人,而高校與各類培訓機構每年培養出的學生數量卻不足10萬人。人才的需求與培養數量的脫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因素。
在諸多高校的電子商務專業設置中,主要是從四個方面來實施人才的培養:(1)網絡硬件:讓學生了解服務器、交換器、路由器與其他網絡設備的功能,并在熟知局域網知識的基礎上掌握網絡安裝、設計、維護與管理的能力;(2)電子商務運行的軟件平臺:需要學生掌握服務器端操作系統,并懂得電子商務系統的安裝、調試與維護環節;(3)電子商務應用:掌握網頁設計與圖像處理技能,還要能夠獨立完成后臺與數據庫的開發;(4)電子商務運營:根據市場、客戶服務與貿易、物流等諸多方面的要求,形成網絡營銷與電子商務運營管理的經驗。
跨境電商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對于人才的要求比較高,人才除了要精通信息技術類知識,還要精通外貿類語言,但是在培養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需要探討多種解決方案,但是當前還未出現現成的成功模式。另外,跨境電商人才培養需要的師資力量也需要加強,很多教師畢業沒多久,缺乏實際的行業經驗,很多高校的學生上班后,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培訓才能真正上崗,讓人才與供需的不平衡問題成為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的制約瓶頸。
三、跨境電商的交易模式對于人才的核心技能需求
跟國內交易平臺的電商有所區別的是,跨境電商面對的是全球的顧客,一些客觀的環境與條件,讓跨境電商受到了不同因素的影響。在跨境電商的人才技術要求中,需要面對來自不同語言文化的教育、生活習俗、消費心理、宗教信仰等不同的復雜因素影響,還有跨境電商關于營銷、物流、網絡與支付方面的知識,對于一個合格的跨境電商從業者來說都是挑戰。
跟傳統的電子商務相比,跨境電商的交易模式對于人才的核心技能需求主要表現為四個方面:
1.扎實的外語基礎
跨境電商企業需要培養的各種復合型人才,對于國外的產品進行上架,優化產品的運用平臺,還要進行圖形圖像的制作等,熟練地掌握各種電商運營知識,這些都需要具有扎實外語基礎的人才,網站的推廣還要具有流利的英語口語。
2.網絡信息技術運用能力
跨境電商的主要運營動力,就是網絡信息技術,同時在網絡信息技術的基礎上,還要進行物流配送、金額支付、信用監管等系列的支撐服務,這就是不斷在發展的一條產業鏈,因此需要從業者具備計算機與網絡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
3.了解消費者的文化喜好
很多國外的消費者特別是歐美地區的消費者,他們的消費文化意識比較注重售后服務,一套完整的零售售后體系并且能夠無理由退貨是他們的消費習慣。因此,跨境電商從業者需要了解消費者所在國家的語言、文化和習俗,要針對不同的消費對象實施不同的營銷策略,要根據各個國家的文化習俗和愛好,最終實現無障礙溝通與交流。
4.物流和金融方面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跨境電商逐漸在形成延伸性的全新產業鏈,對于物流管理、銀行金融與市場營銷等專業的人才需求旺盛。當前出口跨境銷售主要是以小額批發商與消費者為主要銷售對象,物流方式也以小批量、多批種占據了主要的國際快遞物流方式。因此,全球零售需要專業的供應鏈管理人才,完成產品方案制定、采購、生產、運輸、庫存與出口等環節。
四、跨境電商交易服務平臺以及人才的核心技能特征
近年來,我國的跨境網絡零售銷量開始出現遞增模式,服務對象是以個人為主,主要的交易特征是頻率高、批次多、金額小。跨境電商的網絡零售模式主要是通過企業獨立建立的外貿B2C網站來進行交易,比如唯品會,還有一種是企業入駐第三方外貿的交易服務平臺,比如亞馬遜。跨境電商的服務鏈隨著進出口數量的增加,逐漸在完善,具有代表性的國內跨境電商B2B平臺主要以進口中國網等為主,B2C平臺代表企業以走秀網等為主。
跨境電商的開展與國內的電子商務有很多的區別,表現的人才核心技能特征主要有兩種:第一,需要掌握外貿規則。跨境電商的人才,需要對于電商的運營知識進行熟練的掌握,同時還要能夠制作各種復合型的圖形圖像作品,要根據外貿的規則優化自身企業的產品,并使用網絡給予推廣,有效地提高產品的搜索流量。第二,具有創新思想的商務領軍人才。跨境電商主要以網上的各種交易活動作為核心內容,需要以網絡信息技術為載體,需要系列的支撐服務來完成。這些系列的支撐服務,形成了一條全新的產業鏈,需要電子貿易、計算機技術、市場營銷、銀行金融、物流管理等各種人才。日益競爭激烈的人才需求,讓具有創新思想的商務領軍人才脫穎而出,他們能夠充分地利用移動互聯網去不斷地開拓新市場,并且能夠在市場中披荊斬棘,統籌全局,成為當下比較搶手的電商人才。
五、跨境電商人才的相關培養策略
1.定向強化
