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麗莎
摘要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劇,各類氣象災害出現概率不斷攀升,給我國各個地區農業生產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影響。本文主要結合河南省湯陰縣氣象觀測資料和農業氣候災情資料,分析闡述了湯陰縣干旱,低溫凍害、暴雨洪澇、干旱、冰雹、大風等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并給出了科學有效的防御措施,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 農業氣象災害;影響;防御措施;河南湯陰
中圖分類號 S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8-0199-01
1湯陰縣主要農業氣象災害
1.1干旱
干旱災害主要指很長一段時間內降水稀少或者無降水,導致土壤水分不足,農作物水分平衡受到破壞而減產或歉收從而帶來的農業生產災害問題。湯陰縣由于降水時空分布不夠均勻,干旱災害頻繁發生,一年四季均可能會出現干旱天氣。湯陰縣一旦發生干旱天氣,常常導致大部分河流湖泊干枯現象嚴重,多座水庫需水量減少,不僅人畜飲水面臨著很大的困難,而且給當地的農業生產造成特別嚴重的危害。
1.2低溫冷害
低溫冷害主要是指在農作物生長期內,某一時期的低溫比作物發育的臨界溫度要低,導致農作物生育期延遲或者生殖器官的生理機能受到嚴重損害,進而致使農業減產的一類自然災害。湯陰縣冬春季節經常會出現低溫冷害天氣,導致農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凍害,輕則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發育,嚴重的直接導致農作物絕收,不僅會使農作物產量下降,而且還會給農作物的品質帶來不良影響,從而給當地農戶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
1.3暴雨
暴雨是湯陰縣夏季經常發生的一類氣象災害,暴雨來得快、雨勢猛、危害嚴重,特別是大范圍持續性暴雨以及集中的特大暴雨,不但會對工農業生產造成影響,而且還會對人民的生命構成威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暴雨對農作物的危害主要有2種:一方面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暢易引起積水成澇,土壤孔隙被水充滿,導致農作物根系缺氧,使根系生理活動受到抑制而滋生病蟲害,造成農作物受害而大幅減產;另一方面因暴雨引起洪澇淹沒農田,使農作物新陳代謝無法正常開展而發生各種傷害,淹水愈深、淹沒時間愈長,則危害更重。
1.4冰雹
冰雹災害是湯陰縣常見的自然災害之一,一般多發生在7-9月,尤其以6-7月居多。雹災具備發生時間短、來勢猛機械損傷重等特點,并伴有狂風、強降雨。一旦發生冰雹災害,勢必會造成農作物葉片破碎斷頭斷枝、瓜果脫落,還可能會給農業設施造成損害。如果冰雹災害出現在農作物即將成熟以及收割的季節,會導致作物直接絕收,給農戶造成極其嚴重的損失。
2防御措施
2.1加強農業主產區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設
湯陰縣氣象局應提高農業生產區的氣象災害監測能,力;在氣象災害出現頻繁的區域以及農村、山鄉等防御氣象災害脆弱的地方,增加氣象探測設備;完善氣象次生、衍生災害綜合,監測網絡建設,在氣象次生、衍生災害多發區,建設自動監測儀器,及時發現致災要素以及災害線索,提高農業氣象災害防御能力。與此同時,根據當地季節時令,密切監視天氣的變化,結合大氣環流背景形勢以及監測到的農業產區小氣候變化,提供干旱、低溫凍害暴雨洪澇、干旱、冰雹、大風等主要農業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服務,充分利用公共災害預警平臺.鄉村預警大喇叭、電視、廣播、手機短信、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及時向農戶發布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盡可能減輕各類農業氣象災害給湯陰縣農業生產造成的各項損失。
2.2實行聯合防災機制
湯陰縣氣象局應強化與農業、林業、水利、畜牧業等相關部”門交流與溝通,實行聯合防災機制。各部門應建立會商制度、重大農業氣象災害預警制度、氣象與農業信息共享和聯合發布制度,共同商討農業災害防御方案。此外,各相關部門還應依據當地農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對影響當地糧食生產、特色農業的主要氣象災害以及氣候變化等方面進行協同合作研究,切實解決農業發展中面臨的重大氣象災害問題,提升農業災害防御能力。
2.3助力農戶采取針對性的防御措施
2.3.1干旱災害防御。氣象部J應強化湯陰縣土壤墑情的監測,一°旦出現干旱災害,應充分借助于農業氣象信息服務平臺以及手機短信發布千旱災害預測預報,使農戶及時應對,并且根據天氣情況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再者,還應指導農戶科學防御旱災,做好作物灌溉工作中。
2.3.2低溫冷害防御。應及時掌握低溫冷害天氣發生發展規律,科學調整農業生產布局,避免低溫雨雪、霜凍的威脅;應充分運用小氣候生態環境,增強作物抗御低溫冷害的能力;同時積極采取地膜覆蓋、土壤增溫劑等保溫措施防御凍害。2.3.3暴雨災害防御。氣象部門應密切關注雨情、水情,及時發布強降雨預警信息以及防御要求。積水嚴重的田地應及時清溝排水,避免積水形成漬澇災害;對于受災作物,應科學指導農戶做好田間管理,確保農作物的正常生長發育。
2.3.4冰雹災害防御。應不斷完善湯陰縣防雹減災技術體系,強化人工防雹減災作業,盡可能減輕或者避免冰雹災害給農業生產造成的危害。
3結語
湯陰縣氣象局應根據當地氣象災害實際,積極強化農業產區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做好農業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盡可能降低農業經濟損失,確保湯陰縣農業的健康、安全發展。
4參考文獻
[1]陶學林,陳超.邵陽市農業氣象災害及防災減災措施[J].南方農業,2015,9(27):224.
[2]徐精文,楊文鈺,任萬君,等川中丘陵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及其防御措施[J].中國農業氣象,2002(3):49-52.
[3]王秋京,馬國忠,李宇光,等.黑龍江省主要農業氣象災害特征及其對
糧食產量影響的灰色關聯分析[J].南方農業學報,2015,46(5):823-827.
[4]呂凱,陳磊,高振魁,等.安徽省農業氣象災害時間分布特征與灰色關聯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7,33(23):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