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兆健
通過實施資金集中管理,總部可以隨時掌握、監控遍布全球的子公司的現金流動,防范資金風險;可以在集團公司內部調劑資金盈余和短缺,降低集團公司資金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一、新時代境外資金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未來要打造一批有核心競爭力的跨國集團企業,中央陸續出臺了《中央企業境外投資監督管理辦法》、《中央企業境外國有產權管理暫行辦法》等系列制度和辦法,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中央企業境外投資行為,維護國有資產安全;這些重要文件精神和決策部署充分反映了黨和國家對新時代境外投資資金風險的高度重視。
黨的十九大以后,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持續引導金融機構“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牢牢守住“防范金融風險”底線;國家外匯管理局出臺了相關政策來緩解企業境外投資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開啟了境外資金管理工作新時代,賦予了境外資金管理工作新內涵。
二、現階段境外資金集中管理存在的問題
隨著集團公司“國際化”戰略的加快,境外資金集中管理日益面臨的諸多挑戰。與境內資金集中管理模式相比,各國的稅務制度、法律體系及外匯管理政策迥異,使得境外資金集中管理工作的難度和復雜程度增加。
1.單一的境外資金集中管理平臺越來越不能夠滿足境外資金集中的管理需求
集團公司海外機構之間關系十分復雜,這些機構分布在不同國家,每個國家具有不同的法律、經濟、政治、人文環境、政府雇員的素質參差不齊。對一個境外機構眾多且分布較廣的集團企業,尤其是還有為數眾多資金跨境管理存在稅務、法律壁壘的國家和地區,單一的境外資金集中管理平臺不能夠滿足境外資金集中管理的需求。
2.對境外資金集中管理風險的特殊性重視不夠
境外資金集中業務與國際金融形勢的變化關聯度很高,國際業務使企業的資金流中摻進外幣種類多、外匯風險大,另外受各國不同外匯管制政策影響閑置資金、經營利潤難以匯回等,要求對境外資金業務的規律性和高風險性有足夠的認識,要切實防范境外資金風險。
3.境外資金集中和投資經營業務實現協同發展問題十分緊迫
服務集團境外產業發展是境外資金管理工作核心價值所在。當集團企業走出去的時候,境外資金集中管理工作如何跟進并且服務好,機遇與挑戰并存。境外資金集中業務完全是伴隨著集團企業的發展而發展,必須要在助推集團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進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集中運用境外資金支持境外業務的協同發展。
4.境外資金集中管理隊伍素質和能力不足
境外資金集中管理工作是防控資金風險、增加企業價值的經濟活動,對員工隊伍的知識、素質和能力要求很高。現實中一些從業員工對會計理論、金融產品、法律法規知識掌握不夠全面,且知識結構單一,思想觀念落后,開拓進取精神不足,創新能力不強,對各類風險的準確識別與評估不到位,從而阻礙了資金集中職能的發揮。
三、對新時代境外資金集中管理發揮職能作用的思考與建議
新時代要求新作為,新使命呼喚新擔當。資金集中管理是國際一流企業資金管理的共識,盡管其難度和復雜程度不言而喻,只要堅定信心,集團公司境外資金集中管理水平一定會大幅提高,從而為集團企業“國際化”戰略保駕護航。
1.提高政治站位
“黨政工學兵,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國有企業的資金集中管理工作必須牢固樹立“在經濟領域為黨工作”理念,堅持在服務大局中堅定永遠跟黨走的政治信仰,把黨建融入資金集中管理工作全過程、全領域。
2.提高對集團公司產業發展的服務能力
境外資金集中業務是伴隨著集團企業的發展而發展的。俗話說,“有為才有位”,資金集中管理工作應在助推集團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進程中發揮作用。
一是緊跟集團企業全球化步伐。各國的稅務制度,司法體系及外匯管理政策迥異,我們認為,可以充分借助現代化信息系統和境外協作銀行網絡,在資金跨境管理有稅務、外匯、法律壁壘的國家和地區做到“一國一策、一企一策”。二是緊跟集團企業業務發展對金融服務的需求。集團公司海外機構和業務十分復雜,在傳統的結算、融資、外匯和現金管理等銀行類業務之外,還有很多“個性化”的金融服務需求。我們認為,還必須提高資金集中管理服務能力和專業化水平,不斷滿足企業的“個性化”需求。三是緊跟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發展道路。集團企業產業發展形成強大現金流、融資需求是資金集中管理的最重要的資源,實現金融、產業協同發展和產融結合,獲取規模經濟效益。
3.提高防范境外資金風險的預見性和主動性
境外資金集中管理和境內資金集中管理相比具有特殊性,要求對境外資金業務的規律性和高風險性有足夠的認識,要有前瞻性和主動防范意識。要積極跟蹤國際金融市場利率、匯率的變化,跟蹤分析項目所在國經濟形勢、政治形勢、金融形勢以及財稅政策、資金監管政策的變化,探索和研究資金跨國結算與流動的規則和規律,不斷增強境外資金集中管理的預見性、主動性。
4.提高適度參與金融投資業務的運作經驗
為進一步建設好境外資金池和資金集中平臺,實現境外資金集中平臺從單純融資保障型向籌資與運作型并重轉變、從單純服務型向專家建議型并重轉變等,適度開展貨幣類投資業務確保境外資金平臺健康穩定發展。主要包括結構性存款、結構性銀行理財產品、跨境業務產品和其他結構性組合性產品、國債回購、高評級跨國企業短期商業票據、投資級以上的貨幣市場基金、高評級的國債、金融機構票據及存款憑證等。
5.提高和境外資金管理相適應的國際化人才建設
境外資金業務對國際化人才要求極高。一是建立與境外資金集中管理業務發展相適應的薪酬和考核機制。二是建立市場化的“選、用、育、留”人才管理機制。堅持通過引進高端人才、加強金融后備人才培養等措施,為境外資金集中管理業務發展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