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堯興 承杰 曹雪林 邵建國



摘要 設施蔬菜大棚過量施肥引發的土壤鹽漬化危害問題十分普遍,并會對蔬菜生產造成極大危害。設施土壤鹽漬化往往是由于土壤中積累了大量的硝酸鹽所致。本文擬通過向土壤中添加秸稈基質肥料,并對處理土壤進行芹菜種植試驗,探討秸稈基質肥料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消除鹽漬化危害的作用效果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添加秸稈基質肥料可顯著降低土壤中水溶性鹽分含量。隨著秸稈基質肥料用量的增加,土壤水穩性團聚體增加、容重降低孔隙度提高,土壤物理性狀明顯改善。土壤有機質、速效磷、速效鉀含量也有所增加。土壤硝態氮含量顯著下降,秸稈基質肥料用量在3kg/m2處理時最有利于芹菜生長,地上部產量最高,硝酸鹽含量與對照相比明顯下降。綜合考慮芹菜產量和硝酸鹽安全衛生品質,試驗條件下,田間秸稈基質肥料推薦用量在3.0~4.5kg/m2之間。
關鍵詞 秸稈基質肥料;土壤鹽漬化;危害;控制效果
中圖分類號 S15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8-0178-02
我國設施土壤的鹽漬化問題非常普遍,并呈不斷加劇的趨勢,不但影響蔬菜產量的穩定性,而且導致蔬菜食用安全品質下降,影響蔬菜的經濟效益[1-31。當設施土壤施肥量尤其是施氮量過大時,極易引起次生鹽漬化的發生,導致土壤有效土層變淺、結構破壞、板結緊實、透性下降等物理性質惡化。過量肥料尤其是氮素肥料的施用,還會引起土壤酸化,硝酸根、鈣離子、硫酸根等含量顯著增加,不僅造成離子脅迫,還帶來養分供應的極不平衡等土壤化學性質的破壞4-9。土壤鹽漬化后也導致土壤生物多樣性的快速下降,土傳病蟲害明顯加重。受次生鹽漬化影響,大部分蔬菜種子發芽受阻,種苗移栽后難以成活、植株矮小、發育遲緩,產量與品質嚴重下降1-2.1。消除土壤中過多的硝酸鹽,往往采用水旱輪作、泡田水洗、反硝化脫氮等,不僅可能造成氮素資源損失,還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水體及大氣環境的污染7-81。利用有機物料為土壤微生物提供碳源等營養能源物質,加強對土壤中硝酸鹽的生物固持與高效利用,才能滿足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求19-151。本試驗以江蘇常州部分設施土壤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化驗、室內模擬和田間小區試驗,探討向土壤中添加秸稈基質肥料對土壤理化性質、蔬菜生長的影響,明確秸稈基質肥料對設施土壤鹽漬化危害的控制效果。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試驗于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在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某蔬菜生產基地進行。試驗土壤取鹽漬化危害明顯的部分蔬菜大棚,采樣深度為0~20cm,風干、磨碎,分別過20目和100目孔徑篩備用。
秸稈基質肥料的配制:主要成分為秸稈粉1000份、快腐菌劑10份、微量元素肥料1份。秸稈采用本地收獲的小麥秸稈,粉碎后過5mm篩,含有機碳458.5g/kg、全氮5.86g/kg、全磷0.92g/kg.全鉀20.5g/kg;快腐菌劑采用南京寧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秸稈速腐劑;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是農用硫酸鋅、硼酸和鉬酸銨,三者比例為1.00:0.20:0.05。供試作物為南京地方品種“青芹”芹菜。
1.2試驗設計
根據土壤鹽分測定結果,選用已開始發生明顯鹽漬化的6號棚進行小區試驗,小區面積為10m2。試驗設5個處理,每個處理設3次重復。各處理小區秸稈基質肥料用量分別為0、15、30、45、60kg,分別以代號ToTIT2T3、T4表示。將秸稈基質肥料作為基肥一次性翻人土壤0~20cm土層,澆透水,1周后移栽芹菜。作物栽培管理技術措施同一般農戶,60d后收割芹菜,計測小區產量,采集芹菜樣品用于測定硝酸根含量,采集0~20cm土壤樣品用于測定鹽分含量,用環刀采集原狀土壤,測定土壤容重。
1.3測定項目與方法
1.3.1土壤鹽分含量及組成分析。測定土壤樣品的水溶性鹽離子組成,計算水溶性鹽總量。土壤水溶性鹽含量采用水土比5:1浸提獲得待測液,采用火焰分光光度法對K*、Nat含量進行測定,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Ca2+、Mg2+含量,中和滴定法測定HCO3含量,硝酸銀滴定法測定Cl含量,硫酸鋇比濁法測定SO2-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NO;含量。
1.3.2芹菜產量與硝酸鹽含量分析。收割小區全部芹菜,計測芹菜鮮質量(包括莖和葉片),測定莖葉中硝酸根含量。1.4數據分析與統計方法
采用Excel2003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和繪圖,并采用SPSS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土壤鹽分狀況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所有大棚土壤均發生了次生鹽漬化過程。除了7號棚土壤輕度鹽漬化外,其余6個大棚土壤均發生了中度以上次生鹽漬化過程,并對作物生長發生一定程度的危害作用。從鹽分離子的組成看,陰離子中以硝酸根、硫酸根為主,平均分別占鹽分離子總量的42.7%和18.7%;陽離子以鈣離子為主,平均占鹽分離子總量的15.5%。不難看出,設施土壤次生鹽漬化的根源是銨態氮肥的過量施用,過量的銨態氮在士壤中被硝化作用轉化為大量的硝態氮,同時導致土壤酸化,酸化條件促進了土壤難溶性鈣鹽逐漸溶解釋放進人土壤溶液,如果采用石灰中和土壤酸性,不僅效果十分有限,同時也會增加土壤中的水溶性鈣離子。
