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春祎
摘要:要想提高作文質量,激發小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愛上寫作,教師應該花大力氣來思考,幫助學生解決寫作中遇到的現實問題,給學生一些啟發和激勵,善于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嘗試引導學生快樂寫作。
關鍵詞:愉快作文;教學;寫作興趣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知者不知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愉快作文教學就是要沖破“命題作文”的單一模式,采用多種形式進行作文訓練,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把作文當作樂事。如何實施愉快作文教學?作文的訓練方式種類紛繁,各有千秋。筆者對愉快作文教學問題,談談自己一些膚淺的看法。
一、寓作文訓練于娛樂之中
教師要有意識、有計劃、有組織地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練習觀察、思維、想象、表達的作文基本功。具體如下:
1、看誰觀察得最細致。例如,教師在上課時拿一件動物玩具或盆景放在講臺讓學生觀察幾分鐘,然后說說觀察的結果,比一比,誰觀察的最仔細,這種直觀的教學方法,愉快的作文訓練方式,激發了學生作文興趣[1]。突出了形象直觀的教學藝術,體現了愉快作文教學的宗旨。
2、看誰想象得具體又合理。如教師提供一種情況,一位男生期考不及格,他很懊悔,自恨平時不該貪玩。讓學生說說這位同學當時表現出來的神情、動作、姿態,比一比,看誰想象的具體、形象、合情合理、令人可信。這種訓練方式,是根據作文的教學規律,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提供可寫材料,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熱情、從而達到了愉快作文的教學目的。
3、看誰連接句子好。如教師說:“清晨,我在花園里散步”。讓學生們“開火車”,一個人接一句,要求上下句通順、連貫。這種教學方法注重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避免了以往僵化單一乏味的教師滿堂灌的作文弊端,體現了在作文訓練中實施愉快教學。
二、改革命題作文流程,擴展寫作天地
以往命題作文流程為:命題(起點)——寫作——完成(終點),學生的作文不僅限于課堂上和學校里,常苦于無內容可寫,既使寫了,也多是亂造,寫不出真情實感[2]。教師要從僵化單一的命題訓練方式解脫出來,必須采愉快作文教學方法,這樣才能走出沉悶、枯燥的作文怪圈。愉快作文流程是:課堂練習——課外自學——體驗生活——課堂寫作。這個流程強調作文與其他環節的銜接和學生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要多組織學生進行參觀、游覽、參加社會實踐,讓學生觀察生活、認識生活、表達生活,寓提高思想認識于活動中,寓寫作知識的積累于活動中,寓觀察分析于活動中,寓寫擴展思維于活動中,讓他們在愉快的活動中學作文。
三、作文形式要多樣化,增添寫作樂趣
作文是一種藝術。教師把各種藝術形式引進作文教學,為學生提供廣泛的寫作素材,啟迪學生的創造想象,激發強烈的表達欲望,輕松愉快,積極主動地完成寫作任務。以下介紹幾種方式。
1、戲劇型
教師有組織地讓學生看戲劇(歌劇、電視劇、啞劇、小品等)、電影、或攝取生活一個或幾個主要動人場面,采用師生表演戲劇形式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從而進行寫作實踐。
2、美術型
選擇內容豐富、事件感人、人物突出、層次清楚、色彩明快的美術作品(如山水名畫、連環畫、雕塑等)供學生欣賞,激發情感看圖作文。或有活動圖板作文,根據童話、寓言故事,設計出特定環境的圖畫底板,再準備好各種動物、人物的活動插片。教學時活動插片隨故事情節在底板上變換位置,學生仿佛在看動畫片。要求學生觀看后自己構思,編出各種動人的小故事,這種教學方式,成功地再現直觀教學的優勢,無形之中激發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初步達到預期效果。
3、音樂型
音樂型主要是讓學生聽音響后作文,這種方式,教師必須選擇主題鮮明、內容健康、旋律優美、情深意切的音樂題材、通過錄音、演唱等形式、讓學生進行音樂欣賞,理解音樂素材進行加工處理,用文安表達出來,或者設計合理錄取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響,組成一個片斷,讓學生聽后,想象出一個中心明確、意思完整、內容具體、合情合理的事件。這種教學方法突出了情感功能,拓展了學生的想象思維流程。
四、愉快作文教學要注意處理好以下三個關系
1、“樂學”與“勤學”的關系
我們不能一提倡“樂學”就把勤奮學習看作陳腐的教育思想。學習是一種艱苦的勞動,從本質上說不可能是輕松舒服的,學習需要勤奮,但勤奮的品質不能從天而降,也不能靠“苦其心志”的辦法來壓榨。學生的學習力求愉快式的學習方式,因為愉快的內心世界是產生力量的源泉,能對學習入迷,使之自覺鉆研,樂學不疲。所以要處理好樂學與勤學兩者的關系,教師在教學時既要考慮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講究趣味性,引導學生“樂學”又要注意培養學生發奮用功、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勤學”的精神。由此說來,“樂學”與“勤學”的關系千萬不可忽略。
2、“樂學”與“會學”的關系
樂學與會學是相輔相承,辯證統一的。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切實掌握好寫作知識,加強寫作基本功的訓練,逐步提高寫作水平。只有會學,才能真正樂學。因此,教師把培養學生寫作能力作為愉快教學的一個基礎工程。學生經過自學、強化寫作訓練,把舊的認知內化為自己的新的認知,就能激起對寫作知識追求的更大動力使學習寫作當成樂事。教師可以設計“扶——輔——放”的不同教學形成“首學——會學——再自學——更會學——更樂學”的良性循環。
3、“樂學”與“樂教”的關系
樂教是前提,樂學是結果。“樂教”是體現“樂學”思想的“教”,要使學生“樂于寫作”,教師的樂教是關鍵。因此教師應“以苦為樂”,在教學模式設計、教學組織實施、教學方法等方面付出更多的勞動,下更大的功夫。認真研究學生“樂學”的方法和規律,從而“變苦為樂”唯其如此,才能做到“勤教樂學”,做到樂學與樂教的統一。
結束語:
同志們,愉快作文訓練的教育過程是一個艱巨復雜的勞動過程,也是一個創造過程,讓我們認真學習國內外先進作文教學經驗,大膽實踐,在作文教學中實施愉快教學,進一步深化作文教學改革,為提高作文教學質量而努力。
參考文獻:
[1]王桃英.巧抓特點,樂中寫作——小學作文教學之我見[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7 (5):38.
[2]白云霞.小學作文教學之我見[J].都市家教月刊,2017 (10):122-122.