跨境電商的人才培養,需要跟企業的具體人才要求來定向強化,主要需要技術型、商務型與綜合管理類三種人才。首先,技術型人才,這種人才主要是為了解決企業的業務服務,需要具有堅實的計算機使用基礎,能根據企業客戶的具體需求用計算機做出分析,還要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企業的流程,根據管理的需求從消費者的角度去進行技術類的產品設計;其次,商務型人才,這種人才主要是以虛擬市場的使用者與服務者身份出現的,在以往的傳統商業活動中就存在,他們不但要掌握網絡與電子商務平臺的基本操作技術,還要熟知網絡虛擬市場中的經濟規律,是營銷與管理的雙向能手;最后,綜合性的管理人才,這種人才不是剛從高校畢業就能具備這種能力,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市場磨練才能形成,在深刻認識計算機、網絡與社會經濟體系的同時,還要能夠整體規劃企業的電子商務流程,具有綜合項目的管理能力。這三種類型的人才,需要進行定向的強化,特別是商務型人才,需要在外語能力方面進行強化;技術型人才在外貿結匯知識方面給予專業性的培訓,能夠根據跨境電商交付方式的變化實現后臺科學的交易設計;綜合性管理人才需要在跨界文化與法律方面進行定向強化。
2.工學結合
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核心需求比較高,其人才的培養需要以企業的實際情況作為出發點,有企業的支持,才能讓高校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更具實踐性。當前很多的高校在開設電子商務課程的時候,講授形式還是以往的灌輸式模式為主,這種模式下學生很難結合實踐來提高能力。當然,也有部分高校在使用模擬的教學軟件,但是受到模擬環境與實際環境存在差距的因素影響,學生也很難將這些模擬的教學經驗在實際中運用。因此,改變這種局面的最佳方式就是校企合作,通過工學結合的方式來改善。學生在學校具有電子商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后,能夠通過參加企業的跨界電商活動,增強學生的實踐技能,同時還能根據每個企業的人才需求,針對性地進行人才培養。
3.個性化培養
跨境電商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并且應用的方面較為廣泛。在人才培養方面如果要求每個人都要具備物流、語言、網絡、商務、金融等專業知識,是與人才的成長規律相悖的,還要耗費相當高的教育成本。因此,當前根據跨境電商的人才需求進行個性化的培養才是最基礎的。高校可以設置模塊化的技能群,讓學生依據自身的不足之處或者個性化需求,選擇與自己的電商技能模塊相符合的模塊,在不同的學習環境下,學校能夠有效地節省教育成本,還能實現個性化的培養目標。
六、總結
綜上所述,跨境電商的發展是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重要表現,同時也是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跨境電商需要具有綜合性能力的人才支撐,具備扎實的外語基礎,還要具有網絡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和創新思維等等,核心人才的緊缺成為當前跨境電子商務中面臨的一個重要難題。因此,需要從綜合性的角度進行分析和探討,提高跨境電商核心人才的供應率。
參考文獻:
[1]鄂立彬,黃永穩.國際貿易新方式:跨境電子商務的最新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4,(2).
[2]樂飛紅.跨境電商人才的崗位能力與課程體系研究——以上海為例[J].人力資源管理,2018,(4).
[3]孫艷艷.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4,(15).
[4]朱丹.跨境電商背景下小語種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思考[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5).
[5]王外連,王明宇,劉淑貞.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現狀分析及建議[J].電子商務,2013,(9).
[6]周玥,付杰.跨境電商人才核心技能探索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32).
[7]陶融,王漢榮.創新創業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路徑探索[J].現代營銷,2017,(8).
[8]張黎明,胡娟.基于職業能力構成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職業時空,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