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 宋明學 邊惠惠
摘?要:農民工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一支強大的勞動力隊伍,在城市建設和發展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隨著全球經濟發展放緩,新一輪科技革命促使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也日漸突出,農民工的就業出路選擇面臨嚴峻的考驗。在國家大力鼓勵大眾創新、萬眾創業良好環境下,農民工返鄉創新創業成為其迫切生存和發展訴求顯現的必然選擇和有效路徑之一。探析當前返鄉農民工創業基本特征,有利于創新創業政策的研究和科學制定,促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外部支持體系的合理構建,助力鄉村振興建設。
關鍵詞:返鄉農民工;創新;創業;基本特征
一、返鄉農民工創業背景
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平穩,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技術創新迭代、生產模式重構和國際分工變化,就業機會與農民工產生不匹配的矛盾。農民工返鄉創業是我國城鄉一體化發展過程中的社會必然現象,也是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實施的必然選擇。2015年以來,國內掀起“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的創業新浪潮,政府以簡政放權為手段釋放更廣闊的創業空間,培育出更好的創業創新“土壤”,營造良好、健康、法治創新創業生態環境,調動和激發農民工返鄉創新、創業熱情。2018年國家推出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指出:“要整合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方資源,推動政策、技術、資本等各類要素向農村創新創業集聚。鼓勵農民就業創業、返鄉創業、加大各方資源支持本地農民興業創業力度。”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具體內容包括,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深入實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支持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不斷提高農民的工資收入。因此,國家大力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并將其放在戰略位置。“進城打工潮”逐漸向“返鄉創業潮”轉變,在此背景下,剖析返鄉農民工創業呈現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創業政策的制定,促進創業環境的健康發展,激發農村發展潛能。
二、返鄉農民工創業基本特征
(1)農村勞動力去向
我國農村勞動力數量增長基本穩定,勞動力的流向打破了從農村向城市轉移的單一模式,逐漸趨于“雙向”流動模式發展。一種是勞動力在涌向城市及發達地區由農民工轉變到“市民”,持續推進城市化建設。一種是相當一部分勞動力選擇返鄉創業之路,融入到鄉村振興發展建設中,由傳統農民工成長為“社會主義新型農民”。2019-2020年來全球經濟增長動能逐漸減弱,世界各國利益分配和產業競爭面臨調整,加之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雁歸潮”發展速度加快。
(2)返鄉創業主體構成
返鄉創業主體大多為“城歸”新生代農民工,他們都有中專或高中以上學歷并且常年在外打技能過硬,年齡在25-45歲之間。對于創業者來說,鄉村創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和人力資源又是,與城市創業相比,投入成本較低,壓力相對較小,因此,選擇返鄉創業是創業者的必然選擇。
(3)創業規模及產業構成
返鄉農民工創業規模主要是微型企業、個體經營,結構單一、規模較小。創業資金依靠自身積累結余資金,親朋幫扶資金、企業借貸資金,資金規模數額較小。微型企業數量占返鄉農民工創業類型的一半,七成以上初次投資規模在10萬元以下并以作坊式加工、生活服務個體經營為主。一成以上投資創辦私營企業,以加工制造、連鎖服務、現代化農業為主,其他為合作社模式創業。可以看出,返鄉農民工受資金約束,創業規模難以擴大。發揮農村豐富勞動力先天條件,推動加工、零售和服務產業主體的發展。遵循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產業投資經營以鄉鎮區域為中心。
(4)創業效果和創業效益
農民工創業數量不斷增加,文化程度比一般農民工高,掌握生產技術,具有豐富打工經驗,創業成功率較高。在政府各級職能部門大力扶持及社會服務相關部門的助力下,返鄉農民工深入挖掘農村潛能,激發農村活力,對接市場需求,開展新型農民的創業項目,主要包括科學種植養殖項目、“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農產平銷售項目,創業集群緊跟鄉村振興發展戰略部署,增強產業市場競爭力。。大多返鄉農民工沒有受過對口專業的技能培訓,創業過程存在一定盲目性,缺乏市場分析和產品定位及經營風險防備能力,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和意識淡薄,從而導致創業初期經濟效益明顯,穩定性差。
綜上,返鄉農民工創新創業是經濟結構轉變、調整和升級的必然趨勢,日益成為推動鄉村產業發展、扶貧攻堅的新動力。未來幾年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數量創業就業規模將不斷擴大。探析返鄉農民工創業基本特征和發展趨勢,有利于創業政策的科學制定和創業支持體系的構建,營造和諧的鄉村創業環境,真正讓返鄉創業農民工“回得來,留得住”扎根農村,以創業帶就業,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Z].
[2]趙振國.山東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發展的調查與思考[J].山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2017(6):16-20.
[3]汪昕宇,陳雄鷹,鄒建剛,任啟敏.我國農民工返鄉創業影響因素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18.16(3):86-99.
作者簡介:陳華(1985-),女,山東泰安人,講師,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新能源技術、職業教育技術。
* 注:本文為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互聯網+鄉村振興背景下高職教育助力農民工返鄉創業問題研究”(項目編號:20CPYJ4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