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成梅 林玉筠
[摘要] 隨著國家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要求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鄉鎮衛生院承擔了大量基本醫療護理和慢病管理工作,但在這種新形勢下,鄉鎮衛生院護理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該文就新形勢下鄉鎮衛生院護理工作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進行綜述,旨在提高鄉鎮衛生院護理工作質量,提高基層群眾的就醫感受,促進鄉鎮衛生院護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鄉鎮衛生院;護理工作;問題與對策;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6(b)-0194-03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Health China Strategy, it is required to comprehensively establish a basic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wnship hospitals undertake a large number of basic medical care and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but in this new situation, township health care work still face some problems that cannot be ignore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nursing work in township hospital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rsing work in township hospitals, improving the medical experience of grassroots people, and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work in township hospitals.
[Key words] Township hospitals; Nursing work;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Quality of care
隨著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加強了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新農合惠民政策及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制度的落實[1],一些常見病、慢性病留在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院治療,同時也接收上級醫院轉來危重患者和特殊患者的治療護理,加上人們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增強,對鄉鎮衛生院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鄉鎮衛生院護理工作存在護理管理體系不健全、護理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安全意識差、病人依從差等問題,影響護理質量和護理安全。該文針對新形勢下鄉鎮衛生院護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作一綜述,有利于促進護理工作的持續改進。
1? 存在的問題
1.1? 護理管理方面的問題
1.1.1 護理管理體系、制度不健全? 鄉鎮衛生院領導對護理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未建立分管護理的組織體系。護理管理制度不健全,護理管理制度主要來自源網絡、二級或三級醫院,未結合鄉鎮衛生院的護理工作特點進行調整,一方面有管理制度未認真落實,另一方面也沒有健全的護理管理組織進行監督,導致規章制度形同虛設。
1.1.2 護理管理者角色不到位? 有的鄉鎮衛生院雖設有護理部主任或總護士長、護士長崗位,但職責不明確,無考核要求,他們主要從事大量的臨床一線護理工作,很少參加護理管理培訓,缺乏科學管理思維和方法,未發揮管理者角色,不關注護理質量控制和護理制度的落實,直接影響鄉鎮衛生院護理質量。
1.1.3 護理質量標準缺失或不全? 有的鄉鎮衛生院沒有自己的護理工作質量標準,只有在上級衛生部門檢查時才根據上級質量標準針對性地備查,護士工作無指南和規范,導致對上級檢查發現的問題整改不到位或者改進力度不大。
1.2? 護士方面的因素
1.2.1 整體素質不高? 有的護士長期在鄉鎮衛生院工作,外出學習機會少,護理知識得不到及時更新,護理水平難以提升,對危急重癥病人急救護理能力偏低[2]。新農合惠民政策落實,鄉鎮衛生院的患者回升,護理工作量增加,護士存在人力不足、專業知識欠缺、主動服務意識不強,缺乏臨床思維能力,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有限。
