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永梅
為了提高初中英語的教學成效,教師們采用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我尤其側重于腳手架式的教學方法。房屋建造過程中,搭一層腳手架建一層房子,腳手架層層累高,房屋不斷升高,而腳手架累積的過程中,每一層腳手架都需要搭建得非常堅固,否則容易倒塌。腳手架式的教學方法也有助于層層夯實學生知識的根基。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理清知識框架,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推動活力課堂的構建。初中英語知識較之于之前所學,其難度和和廣度均有大幅度提高,因此,教師要做有心人,事前精心預設把復雜的知識點進行分解,從而能夠把孩子們的學習逐步引向深入。在逐步引向深入的過程中,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夯實每一步根基,讓學生學得輕松,以此構建富有活力的課堂,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所學英語知識。
一、創設良好語境,引導進入主題
語言的學習離不開具體的語境。兒童在怎樣的語言環境里長大就自然會說怎樣的方言,如果在英語環境中長大自然會說英語。中國人覺得學英語有些困難,而外國人學漢語也覺得特別難。究其原因都是學習時沒有相應的語言環境。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精心創設英語語境,組織學生在相應的語言環境中構建腳手架,學會并理解相應的詞匯、句型以及句子的意思,為進入學習主題夯實根基,為活躍課堂氣氛增添新的活力,從而進一步深入體會語言含義。在初中英語九上Unit 6 TV programmes教學時,針對Reading A的環節,我首先播放有關Sports World、Beijing Music Awards、Murder in a Country House以及Tigre Watch四個電視欄目的精選的視頻片段,營造出真實的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讓大家帶著問題去思考,進而展開對話:Why do you usually do at weekends?DO you watch TV?What type of TV programmes do you usually watch? Why? 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話題切入談話內容,能夠有效地支撐起課堂學習的節奏。和學生一起欣賞完四篇節目介紹的語音,提出相應問題,引導討論后進行回答。例如我為第二個節目設置了相應的問題:DO you like music?Have you ever seen any music programmes?引導孩子們搭建知識的階梯,讓自己對于語音能力不斷提升。在上述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多媒體手段將文本中的文字蘊含的信息轉換成視頻呈現給孩子,創設了良好的語音交流環境,調動了孩子們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幫助學生進入到主題學習過程中,在學習中不斷構建知識的支架,推動自己不斷前行,有力地促進了活力課堂的構建。
二、明確學習目標,夯實知識基礎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采用腳手架式的教學方法,教師能夠在在學生知識構建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慢慢獲取并將理解英語知識,不斷提升他們的英語水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以及達成目標所需要的知識基礎,在明確的學習目標的指引下,知識的腳手架就搭建起來了,從而幫助學生鋪設不斷提升自己的臺階,推動學生對于新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學初中英語九下Unit2 Great People 的時候,我先夯實知識根基,針對詞匯的意義和用法,明確了詞語以及短語的學習目標,幫助學生找出重點單詞和短語,例如:inventor、explorer、fighter、pilot等,以及短語out of control、into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armed force、further research等,并且將一些介紹人物的主要表達的句型以及文本中的重點句子展示給學生,要求他們熟練掌握,在此基礎上在白板上投影出示名人的畫像,例如錢學森、曼德拉、愛因斯坦、楊利偉等,組織學生交流他們的相關事跡,進行腳手架的搭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先和學生一起明晰語言學習的目標,需要掌握哪些單詞、短語以及句型,學生在課堂上明明白白找到努力的目標和學習方向,在此基礎上,構建第二層支架,面對名人的圖像,嘗試用短語和句子表達出他們的事跡,讓之前的知識點能夠有效串聯起來,從而讓知識構建的環境層層推進。
三、設置探究環節,提升核心素養
在初中英語學習過程中,營造相應語言環境,幫助學生理解相應的知識要點,其目的是促進學生自主探究,提升他們的核心素養。英語教學要著眼學生的終身發展,因此要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自學能力的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重要的知識點,要為他們預留足夠的時間,引導學生去揣摩、體味英語的語言內涵和特點,從而在對話和寫作時有側重地鞏固知識。例如在學習A good read的時候,我們先一起探討曾經閱讀過的故事。問問他們對哪些類型的故事書感興趣?喜歡讀哪些書?為什么喜歡它們?引導孩子們用英文說出一系列相應的書名,接著很自然過渡到《Gulliv-ers Travdls》。出示這本書的封面圖片,并簡單介紹這本書,然后出示預設的問題,引導他們自主閱讀并且積極思考相應的問題,在閱讀過程中揣摩部分生詞的讀法和意思,并借助工具書進行驗證。隨后再次自讀,劃出自己認為比較難懂的句子,自主完成相關的練習,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提問,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不但可以幫助兒童加深對于所學知識的印象,還提升了他們的思維能力,讓兒童在英語學習中層層遞進,進而掌握英語知識,不斷提高自己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