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摘要:我國教育部對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內容、主要方法、原則、政策與方針都有了明確的規定,在思想理論指導方面做了充足的準備,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也有了較為充分的認識。但是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環境也在不斷發生著改變,無論哪種改變最終都會反映到學校里來,反映到人才培養方針上來,雖然現階段思想政治理論工作做得很充分,但通過調查研究可以發現其產生的成效頗微,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性和實效性,在新形勢面前,學校始終沒有緊跟時代發展路線保質保量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務。本文將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為讀者解答疑惑,分析學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出現的問題,并提出增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對策,以期能夠推進各個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學生
引言:
學校若要在增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就必須首先對學生尤其是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現狀有充分的了解,一定不能忽視學生深層次的思想問題,重視全體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努力做到教書與育人達到同步,提升學生的整體思想道德水平,最終才能夠增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1.學校以及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產生的問題
1.1學生的差異性導致思想政治教育難以開展
這個問題在高校中尤為明顯,由于高校學生生源來源于貧困農村的、下崗職工的家庭較多,也有些是來自于大都市,這兩者之間早期教育、家庭環境、社區氛圍、經濟條件、社會經歷等相差甚遠,導致學生思想成熟程度呈多元化的趨向,他們對社會的認同和心理都會有很大差異,近年來這種現象尤為明顯,導致高校的思想政治課很難進行,學生的思想也很難達到一致。
1.2科技發展以及信息交流日益強化導致知識可信度下降
由于現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互聯網技術也發展迅猛,信息流通日益加快,因此學生不僅可以從課本中、從課堂上、從學校里學到知識,還可以通過各種社交渠道獲取各種信息,在信息的獲取途徑增多的同時信息的可信度也在下降,所以很多學生的思想會受到社會上和國際上的影響,對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聽、不信,由此導致了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開展受阻。
1.3西方思想的引入對學生產生嚴重影響
由于現代社會發展中仍會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西方的思想文化入侵中國之后,不少學生對我國的政治經濟產生疑慮和擔憂,在思想深處有一些模糊的認識,甚至是錯誤看法,西方國家崇尚個人主義,有些學生比較強調自身價值的實現,而不顧及國家和人民的需求,缺乏民族認同感,有些學生不愿吃苦,追求享樂主義,甚至還有一些學生被封建迷信所迷惑毒害,這些錯誤的思想都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
2.增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對策
在新時期的大背景下,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應該緊跟時代步伐,擺脫傳統教育中的局限性,但是事實并非如此,很多學校的思想政治課程常常只是為了完成所謂的教學任務。各種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經常是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沒有真正地切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鑄造學生的品格,以下是筆者認為可能對增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有幫助的幾點意見。
2.1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
在習近平主持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總書記明確指出:“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青少年是祖國和民族的希望,我們黨組織要培養一代又一代立志為中國共產黨和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人才,而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建立是培養人才的基礎,它靠得是完善的人才培養計劃和激勵評價機制,只有在學校擁有了雄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才會足夠引起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因此,學校要加強政治工作干部的培養與培訓工作,有計劃地開設思想政治教育選修班,其次,還要對在這方面卓有成效、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教師進行獎勵。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與教師有很大關系,只有充分發揮了思政課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引導好學生心向真善美,扣好人生中第一粒扣子。
2.2將傳統教學方法與創新教學模式相結合
傳統教學方法有其弊端,當然也有其優勢,創新的教學模式符合現代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社會認知特點,但也有一些資歷較深、年紀較大的教師對其難以適應,它也有不利于教育發展的一面,綜合以上兩種觀點,筆者認為,學校應將傳統的教學方法與創新的教育模式相融合,分別促進、補充,吸收發揚其中好的方面,摒棄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面,做到協調有序地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3對不同個體實施差異性教學
古代知名教育家孔子就曾經提出過“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在教育界一直存在一種觀點就是“教不同是為了使之同”,無可否認,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所有的受教育者的學習水平都達到平衡,盡量實現教育的公平。因此,面對生活習慣、社會經歷、文化認同等差異性太大的個體,教師要采取一定措施,否則,在這兩者之間很難使之磨合為一體,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不可能順利開展,對此,我們可以進行差異性教學,即針對不同思想水平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的,雖然這種方法需要大大增加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的工作負擔,但是取得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對于差異太大的學生個體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必須有所創新、有所突破。
結語:
綜上所述,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成人成才,學校應緊緊圍繞和把握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杜絕一切形式主義和空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進行實時實地地全方位地考查,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到底。根據文中分析可知,目前社會主流意識是積極的、向上的,但依然存在各種消極因素,存在人生價值目標世俗化、功利化方向發展的現象,各學校要通過組建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在傳統行之有效的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根據教育對象的不同個性和成長規律進行因材施教等措施來改善現狀,努力提高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人民日報,2017-10-28 (001).
[2]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J].人民日報,2016-12-09 (001).
[3]王云蘭.以學生為本,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第4期,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