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愛菊
[摘要] 目的 了解該縣已婚育齡婦女對出生缺陷和優生知識的KAP水平,從而為進一步降低出生缺陷率并制訂相關的護理對策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2018年4—12月對到該縣服務站查體的325名已婚育齡婦女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該縣已婚育齡婦女出生缺陷知識總體掌握程度欠一般,已婚育齡婦女預防出生缺陷知識平均認知率為58.74%,預防出生缺陷態度平均認知率為 60.24%,預防出生缺陷行為平均認知率為54.52%。結論 應該多渠道提高該縣已婚育齡婦女預防出生缺陷KAP水平,從而進一步有效避免出生缺陷發生,提高該縣出生人口質量。
[關鍵詞] 出生缺陷;已婚育齡婦女;知識、態度、行為(KAP)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6(b)-0156-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KAP level of birth defects and eugenics among married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our county, so a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reducing the birth defect rate and formulating relevant nursing strategies. Methods From April to December 2018,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325 married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who were examined at the service station in our county. Results The overall knowledge of birth defects of married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our county was average. The average cognition rate of knowledge of birth defects prevention among married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was 58.74%, the average cognition rate of prevention of birth defects was 60.24%, and the average prevention of birth defects was recognized rate was 54.52%.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KAP level of birth defects in married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our county through multiple channels, so as to further effectively prevent birth defec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irths in our county.
[Key words] Birth defects; Married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Knowledge, attitude, behavior (KAP)
出生缺陷,指的是由于遺傳、環境等因素導致的胎兒在出生前就存在的結構或功能性異常,是目前導致圍產兒死亡和兒童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國每年均會有大量新生兒缺陷者出現,且有逐年上升趨勢[1]。出生缺陷不僅影響兒童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而且影響整個國家人口素質和人力資源的健康存量,影響經濟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2]。新生兒出生缺陷通常是在胚胎發育第3~8周發生的,此階段往往對大多數致畸因子產生高度敏感性,而一般情況下孕婦發現懷且到醫院檢查時往往均已錯過此高度敏感時期,導致出生缺陷已然形成與存在,使得預防發生出生缺陷的最佳時機白白錯過[3]。因此,提高已婚育齡婦女的預防出生缺陷知識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該研究針對該縣已婚育齡婦女,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其對出生缺陷知識、態度和行為水平(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從而為進一步降低出生缺陷率提供科學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于該縣計生服務中心查體的已婚育齡期女性325名進行調查。納入標準:①自愿參加該研究;②有正常的理解和溝通能力;③無精神方面及其他認知障礙。年齡23~45歲,平均(34.2±2.79)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44名(75.08%),中專(含高中)49名(15.08%),大專及以上32名(9.84%)。家庭月收入:>4 000元102名(31.38%),2 000~4 000元134名(41.24%),<2 000元89名(27.38%)。職業:有152名(46.77%),無173名(53.23%)。
1.2? 調查工具
1.2.1 一般情況調查表? 主要包括年齡、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職業等。
1.2.2 預防出生缺陷知識、態度和行為調查表? 參照洪己東等[4]的的調查問卷,自制形成有關預防出生缺陷的基本知識、態度和行為的問卷,每答對一題得1分,回答錯誤或“不知道”得0分,對問卷總分進行統計,平均認知率為各題認知率之和的平均數。
1.3? 調查方法
由該縣服務站的專業工作人員進行調查,調查前說明調查目的和意義,由研究對象獨立完成問卷填寫,注重內容的客觀真實性。該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30份,回收有效問卷325份,回收有效率為98.48%。
1.4?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利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數據以(x±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該研究中,已婚育齡婦女預防出生缺陷知識平均認知率為58.74%,預防出生缺陷態度平均認知率為 60.24%,預防出生缺陷行為平均認知率為54.52%。
3? 討論
劉倩[5]的研究顯示,育齡婦女對預防出生缺陷知識的掌握程度是出生缺陷的重要影響因素。在該調查中,在該研究中,已婚育齡婦女預防出生缺陷知識平均認知率為58.74%,預防出生缺陷行為平均認知率為54.52%,預防出生缺陷態度平均認知率為60.24%。說明已婚育齡婦女預防出生缺陷知識、態度和行為認知率一般。文化程度的高低決定了一個人獲取知識的能力及視野的開闊性,文化程度高的育齡婦女對優生知識的關心程度越高,更愿意主動獲取優生知識[6],該研究中,大部分女性文化水平不高,初中及以下人群有244名,占總調查人數的75.08%,該群體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對異常狀況的重視程度和預見性就會較差。所以該群體的優生優育意識還需要進一步強化。計生服務部門應加大對出生缺陷預防知識的宣傳、組織醫生定期為她們提供咨詢服務。出生缺陷預防有3個時期,分別是孕前、產前和產后進行干預。陳吉琴[7]的研究表明,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可以將預防關口前移,預防措施落實在懷孕之前,從而有效降低出生缺陷情況的發生。作為計生服務工作人員,應加強孕前健康檢查的宣傳,提高檢查率。
該研究中大部分孕產婦對出生缺陷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部分育齡女性對于如何全面的預防出生缺陷仍存在一定的誤解,作為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應注重三級預防、加大對預防出生缺陷知識的宣傳,提高已婚育齡婦女預防出生缺陷KAP水平,從而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出生人口質量。
[參考文獻]
[1]? 于青,蘇寶利,張靜,等.自愿婚檢實行前后婚檢情況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09,25(7):871-872.
[2]? 秦懷金,朱軍.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3]? 鄭克茂.新生兒出生缺陷與婚前檢查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6):251-252.
[4]? 洪己東,翁彥云,徐沛金,等.已婚育齡婦女預防出生缺陷知識、態度和行為的調查[J].現代臨床護理,2015,14(5):5-7.
[5]? 劉倩.湖南省育齡婦女對出生缺陷相關的知識、態度、行為的調查研究[D].衡陽:南華大學,2012.
[6]? 李文靜,楊文方,曾令霞,等.延安育齡婦女出生缺陷KAP調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7):797-801.
[7]? 陳吉琴.出生缺陷預防與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價值[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1):202-203.
(收稿日期:201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