2.2不同處理對芹菜產量與品質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使用不同用量的秸稈基質肥料對芹菜均有顯著的增產效果,增產率為80.61%~115.81%。此外,使用秸稈基質肥料對芹菜體內硝酸鹽含量也存在明顯的控制作用,不同處理下降比例為32.96%~88.28%。
2.3不同處理對土壤部分理化性質的影響
2.3.1不同處理對土壤容重的影響。施用秸稈基質肥料對芹菜生長后的土壤容重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從表3可以看出,隨著秸稈基質肥料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容重不斷下降,容重下降的比例為9.05%~20.70%。可見,秸稈基質肥料在改善設施土壤物理性狀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效果。
2.3.2不同處理對土壤水溶性鹽含量的影響。施用秸稈基質肥料對芹菜生長后的土壤水溶性含量具有明顯的作用。從表4可以看出,不同用量的秸稈基質肥料的施用,使土壤水溶性含量下降8.19%~25.57%,以處理T2作用效果最大。隨著秸稈基質肥料用量的增加,土壤水溶性鹽總量有抬升的趨勢,與前人盆栽的試驗結果有所不同。也就是說,秸稈基質肥料的合理施用,才能發揮其最大的降鹽增產效果。
3結論與討論
3.1討論
芹菜等蔬菜作物生長對養分含量具有較高的要求,可以耐受一定程度的鹽分脅迫。向微生物提供大量碳源,可加快微生物繁殖與生長代謝,從而借助于微生物對土壤中大量存在的硝酸鹽進行生物固持,并有效遏制土壤酸化,但當土壤中離子強度過高時,可能會抑制多數微生物的生長代謝,不利于生物固持作用的發揮。因此,利用秸稈基質肥料產品應在土壤發生次生鹽漬化的初期就要開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實際推薦使用秸稈基質肥料時,應根據設施土壤硝酸鹽實際含量水平進亍矯正。理論上說,1t秸稈基質肥料只能使0~20cm土層土壤硝酸根含量下降600mg/kg左右,這并不是說要將土壤硝酸鹽濃度降得越低越好,而要根據栽培作物品種特性及目標產量、品質靈活掌握。
3.2結論
(1)秸稈基質肥料對設施士壤次生鹽漬化危害有較好的控制作用,適量施用可以顯著降低土壤硝酸鹽等鹽分離子含量,降低土壤容重。
(2)在設施次生鹽漬化土壤上施用適量秸稈基質肥料,對芹菜作物具有增產和改善品質的作用。
(3)本試驗條件下,秸稈基質肥料的推薦用量為3.0~4.5kg/m2。
4參考文獻
[1]倪婷婷,吳芮瑩,陳正東,等.沿海地區設施大棚土壤次生鹽漬化的成因及防控對策探討[J].中國園藝文摘,2018(2):220-222.
[2]韓冰,徐剛,郭世榮,等.不同濃度鹽脅迫對黃瓜幼苗生長和生理代謝的影響[J].江蘇農業學報,2014,30(1):172-177.
[3]錢曉雍.塑料大棚設施菜地土壤次生鹽漬化特征[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7(5):78-84.
[4]郭春霞.設施農業土壤次生鹽漬化污染特征[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科學版),2011,29(4):50-54.
[5]余海英,李廷軒,周健民.設施土壤次生鹽漬化及其對土壤性質的影響[J].土壤,2005,37(6):581-586.
[6]顧京晏,顧衛,張化,等我國設施農業土壤次生鹽漬化生物改良措施
研究進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52(1):70-75.
[7]繆進,馬夏彬,溫天彩,設施蔬菜土壤次生鹽漬化發生機理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現代農業科技,2016(14):189.
[8]張金錦,段增強.設施菜地土壤次生鹽漬化的成因、危害及其分類與分級標準的研究進展[J].:土壤,2011,43(3):361-366.
[9]王瑞雪,徐智,湯利,等.設施菜地土壤質量主要障礙因子及其修復措施研究進展[J].浙江農業科學,2015,56(8):1300-1305.
[10]孟飛琴,王潔瓊.設施土壤的障礙因子及其對策研究進展[J].環境研究與監測,2015(1):69-72.
[11]孫博,解建倉,汪妮,等秸稈覆蓋對鹽漬化土壤水鹽動態的影響[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1,29(4):180-184.
[12]孫凱文,時佩佩,陸葉峰,等添加碳調節劑對次鹽漬化土壤水溶性鹽含量及白菜根系生長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6,45(5):241.
[13]孫凱文,施凱峰,時佩佩,等碳調節劑對次生鹽漬化土壤理化性質及白菜幼苗生長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6,44(2):206-208.
[14]盛海君,杜巖,施凱峰,等碳調節劑降低次生鹽漬化土壤中可溶性鹽含量的可行性[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6,22(1):192-200.
[15]楊靜,陸曄豐,孫凱文,等次生鹽漬化土壤養分及可溶性鹽垂直分布[J].北方園藝,2016(23):17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