1.2.2 安全意識較差? 護士法制觀念不強,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未嚴格落實護理核心制度如分級護理制度、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患者無腕帶、無輸液卡,病情觀察不及時,不注意患者隱私保護。物品、藥品未落實專人管理、定期檢查,有過期物品、藥品現象。護理文書書寫不規范,護理記錄、皮試結果、體溫單記錄不及時,未建立無跌倒/墜床、壓力性損傷等風險評估。護士無菌觀念不強,未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壓脈帶未嚴格執行一人一帶一消毒,手衛生依從性較差等,影響護理安全。
1.3? 基礎設施設備方面的因素
1.3.1 基礎設施設備不完善? 隨著國家加大對基層醫院的建設投入,患者住院的環境明顯改善,配置了中心供氧、中心負壓吸引、床頭呼叫器等,但鄉鎮衛生院患者主要來自農村留守老人和兒童,文化程度低,對設施設備不能正確使用,醫院又缺乏專業維修人員,不能及時維修保養,導致設施設備使用時間不長。手術室條件差[3],沒有專業的消毒供應室,只有簡易高壓滅菌鍋,無專職的器械清洗消毒護士,手術器械除銹不及時,也沒有對使用的設備儀器進行規范的細菌培養和檢測[4],存在發生醫院感染的風險。
1.3.2 環境布局欠合理? 治療室、手術室、處置室布局欠規范,無單獨通道,導致清潔區被污染。治療室物品、藥品未分類放置,各種標識不規范。
1.4? 優質護理服務落實不到位
鄉鎮衛生院病房設有優質護理服務標識,僅流于形式[5]。護理工作模式以功能制護理為主,患者入院、出院、醫囑處理等流程欠規范。護士每天主要按醫囑落實護理工作,很少關注患者的病情進展、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和康復指導,不能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連續的優質護理服務。
1.5? 患者治療依從性差
鄉鎮衛生院患者主要來自農村,文化程度低,知識接受程度低,治療依從性差[6],如不配合治療、隨意調快輸液滴速、擅自離院、不配合吸氧、留陪等,影響護理措施的落實,影響護理質量的提高。
2? 對策
2.1? 建立健全護理管理組織體系
健全的護理質量管理組織體系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關鍵,院領導要轉變觀念,重視和支持護理工作,建立業務院長領導下的護理部或總護士長、護士長負責的護理管理組織體系,成立由護士長和護理骨干組成的護理質量管理小組,下設病區管理組、護理安全管理組、消毒滅菌管理組等,明確職責,定期開展質量控制,召開質量分析會,對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促進鄉鎮衛生院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2.2? 建立健全護理工作制度及質量標準
科學有效的護理工作制度、質量標準是護士工作的準則、指南,是患者獲得安全、高質量護理的前提[7]。鄉鎮衛生院護理管理者根據工作實際制定科學完善、切實可行的護理工作制度、質量標準、工作流程等,組織護士認真學習、落實,規范護理行為,明確崗位職責,增強責任意識,嚴格落實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分級護理制度等護理核心制度,規范護理文書書寫,為患者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提供優質護理服務,保障患者安全。
2.3? 重視對護理管理者的培養
護理管理者是護理質量控制的主要人員,擔負著衛生院的護理業務管理、人員管理與培訓、組織管理等,其能力水平直接影響著護理質量、醫院的管理水平和患者健康[8]。一方面,院領導改變觀念,加大對護理管理培訓投入,派護理管理人員參加管理培訓或到先進單位進修學習,把新的護理管理理念引入到鄉鎮醫院,改進護理工作。另一方面,護理管理者轉變角色,主動學習護理管理知識,鉆研業務,從日常的護理工作中解脫出來,加強對其他護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和指導,提高護理人員的“三基”知識和危急重癥患者的病情觀察及急救處理能力,提高護理質量,滿足新形勢下不同患者的需要。
2.4? 加強護士培訓提升整體素質
由于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落實及患者經費問題,很多平時鄉鎮衛生院少見病種、危重患者均可能從上級醫院轉來,給鄉鎮醫院護理工作帶來了挑戰。院領導應認識到護理工作在促進患者康復中的重要性,護理人才素質是保證護理質量的前提,應主動關心護士,注重護士綜合素質培養,采取“走出去,請進來”多種形式培養護士,重視實用性強的現場急救知識、技能、備災能力培訓[9],提高鄉鎮衛生院護士的應急處理能力。既可送護理管理者和骨干外出培訓、進修學習,也可邀請上級醫院專家來院授課,舉辦“三基”知識、法律法規、護理文書書寫規范、患者安全管理、醫院感染管理等專題培訓。開展業務技術大練兵大比武,鼓勵護士參加電大、自學、遠程教育、微信及QQ群學習等提升專業素質,轉變觀念,樹立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意識。開展“5.12”國際護士節慶祝活動、通過表彰優秀,激勵護士愛崗敬業、創先爭優,調動護士工作積極性、創造性,主動為患者解決護理問題,提供優質護理服務。
2.5? 完善基礎設施設備的配備
在院領導的支持下,規范業務用房,在可能的條件下改進治療室、手術室、處置室,使其布局合理,分區明確,增加物品及設施配置。規范治療室物品、藥品、器械的放置位置,標識清晰。注重物品、器械的清潔、保養,損壞后及時維修,保證護理工作有序進行。
2.6? 加強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治療依從性
好的依從性是患者獲得滿意治療效果及預后的前提[10],對新入院患者進行入院介紹,包括環境、呼叫器、病床設施使用等。根據患者病情、文化程度針對性地進行疾病相關知識教育。鄉鎮衛生院患者治療護理主要集中在上午,護士可利用此時間召開患者工休座談會,講解私自調節輸液滴速的危害、疾病的預防知識等,指導患者逐步養成正確的生活方式。重視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建立良好信賴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依從性,主動配合醫護人員治療護理。
2.7? 依托醫聯體和上級醫院的幫扶提高護理質量
鄉鎮衛生院可以與上級醫院建立醫聯體合作關系,上級醫院派護理專家到鄉鎮衛生院開展護理管理、講座、查房、指導工作[11],提升護理質量,也可將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工作交由醫聯體中的消毒供應室處理,保證醫療器械的滅菌質量。借助“萬名醫師下基層”的契機,上級醫院的支醫護理人員將先進的理念、護理工作模式和護理管理方法、經驗帶到鄉鎮醫院[12]。同時,鄉鎮衛生院護士與支醫護理人員相互探討,及時請教解答,幫助衛生院護士培養獨特的思維[13],提高其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能力,不斷提高鄉鎮衛生院的護理服務水平。
2.8? 上級衛生主管部門加強檢查考核
檢查與考核是提高質量的重要方法。上級衛生主管部門定期對鄉鎮衛生院的工作進行檢查、考核,對存在問題發出書面的質量持續改進通知書,限期整改,將整改效果與鄉鎮衛生院考核掛鉤。鄉鎮衛生院領導也要重視上級部門的每次檢查,及時梳理存在問題,召開專題護理質量分析會,提出改進措施、評價效果,使用PDCA等質量管理工具,促進鄉鎮衛生院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提高基層群眾的就醫感受。
3? 總結
鄉鎮衛生院承擔著廣大農村基層群眾的衛生保健服務,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新農合惠民政策及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制度的落實,給鄉鎮衛生院護理工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為了提高鄉鎮衛生院護理質量,鄉鎮衛生院管理者要轉變觀念,建立完善護理組織管理體系,完善護理工作制度和質量標準,重視護理管理者及護士人才培養,完善基礎設施配置,借助百萬醫師下基層、醫聯體及上級衛生主管部門檢查進一步規范護理管理,認真落實護理工作制度、標準、規范,規范護理文書書寫,規范病房物品、藥品管理,推進優質護理服務,運用PDCA等質量工具持續改進護理質量,為基層群眾提供便捷、優質、低廉、安全的醫療衛生服務,改善就醫體驗,促進鄉鎮衛生院護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建敏,楊亞青,王鳳山,等.新醫改下鄉鎮衛生院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分析與思考.現代醫藥衛生,2015,31(2):312-315.
[2]? 吳滿云.鄉鎮衛生院護理質量管理的難點與對策.基層醫學論壇,2015,19(20):2864-3865.
[3]? 袁永虹.鄉鎮衛生院護理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84):337-349.
[4]? 王金美,張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帶給鄉鎮衛生院護理工作的機遇與挑戰.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14):217.
[5]? 孫彩玲,李娟.基層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難點與對策.中國民康醫學,2014,26(1):91-92.
[6]? 李亞楠,張靜,徐淑秀.190例農村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影響因素的分析.中國護理管理,2015,15(3):304-307.
[7]? 張瑞霞.淺析鄉鎮衛生院護理現狀與對策.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7):249-250.
[8]? 張錦玉,陳桂芬.基層醫院新護士長管理能力的培養.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4):107-108.
[9]? 李娥,馬衣努爾·托合提,李萍.新疆基層護士突發事件專業知識培訓滿意度調查與分析.護士進修雜志,2018,33(9):835-838.
[10]? 韓曉楠,郝艷華,寧寧,等.黑龍江省農村主要慢性病患者服藥依從性影響因素分析.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5,23(12):884-887.
[11]? 李璐宏,曹紅軍,劉春,等.淺談托管基層醫院的護理管理工作實踐與體會.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8,35(2):209-210.
[12]? 胡蘭,王霞,楊杰.探索新醫改形勢下的縣級公立醫院護理管理新模式.醫藥衛生,2016,2(50):291.
[13]? 董貽青.支醫護理人員在鄉鎮衛生院護理中的作用.社區醫學雜志,2017,15(2):80-81.
(收稿日期:201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